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香妹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 312080
摘要:近些年随着人们重视对于技术的学习,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中职去学习,希望自己能够学到一门生存的本领。在中职的学习中,语文学习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科目,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时代的要求。本文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中职语文教学的意义,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语文实践教学方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职语文;实践教学;融入
前言:
一个国家的传统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日益提升,而且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当前的教育界对于教学进行了非常大的改革,在语文的教材中,加入了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师也要重视语文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融入,从而让传统的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一、传统文化融入到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形成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是当代青年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在实际的中职教学中,中职的学生由于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很多学生对于学习的信心不足。而且部分的教师重视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忽视对于学生传统文化的教学,从而不利于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水平。所以教师要积极地对教学进行改革,在中职语文大家教学中,积极地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学生学习传统的优秀文化,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语文的策略
(一)营造氛围,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语文是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在学习的语文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让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还要充分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的重要性。在语文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元素,就是让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先贤先进的思想,同时能够感受到语言的表现力和生命力,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师应当首先依托古诗文教学,让学生能够对古文的学习产生兴趣,促进学生对于古诗古文的探索,从而让学生可以通过古诗文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等等。
例如在学习《归园田居(其一)》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这一部分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通过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与体味情感来鉴赏古典诗歌情景交融意境的能力,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田园风光,从而引入新课。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图片和音乐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可以走进作者塑造的意境中,从而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理想精神,同时要逐步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并形成能力。
(二)回归经典、让学生坚持阅读
在传统的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都是智慧与文化的结晶,也是经典文化传承的载体。让学生去读这些文章,可以唤醒学生传承文化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但是咋实际的教学中,让学生坚持从阅读,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由于很多中职的学生,都是由于成绩不理想才上中职,所以学生的语文成绩并不理想。而且相比于普通高中来说,他们的阅读量更小,阅读面也更窄,所以他们的文学素养有待提高。面对这样的教学情况,教师要积极地从阅读着手,让学生能够深入的阅读文学作品,从而让学生能够通过经典文学,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部分的书单,让学生在其中挑选部分的书籍进行阅读;这些书籍需要生动有趣,让学生能够有兴趣去阅读,阅读的难度也不应过大,而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而保证学生能够有效的阅读;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适当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能够通过有效的阅读方法,深入的理解书籍,同时做好阅读反馈,确保学生能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
(三)开展活动,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其中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往往枯燥无味,学生学习也没有动力,所以教师要积极地开展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后设计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能够阅读经典,弘扬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教师有组织能力,同时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从而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活动内容。
总结:
综上所述,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民族自信心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开展工作中,首先要营造学习氛围,其次让学生回归经典,充分的阅读,最后设计合适的活动,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其中,充分地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罗建永.中职语文课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思考[J].语文课内外,2020,(15):348.
[2]彭程熙.中职语文教学渗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J].职业,2020,(22):96-97.
[3]刘非非.中职语文教学中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J].读与写,2020,17(2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