浅谈诗歌和童话教学中想象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范本丽
[导读] 在诗歌和童话教学中若能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不仅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范本丽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楼台九年一贯制学校    442219
        内容提要:在诗歌和童话教学中若能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不仅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想象力  创造力   诗歌   童话   创新能力
        奥斯本曾说过:“想象力是人类能力的试金石,人类正是依靠想象力征服世界”。想象的力量是神奇的,想象力有时就意味着创造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若能给学生搭建一个想象的平台,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就会植根在一方肥沃的土壤上。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若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就会创造出一种无可言喻的教学仙境。那么在语文教学中,以什么为契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呢?还是让我们从诗歌和童话教学中让学生一展身手吧!
一、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反复朗诵中展开想象,利用想象再现情境,再创
情境,是激发学生想象的有效途径。
        如教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极具浪漫色彩的诗句,如果仅从含义和修辞两方面去解读,就无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气象雄浑,别有生趣的意境美。若能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他们就能深深体悟这种虚实相生的壮美景象,因而获得情感的愉悦。并且也会由衷地赞叹作者想象的神奇,进而尝试在作文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再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教师可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想象体会:作者由地上的街灯写到天上的明星,进而写到天上的街市和天上人的幸福生活,其意图是要让读者在自然的联想和想象中,感受天宫的美好,从而体验到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果学生在朗诵中浮想联翩,一定会在眼前再现牛郎织女骑着牛儿穿梭于浅浅银河之间的悠闲自在的情景,因而跳出传说中牛郎织女饱受相思之苦的樊篱。

因为想象的牵引,甚至学生在每一颗流星划过天空的刹那,也会想到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走的情景。
        诗歌大多创设了特有的意境,展开想象的翅膀有利于学生对意境的感悟,同时也可激发学生超越现实,再创情境,获得多种情感体验。
二、童话作品通过想象、幻想、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
想教育,更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最佳阵地。
         教师在教读这样的作品时,应根据内容的需要,设计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多角度展开想象,编织出自己的童话作品。如:教读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在小姑娘爱心的感召下,小水罐一次次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教师不妨让学生试想:如果没有了爱心行动,世界会变成怎样?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到只有拥有爱心,奉献爱心,才能创造奇迹,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小姑娘将水让给过路人,小水罐变成了七颗钻石。教师可试问学生:如果你是作者,在面对陌生人的乞讨时你会怎么写下去呢?在小姑娘行为的影响下,小水罐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这些问题的激发下,学生一定会有创造、表达的欲望,插上想象的翅膀,编织出动人的故事来。学生在想象中能真切感受到爱心所具有的神奇力量,从而加深对主旨的理解,并且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再如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为了揭露和讽刺封建统治者们的虚伪和愚蠢,作者描述了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出丑的故事。这一文旨如果在简单的分析中强加给学生,必然显得生硬,也不便于学生深刻理解造成这一受骗现象的社会原因。因此在教学中可抓住骗子的高明之处“任何不称职或愚蠢的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展开教学。让学生想象,在骗子的戏耍下,大臣和皇帝为什么会乖乖就范?那么大臣的虚伪,自欺欺人,皇帝的愚蠢便可自然浮出水面。教师再设计这样的练习:假如有人说真话,或者有人说了,皇帝并没有听见,那么以后的情形又将如何呢?或让学生续写故事。在这样的练习中,不仅考验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让学生轻松领悟了文旨。
        诗歌和童话是文学性较强的两类文体,教师若能在这些教学中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羽翼,学生定会在翱翔中不断飞升,让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还会让学生在想象中不断创造,在创造中不断超越自我,让自己更多地拥有可贵的创新品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