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华 吴正顺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新平二中 653400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新化中学 653400
【摘 要】:影像资料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新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其引进中学历史教学中并恰当运用,不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是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途径。影像资料能很好地充实课程资源,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推动中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中学历史 教学 影像资料 运用
历史是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有着丰富的学习内容。不过因历史知识与现代生活存在较大差距,且教材录入内容不全,导致许多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并没有能够达到预期教育目的。为改善这一现状,积极引用历史影视资料非常关键,历史影视资料可以高度还原历史事件与画面。在直观的学习感悟中,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帮助学生分析历史中的典故与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多媒体教学也已基本普及,历史教育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改革中。影视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巧妙应用,不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兴趣的指引下,主动的去学习历史。影视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新课程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 影视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贯穿古往今来,横跨世界各国各个地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社会等各个领域,历史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历史影视的丰富性。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丰富的历史题材为影视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提供了极为丰富、取之不尽的资源。
影视集艺术、科技知识为一体,声图并茂、视听兼顾,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著名学者爱因海姆曾说:“电视是对我们的智力所提出的一种新的严峻考验。如果我们成功地掌握了这一新兴媒介,它将为我们造福。”对很多人来说,了解历史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电视和电影。
历史学科的特征之一是历史的“过去性”,历史远离现实,它无法像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学科,通过实验可以让人们再次去经历、去体验。只能凭借前人遗留下来的历史资料去想象历史、认识历史和理解历史,而这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影视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这一现状。
二、利用影像资料,促进师生互动
“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与核心,于其涵义,可用一句话“知利用儿童求知心之事半功倍也……务以养成其自力研修之习惯”来解释。而在中学教学中引入影像资料辅助教学,不惟有其知识载体与传播渠道之原因,也有利用正处于知识与心理成长期的中学生的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对知识的渴求心理,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原因。事实上,相较传统教学的“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及过度迷恋技术的某些教学方式来说,教学中适当引入影像资料,在帮助学生突破对学习对象的时空与地域限制,进行丰富的师生互动的同时,还会因其影像、声音、图文等的完美结合而扣发学生知识学习的心弦,引人入胜,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也会因其承载信息量的巨大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以及因对该影像的赏析、讨论或质疑等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等;更会因影像丰富的价值导向等功能而陶冶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与健康审美观等。
例如,以往教学《中国边疆危机和甲午中日战争》一课中影像资源仅限于教材所提供的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列强瓜分中国的漫画等静态图片,呆板而无趣味;而运用现代影像资源适时播放如电影《甲午风云》相关片段,对引领学生深入思考与理解“甲午战争中清军失败的原因”、“李鸿章上《据实陈奏军情折》的真实目的”等问题会有很大帮助;同时,还会使学生感受到“历史是鲜活的”而增加历史学习兴趣。
三、利用影像资料,推动学生课外学习
中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有限,在初中阶段尤其如此,这就使得教师利用影像资料辅助教学受到了很大限制;但学生的学习显然不会局限于此,在一定条件下可随时随地进行。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观看影像资料、延伸课堂,进行多种形式的教与学,就成为一种可能。如在学习完《辛亥革命》一课后,指导学生结合同名电影或相关纪录片,谈谈对孙中山的历史功绩与地位的认识,对袁世凯、张勋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客观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得失等,以此建构自己对相关知识学习的观点、看法等。事实上,学生在收集与整理资料、处理相关信息的过程中,其所拍摄的第一手影像资料,如视频、照片、纪录片等,不管是历史的或现代的、文明的或不文明的、形象好的或不好的,不仅仅可作目前自我学习与研究的资料,也可作为后续学习者的活的教材――尽管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所做的影像留存,它仍不失为“鲜活”的历史生活的记录与延续。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更多的历史影视课程资源会出现在课堂中。这些影视作品的人物和情节吸引学生走进历史,充分体现“人” 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由“结论”的课堂转型为“生成”的课堂。同时,历史教师也要科学引导学生,将其对历史影视的兴趣与历史学习巧妙结合,切勿出现学生喜欢“历史故事”而非“历史”的现象。
四、利用影像资料,拓展课程资源
首先,随着人们对于教育的不断深入理解,中学的知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教学,而更多的是注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因此, 这使得中学的课程结构日益呈现出一种复杂化、多元化的趋势,使得学生在选择学习资源的时候,不再单单选择教育部门提供的教科书, 而是向一切可以提供有价值信息的资源。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有价值的影响资料,将其应用在历史课堂的教学中,就变成了一种必然的选择。例如:教师可以在讲解“祖国回归”的相关历史内容时,在课堂上播放相应关于香港和奥门回归祖国时的影响资料,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从而有效的提高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其次,相对于课本来说,其内容枯燥乏味,仅仅具有示例图片,一方面使学生给你失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对历史课程的额进展来说 ,资料内容太过于简少,不足以支撑历史的教学内容。最后,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课程资源,将影像资料运用到教学中,对于学习不同科目也有不同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其内容合理选择相适应的历史资料,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首先要做到好好备课 随时关注相关的影像动态,包括时下的影视动态,以便于更好的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体现时效性。教师也要在课前对相应影像资料进行深入研究,确定资料的实用性。
充分发掘与合理运用相关影像资料,使之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应有的教育价值与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既是对课程资源的拓展,也会丰富中学教学的过程与形式,扩展了学生的视觉空间和思维空间,促进了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和学习实效的提高。
总之,只要我们大力发掘影视资源,服务于历史教学;只要我们不把影视资源作为作秀噱头,而是紧扣教学目标,任务,精心剪辑,设计,使其真正融入课堂;只要我们不断大胆创新探索,让影视资源在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上发挥独特的作用,它必将在实现初中历史高效教学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谢春丽,浅谈历史图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J],学周刊,2014(31):138。
[2] 张艳芬,浅谈影像资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J],教
育实践与研究(B),2015(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