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暗挖技术在地铁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思考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5期   作者:王泽旭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以及不断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在地铁隧道工程建设中,项目数量逐渐增多且规模逐渐扩大。
        王泽旭
        中铁三局集团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以及不断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在地铁隧道工程建设中,项目数量逐渐增多且规模逐渐扩大。在现阶段地铁隧道工程建设中,浅埋暗挖施工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技术,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地铁隧道工程建设水平的提升,我们有必要针对浅埋暗挖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浅埋暗挖技术;地铁隧道工程;混凝土浇筑
引言
        在地铁隧道工程中,施工方法、技术的选择通常会考虑到现场地质条件,主要应用于一些具有相对独特底层环境的区域。在实际施工中,借助于浅埋暗挖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生态环境污染、噪音等影响,并且对防塌、支护等问题予以解决,实现了更加可靠、安全的工程建设施工。随着我国逐渐开展各项地铁站、铁路等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在浅埋暗挖技术的应用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就以此为基础简要的分析浅埋暗挖施工技术。
1?隧道工程浅埋暗挖施工方式
        浅埋暗挖施工技术在现阶段地铁隧道工程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采用这种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适应一些浅埋区域,并且降低隧道工程所受到的周围环境因素影响。在浅埋暗挖技术中将会新奥法原理作为基础,借助于一些有效手段,可以有效加固隧道周围岩层,从而针对隧道围岩结构承载力予以一定程度提升,通过这种方式实施相关支护工作、开挖施工,可以实现在隧道工程项目施工中,将施工界面封闭成环,并且借助于相关支护设施、围岩结构相结合,可以形成完成的支护体系,从而在地铁隧道工程建设中,实现了更高的安全系数。借助于应用浅埋暗挖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周边的围岩变形现象。
2浅埋暗挖技术特点
        在我国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经开始涉及到了浅埋暗挖技术的应用,基于对新奥法中的部分研究和涉设计,在一些松散土质、围岩等地区更为适用。在地铁隧道工程施工中,浅埋暗挖施工技术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可以有效降低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且不会影响到周边地面交通,可以实现更加安全、稳定的地铁隧道施工现场,对支护问题予以解决。在浅埋暗挖技术这种隧道修建方法中,就有我国特色,在各种尺寸、断面形式的隧道洞室都可以应用。
        应用浅埋暗挖施工技术,可以实现浇筑施工和开挖施工同时进行,对施工场地的地质、水文等条件予以充分符合,主要适用于一些埋深浅的区域。借助于这一技术,可以对周边岩石承受力充分发挥出来,采用专业辅助技术,可以有效加固支护结构,从而实现更为安全的施工过程并且避免了塌陷问题的出现。而在实际应用浅埋暗挖施工技术过程中,施工场地与地面距离较近,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周围的底层,并对施工周围情况、地面土层变化情况等造成影响,目前主要在一些人流量和车流量较高的区域对这一技术进行了广泛应用。
        借助于浅埋暗挖施工技术,可以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正常运行周边的城市交通,从而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予以环节。同时,在地下停车场、地下通道等建设施工中都可以应用浅埋暗挖施工技术,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在对浅埋暗挖施工技术进行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对技术的优势、弊端等予以明确,对施工参数、施工流程等予以严格控制,从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避免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对暗挖技术标准化予以严格检查,并对防水技术、支护技术等予以落实,从而实现更加安全、可靠的地铁隧道工程施工。
3施工现场监控测量
        通过科学合理控制隧道沉陷变形问题,在实际应用浅埋暗挖施工技术的隧道工程施工中,可以对安全系数予以进一步提升,通常会采用应测、选测这两种测量工作方式。

首先,应将相关数据作为依据,科学合理绘制位移一时间曲线,并明确标注其中的重要信息。在相关人员工作中,可以将曲线图作为依旧,针对相关数据分析、回归分析等工作予以开展,从而有效计算稳定时间,并能够对位移变化规律予以有效研究。如果曲线中存在反弯点,就表示着位移数据的波动较为显著, 并且此时隧道工程围岩结构的稳定性也会相应下降,难以有效保证支护体系的安全性,在建设单位工作中,需要对支护结构体系加固工作予以强化,并且需要针对围岩、支护体系的监测工作加强力度,针对一些严重情况需要及时停止施工,并进一步加固整体支护体系和围岩,在保证符合标准的安全系数以后实施后续工程建设。
4浅埋暗挖技术在地铁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4.1隧道开挖
        在隧道开挖施工中,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包括地质超前预报、循环开发进尺。针对隧道开挖期间实施地质超前预报,主要采用人工铲掏孔方式,对孔洞深度进行合理控制,并重视地质探伤工作的开展。使在循环开挖进尺过程中,支护格栅钢架间距中重点关注内容之一,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场地的地质特点、环境特点等予以充分考虑,当针对特殊路段实施开挖时,在开挖施工中需要对钢架间距予以适当缩小。
4.2混凝土浇筑
        出于对地铁隧道工程项目建设实际情况的考虑需要对混凝土分块长度进行合理控制,通常在9m左右,并利用钢模台车浇筑手段,实施单线断面边顶拱混凝土的浇筑。针对双连拱大断面隧道、桥头墙等部分施工,可以使用定型小钢模浇筑手段,并将施工土壤结构、地质特点等作为依据,合理设计注浆施工,在浇筑施工中避免出现地面扰动现象,并在合理范围内控制注浆压力,对固结效果予以保证。在实施注浆施工前,首先要系统检测施工现场条件,并开展预实验,对注浆液配合比、注浆压力等予以明确,在注浆过程中,底层水较多会稀释浆液从而对固结效果产生影响,针对较多的地层水需要对胶凝时间予以尽可能缩短。在较少的地层水情况下,又会造成在指定范围外出现注浆浆液的扩散,此时应对胶凝时间予以相应延长,从而对胶凝质量予以保证。
4.3隧道支护
        在浅埋暗挖技术中,针对地铁隧道工程的隧道支护技术,主要采用了超前支护技术、临时支护技术、初期支护技术等等。其中,在应用超前隧道工程支护技术过程中,包括了大管棚、小导管,在开挖隧道前,在超前支护工作中需要充分考虑工程建设特点,对钻孔角度予以严格控制,从而对支护质量予以保证。在应用初期支护技术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格栅钢架、钢筋网片、注浆锚管等技术措施,借助于锁脚锚连接筋、注浆锚实现对格栅钢架的定位。在临时支护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针对施工空间的围岩结构,主要采用台阶法实施支护,这种技术也成为型钢支护技术,在实际支护工作中,需要对格栅钢架连接点予以有效控制,保证在各种开发作业中都可以实现对临时闭合受力状态的建立,对施工区域稳定性予以保持。
4.4支护方式
        在实际隧道工程建设施工中,在对浅埋暗挖技术予以应用时,一般会选择复合式的衬砌方法,通常包括了以下三种支护设计方式:首先,初期衬砌对所有应力进行承载,并由二次支护进一步予以防护;其次,由初期衬砌、二次支护体系对隧道支护应力予以共同承担;再者,就是由初期衬砌用作临时性支护,由二次支护体系作为承载应力体系。在实际设计隧道工程项目支护方式工作中,应全面综合分析施工辅助手段、施工方式以及结构体系。
结语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各种地铁隧道工程项目数量增多且规模逐渐扩大。在这种情况,浅埋暗挖施工技术作为主要施工技术手段之一,我们有必要对该项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樊康佳.浅埋暗挖技术在地铁隧道工程中的应用[J].居舍,2020(10):57.
[2]侯志鹏.浅埋暗挖地铁隧道施工技术研究[J].智能城市,2020,6(05):197-198.
[3]吴君军.浅埋暗挖技术在地铁隧道工程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6):154-155.
[4]王冰.浅埋暗挖技术在地铁隧道工程中的应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9,34(02):146-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