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
仁怀市茅台镇幼儿园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园中教师不仅需要教导孩子各种理论知识,还需要培养幼儿的健康意识,通过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保障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但由于部分教师自身缺乏合理的健康教育手段,无法有效塑造幼儿自身的健康意识,导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自我健康保护意识薄弱,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育。对此,教师应通过丰富自身教学手段的方式,结合幼儿身心的成长状态,为幼儿带来更加精彩易懂的健康教育内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意识的快速培养。
关键词:幼儿园;健康;教师;幼儿
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的起步时期,在此时幼儿身心皆处于刚刚开始发育的状态,对于外界各种事物好奇心大于危险防范心理,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极易产生各类安全事故进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对此,教师更加需要重视幼儿的健康教育,为幼儿塑造成长过程中必要的生理、心理健康意识的同时,改善幼儿生活的健康环境,确保幼儿可以安全、健康成长。
一、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组成及作用
(一)幼儿生理健康
幼儿生理健康即幼儿身体各器官健康,各个生理系统可以良好地发挥作用,有效抵抗外界不良因素而产生的疾病。同时幼儿可以通过自我意识注重自身的卫生保护以及安全防范,使其可以主动的规范自身行为、规避客观环境中存在的危险,降低影响幼儿身心安全健康事故的产生几率。
(二)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心理健康是指幼儿心理可以健全发展,能够正常对待外界的各种变化,可以主观控制自身的情绪波动。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情绪反应适度、社会适应良好,能够较快的适应新环境的变化。
(三)幼儿生活环境健康
幼儿生活环境健康是指幼儿园、幼儿家庭及其他幼儿所处的环境健康状况,是幼儿生理、心理健康的客观保障。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保证幼儿身体的健康状况,可以维持幼儿愉悦的心理情绪。
二、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具体开展及应用
(一)开展卫生教育,培育幼儿生理卫生意识
卫生教育是指教师使用特定的卫生案例、卫生教育视频等方式在观看中提升幼儿对于卫生状况的认知,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进而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成长。教师开展卫生教育有利于增强幼儿的自身卫生整洁意识,让幼儿在进行玩耍、学习等多种行为活动时,可以自觉远离卫生环境较差的区域,使其自身可以持久的保持在较为干净卫生的状态。
例如:教师带领幼儿观看卫生教育的动画片,加深幼儿对于生理卫生重要性的理解。视频内容为两位小朋友在水坑里打闹嬉戏导致身上衣物被弄脏,由于没有及时更换干净衣物而患上卫生疾病,随后妈妈在两位小朋友输液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宝贝们,这个动画片讲述了什么道理呢,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诉老师”教师结合视频内容提出问题。一名幼儿举手表示“老师,水坑里的水很脏,小朋友在里面玩耍会影响他们的卫生状况”。另一位幼儿进行补充“老师,我妈妈告诉我在外面的水坑里有很多细菌,在里面玩耍不仅会弄脏衣物,还会导致我们患上卫生疾病,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两位小朋友回答都很棒,大家给他们来些掌声好不好?在我们的生活中的许多地方都存在大量的卫生细菌,比如垃圾堆、路上的小水坑以及我们经常去的厕所等等,我们为了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在生活中应避免靠近这些区域,如果不得不靠近那就需要及时清洗我们的小手、换洗我们的衣物”。
教师在卫生教育中通过视频观看的方式让幼儿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不注意个人卫生的危害,使幼儿在生活中可以尽量避免靠近各种不卫生场所,增强幼儿自身卫生疾病预防能力的同时,促进幼儿生理卫生意识的培育,保障幼儿身体健康成长。
(二)组织娱乐游戏,塑造幼儿积极健康心态
喜爱玩耍是幼儿的天性,教师可以立足于此通过组织娱乐游戏的方式塑造幼儿积极健康的心态,保障幼儿的心理健康。教师使用游戏教育的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四肢的协调,还可以加速幼儿头脑的智力发育,并使幼儿在轻松欢快的游戏氛围中保持充沛的活力以及愉悦的心态。
例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萝卜蹲”的游戏。游戏规则为所有孩子围成一个圈,教师负责说出“XX个萝卜往下蹲(XX代表数量,如5个、10个)”,幼儿根据老师说XX数量进行下蹲,如果出现没有下蹲或下蹲多了的情况则该幼儿淘汰出局,最后剩下的三名幼儿获得游戏胜利。“宝贝们,大家都准备好了么,注意听老师的口令。几个萝卜往下蹲,4个萝卜往下蹲”教师让幼儿围成圆圈自己站在最中间,打着拍子说出下蹲的“萝卜”数量。随着教师口令的喊出,4名幼儿进行蹲起。游戏最初阶段教师可以适当放慢节奏,将下蹲的“萝卜”数量控制在较少的范围。随着幼儿逐渐熟悉游戏规则,教师可以适当加快速度并不规律增加或减少下蹲“萝卜”的数量。在“萝卜蹲”的游戏中,幼儿通过蹲起运动可以使身心得到锻炼,通过快速反应可以促进幼儿的头脑发育,增强幼儿对于数字认知的同时,还可以在快乐的游戏环节中调节幼儿的心态,使幼儿保持良好的心情,进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联系幼儿家长,共建校园家庭健康环境
幼儿由于年龄尚小社会经验不足,对于所处环境尚未形成具体的认识,因此各种外界环境对幼儿来说都存在一定威胁身心健康的隐患。教师联系幼儿家长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幼儿期的孩子经常性出现的地点就是幼儿园和家庭,教师可以沟通幼儿家长交流彼此保护幼儿健康成长的措施,共同为幼儿创造安全、卫生的健康成长环境。
例如:在幼儿园方面,教师在教室中放置桌椅板凳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幼儿的身体健康因素,可以在尖锐的部分安装橡胶保护套或直接将其换成圆角的设施;在玩耍区域应尽量拉大娱乐设备之间的距离,避免幼儿在玩耍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距离其他幼儿过近而发生危险事故,以此保护幼儿的生理安全健康。幼儿园的墙体颜色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设计,比如在墙体上绘画幼儿喜欢的小动物形象、动画片人物形象等等;在幼儿园中还应放置大量没有刺激性气味以及没有尖锐枝叶的绿植,净化空气的同时还可以美化环境,以此塑造幼儿愉悦的心态及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在家庭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举行座谈会的形式与幼儿父母近距离交谈,交流彼此保护幼儿健康成长的措施。在保护幼儿生理健康时可以通过确保家庭建筑物安全(如天花板的瓷砖是否会掉落、阳台摆放的盆栽边缘是否尖锐、楼梯上下层台阶是否完整)、保持室内充足的光线、将刀具等事物放置在幼儿触摸不到的区域等方式进行;保障幼儿心理健康则可以为孩子准备较多危险系数低的玩具、在家庭中尽可能多的鼓励孩子、对孩子多一些陪伴、减少生活中各类噪音等方式,保持幼儿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
总而言之,幼儿的健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耗时较长且难度较大的系统性教育工程。幼儿教师一定要明确健康教育的目的,通过合理的教育手段对健康教导内容进行设计,使幼儿更加容易吸收掌握,塑造幼儿正确的健康意识,保障幼儿的生理健康以及心理健康。教师同样需要将幼儿的健康教育作为平时工作的重点,在理论教育进行时经常性的穿插健康教育,并且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还应及时革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手段、教学途径、促进幼儿健康意识高效培育的同时,推动幼儿园健康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燕.以健康为载体——在幼儿园开展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8(78):184.
[2]林桦,黄建春.关于提升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思考[J].当代教研论丛,2018(04):11-12.
[3]王璇,赵静,赵娥.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07):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