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在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黄宁
[导读] 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教育部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教育理念有所变化,很多教育理念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在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当意识到班级是学生的班级,学生是班级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班级的主人,所以班级管理策略应当以学生为主。

广西省河池市都安县拉烈镇地平小学  黄宁  530732

摘要: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教育部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教育理念有所变化,很多教育理念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在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当意识到班级是学生的班级,学生是班级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班级的主人,所以班级管理策略应当以学生为主。因此,班主任需要研究多种班级管理理念,并学习多种班级管理方式,同时,将之与本班学生的特点进行结合,让班级管理更符合学生的特点,也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就德育工作在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渗透展开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级管理;方法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面临更多挑战。要求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不断创新班级管理理念和方式,实施多元化管理策略,积极响应素质教育号召,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取得理想班级管理效果
        1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班主任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对小学生未来成长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对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因此,班主任的正确引导与积极启蒙,有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促其身心向健康方向发展。二是对于小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影响。班主任的教育与管理涉及方面较广,如对小学生的德育、对于班风建设的管理以及班级日常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始终身处班级环境之中,班主任的教育与管理是潜移默化,由浅及深的,因此,对于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影响是深远的。
        2.德育工作在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渗透
        2.1学生参与,共建班级
        班级建设主要分为班级制度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班委会建设等多个方面,在建设过程中,班主任需要适当地让学生进行参与。比如,对于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班级口号的确定,教师没有直接指定口号,而是提出了班级口号需要具备的特点。比如,积极向上、青春热血等,让学生根据这些特点进行班级口号的创作和选择。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单独进行思考,也可以与同学进行合作。在学生创作完成之后,教师会让全班学生进行投票选择,得票最多的口号即为班级的口号。在这种民主化的班级建设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充分地被调动起来,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很大的帮助。



        2.2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凸显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日常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就一定要注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交流与沟通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想法,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以此在凸显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快完成新时代所下达的班级管理发展创新的教学任务。例如,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就可以利用班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谈心活动,让学生在谈心活动中通过写信的方式,将自己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烦恼、自己认为班级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对班级管理的建议与看法写下来交给教师。教师认真地思考每一个学生的观点与看法后,及时地进行班级管理策略的调整。教师通过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可以让学生也间接地参与班级管理,有效地凸显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性,以此让班级管理更有针对性,达到进一步提升班级管理质量的目的。
        2.3用“平等心”对待每位学生
        班主任的基本准则之一就是民主、公平对待每位学生。在多年的实践教育生涯中,一直严格要求自身一言一行,用实际行动来努力教育好学生,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位学生,并没有亲疏远近之分。虽然有后进生,但是作为班主任不能歧视后进生,更应爱护处于弱势群体的学生。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搭建公平竞争的舞台,使其能够发挥自身所长,得到他人的认同和赞扬。其次,还要给予学生更多尊重和理解,激发学生张扬的个性,认可和欣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平等心”来面对每位学生。小学时期学生的可塑性极强,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不能错过他们每一点滴的成长和进步,一定要给予大肆的宣扬和肯定,给学生传递更多的正能量,让他们学会以优秀人物为楷模。通过多年的实践教育生涯,总结出,班主任要怀抱着“蹲下身子看孩子”“弯下腰来对待学生”的心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看待和理解问题,站在学生的高度来分析学生间的事情,认真研究学生超出常规的做法,要真正的懂学生、尊重学生和理解学生,给学生提供平等交流、公平竞争的平台,要营造平等的氛围,让学生在公平宽松和谐的环境中真诚表达自己。
        结语
        总之,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不能苛刻地要求学生,而要有大肚量,要容得下学生的错误。既要严,又要宽;既要管,又要放。唯有如此,才能紧张而又愉快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教育好学生。
参考文献
[1]季超.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2).
[2]许琼.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
[3]王海燕.浅议新时期如何做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9(14).
[4]王慧慧.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学周刊,2016(24):130—131.
[5]杨冬.小学班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