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艺术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5期   作者:  黎志安
[导读] 本文主要介绍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艺术,结合小学美术深度教学的课堂实践及要求,注重基于学情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学,课堂多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充分认识到“美术即生活”、“美育结合德育”。
        黎志安
        彭山区公义镇中心小学  四川省  眉山市620860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艺术,结合小学美术深度教学的课堂实践及要求,注重基于学情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学,课堂多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充分认识到“美术即生活”、“美育结合德育”。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学科;教学艺术
        美术是一门塑造美好心灵的课程。核心素养也可以说是看人是否学到了在生活情境下运用的能力。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我们美术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艺术的眼光在生活中去观察和发现,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感受生活的美好。
        一、联系学生生活
        创意从生活体验中来,从过去的经验灵感中来,教师要懂得从中借鉴并组合成新的方式,善于把生活中的材质运用到课堂上来,展现课堂即生活的课堂理念。本着“走进生活,亲近实践”的教学理念,与现实文化生活联系起来,有效开展创新教学,丰富美术教育教学的内容。
        例如: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9课《天然的纹理》在教学过程中,导入部分运用盲人摸物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眼睛观察,用触觉去感知身边的物体,积累触觉经验和视觉经验,引出本节课主题。接着通过让学生说一说身边有哪些有纹理的物品,再到教师出示各种大自然事物的纹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知道有些纹理是可以通过触觉感受的,有些纹理是摸不出来,只能是通过视觉感受的。再用孩子身边常见的落叶为媒材进行拓印,教师以祖国河山为创作主题,用树叶拓印进行作品的创作,表现美的同时,引导学生们热爱生活、大自然和我们祖国美好河山。整节课,通过感受各种身边实物的纹理,更好的体会了本节课的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在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中获得视觉和触觉的独特感受,使学生们明白了美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技法不是直接灌注,在教授过程中穿插其中,让学生们在教师引导下思索、生成,把工具活起来,作品新起来。在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通过轻松、愉悦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美术教学中设计“小组活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将作品运用到生活中增强美术课程的实用性。
        例如: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十二生肖》一课,整个教学由认识生肖文化,发现生肖特征,感受生肖三部分组成。导入环节播放微课视频,让学生了解十二生肖的来历和文化背景。

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讲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注重深化学生的直观感受,从十二生肖这个大的面上进行探索,最终综合到一个具体的点上,深入了解某一个生肖,然后再由一个点更广阔地获得知识上的综合。最后,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发现生肖的形象特征,生肖的动物形象也会给人带来各种不同的感受,引导学生大胆的想象,结合《形的魅力》一课,将对生肖形象感受用形与色创意表现。同时,以中国生肖文化为主线贯穿始终,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经验,从古至今、由远及近,感受生肖形象夸张的情趣和装饰的美感,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块面等方面运用彩泥塑造具有个性创意的十二生肖形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古往今来生肖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及文化内涵,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创作生肖作品,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要有所创新与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美术素养,更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将美育与德育相融合,课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及时进行德育教育从而达到情感的升华。
例如: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团包纸工》。本节课通过“团包纸工”这种纸塑立体形象,让孩子学会该造型的各种基本手法和掌握制作简单的造型。教师将这节课设计在母亲节前后,教师在导入环节让学生通过拆开“郁金香”再复原“郁金香”为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本课重点技法“团”;通过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和耐心细致的讲解,带领孩子们认识了什么是团包纸工以及团、包、剪、粘等基本制作方法。在学习工程中,孩子们分小组合作,在教师的讲解以及助学老师的引导下,一朵朵美丽的郁金香在孩子们的巧手中神奇绽放!教师还特地引导孩子们感知本课的创作工具和材料延伸到垃圾分类知识,引发学生对废旧物再次利用重新创造价值有了更多的思考,有些学生在巩固技法和自由创作环节,颇有经验的学生制作了“糖果”还有“金鱼”,当然最多的还是各种大的、小的、中号的“郁金香”。教师最后布置任务,请孩子们母亲节到来之际,我妈妈们制作感恩卡片,用上本节课学到的“团、包、剪、拧、搓、卷、贴”等制作方法,为自己美丽的妈妈送上一份可爱的礼物,表达出自己的爱意。
        总而言之,优秀传统文化的美术教育传承、高效美术课堂自主深度的学习、基于小组合作的美术思维课堂生成、主题意义上的学生美术作品呈现,这离不开美术教师的努力。与艺术相处,与教育相处,与学生相处,平平淡淡,修德炼艺。作为美术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永恒的坚守。
        参考文献:
        [1]廖春钰.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导学, 2014(24):21.
        [2]陈智华.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