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军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 陕西省西安市 710024
摘要:路基作为铁路工程中的重要施工内容,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铁路工程使用情况与交通安全。铁路工程施工单位对于工程路基施工环节必须加强重视,对于路基施工工艺进行全面把握,参考以往铁路工程路基施工常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制定提升工程路基施工质量的具体控制策略,确保工程路基施工质量达标。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工程施工水平,推动铁路事业发展,保证铁路列车行驶安全,本文对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进行探讨,并阐述常见路基施工问题的有效处理方法。
关键词: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处理方法
一、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1、施工测量
首先,考虑工程图纸与资料信息的真实性,应进行实地考察,将工程图纸与现场情况进行对照分析,修改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地方,再进行施工测量作业。其次,测量人员对仪器设备进行调试检查,以消除设备误差,减小设备因素对测量精度造成的影响。再次,对导线、中线以及水准点进行测量,做好标记信号,为后续施工活动的开展提供参照。同时,考虑到受人为与设备等因素影响,会产生测量误差,应重复开展施工测量作业,将多次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消除测量误差。最后,在必要情况下,可选择额外设置临时性水准基点,对铁路下方管网线路进行测量标记,以此提高测量精度,避免在施工期间破坏管网线路。
2、基底处理
由于铁路工程覆盖范围较广,所处区域地理环境复杂,往往分布着软土地基与中空地层等地质问题。如果没有全部发现与有效解决这类问题,而是直接开展铁路路基施工活动,将影响到路基施工质量,并存在施工安全隐患,有可能出现地层塌陷与路基不均匀沉降现象。因此,在正式施工前,应开展现场地质勘察工作,生成地质勘察报告,掌握现场地理条件与地质结构。如果存在软土地基等地质问题,则结合工程情况,合理采取基底处理措施,在地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且地基结构的承载性能与含水率等均符合施工标准后,再开展后续施工作业。同时,在基底面平整度不达标,或是存在凹凸不平部位时,也需要对不平整部位进行夯实回填与挖除处理。
3、试验段选择及施工
为避免在后续铁路路基施工中频繁出现施工问题与变更技术方案,在正式施工前,应在现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铁路段作为试验段,将试验段长度控制在100m左右。随后,在试验段开展路基施工作业,定期检测路基压实度与厚度等参数,对施工过程与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将施工情况与方案预期情况相应映照分析。如此,可以直观反应技术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对技术方案与施工组织计划进行优化调整,准确计算各项参数最佳值,在正式施工中,预防和减少施工问题的出现。
4、路基填筑
4.1填料选择
技术人员结合工程情况,遵循技术规范,合理选择基床底层与表层的填料种类。例如,在某铁路路基工程中,选择将中砂与细粒土含量低于5%的碎石土作为基床表层填料,中砂层厚度为0.6m,碎石土层厚度为0.6m。同时,重点考虑气候因素对路基填筑质量造成的影响。以某工程为例,原定选择配置细粒土作为路基填料,但在试验段施工中,由于所处区域降雨量较大,路基填筑效果受到雨水影响,难以达到预期施工目标。最终,选择使用砾石类与碎石类填料替代细粒土,这类填料在遇水后也可保持良好稳定性。
4.2路堤及基床底层填筑
重点控制填料虚铺厚度,使用水准仪等设备定期对填层厚度进行测量,将实际厚度控制在最大虚铺厚度以内。
同时,将路基两侧为压实作业起始点,向中间进行延伸压实。而针对路基基层交接部位,则采取相互重叠压实作业方式,将纵向压实重叠宽度控制在30cm左右。
4.3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
当前在多数铁路工程中,往往选择采取两层填筑方式,将级配碎石作为填料,分别将上下填筑层厚度设定在0.25m与0.35m。在这一施工环节,需要掌握的操作要点为:第一,提前核查路基标高与地基系数等指标,在确定各项指标与施工标准完全符合后,再开展基床表层填筑作业。第二,为避免出现混合料离析等问题,对基层表层开展推平作业,不得对基层表层开展3次及以上推平作业。第三,同步开展摊铺碾压作业,将铁路路基划分若干施工段,保持各施工段等同长度,将长度值控制在50m左右。如此,在该路段摊铺结束后,及时开展碾压作业,如果摊铺与碾压工序间的时间差过大,将会影响路基压实效果。第四,对路基开展静压作业,以提高路基平整度。如果存在路基不平整部位,则对其依次开展激振与轻振作业,在必要情况下额外开展人工找平作业。第五,在基床表层填筑结束2h后,对路基压实度与孔隙率进行检测,并开展养护作业,避免基床表层出现板结现象。
5、路基排水施工
为减小地表水与地下水对路基结构造成的渗透影响,需要同步开展路基排水施工,修建排水沟、截水沟等排水设施,持续将路基表面积水排除,并起到控制地下水位的作用。而具体排水措施分为地表排水与地下排水两种,其中,地表排水包括集水井、吊钩、堤坡脚排水沟与侧沟等设施,地下排水以渗水盲沟设施为主。
二、铁路路基工程处理方法
1、基坑开挖处理
如果天然地基结构稳定性较差,加上受到施工扰动影响,可能出现基坑坍塌等安全事故,存在安全隐患。针对于此,首先,开展基底处理作业,对天然地基进行勘察,掌握地质条件,选择是否对地基采取垫层铺设、换填、排水固结等处理技术。随后,在基底处理结束后,对基底开展承载力试验,根据试验阶段判断基底处理效果。其次,在放坡开挖步骤,为保证施工安全,确保铁路路基不会受到外力因素影响严重破损,综合采取路基防护措施。例如,开展坡面防护施工,对路基两侧边坡结构进行支护处理,如搭建重力挡土墙、悬臂式支护结构、锚喷支护结构等,阻挡松动土体石块向下滑落,抑制边坡结构变形量。
2、路基沉降处理
在铁路路基施工中,如果存在使用不同粒径填料,或是填料压实效果不佳现象时,都将对铁路路基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在工程施工与使用期间,容易出现路基不均匀沉降现象。为预防路基沉降问题出现,首先,提前开展地质勘察作业,全面掌握工程现场地质条件,在其基础上制定铁路路基施工方案,确保路基压实效果达标,选用合理种类与粒径的填料。同时,当存在地质问题时,在方案中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并在正式施工前开展基底处理。其次,在路基施工期间,定期检查施工成果质量,如分层填筑厚度、填料粒径等,及时发现与解决所存在施工问题,消除施工误差。最后,在铁路路基施工完毕后,定期对路基沉降度进行监测,将监测值与额定值进行对比分析,如果路基工后沉降量超标,则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结语:
综上所述,路基施工作为铁路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施工工艺应用合理与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施工单位必须结合工程情况科学制定工艺方案,严格控制各施工环节质量,针对施工中的问题采取有效处理措施,以实现工程预期建设目标,提高铁路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吕鹏涛.铁路路基施工技术及防护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科技,2018(4).
[2]王飞.浅谈铁路路基工程的施工工艺及处理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3).
[3]王占营.浅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