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探析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1月32期   作者:尹洪毅
[导读] 建筑工程施工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尹洪毅
        沧州市市政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省  0610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鉴于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施工单位要想能够做好整体项目的施工工作,提高工程的质量水平,开展合理的施工质量监督工作不容忽视。站在现实施工质量监督问题下,提前制定妥善的监管方案,引导全体施工人员形成极高管理意识的基础上,有效划分人员的职责与权利,确保全体施工人员都能够按照方案开展处理的同时,也能够确保整体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建设任务,为我国房屋建筑施工行业尽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控制措施
        1导言
        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形式逐渐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并且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型建筑施工技术及建筑材料,也就为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国一些建筑企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多是关注施工进度及施工效益两方面的内容,现阶段也没有形成完善的建筑工程监督质量管理体系,导致了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频频发生,也就难以满足人们对于建筑施工质量的具体要求。
        2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中常见问题
        2.1缺乏施工管理的意识
        当前有很多的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而加快施工,忽视了工程本身的质量,在一些细节上也没有予以重视。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应用了一些并未达标的原材料,只为了尽快完成工作,工程结束之后,建筑工程在投入使用之后会出现一系列的安全以及质量等问题,不仅威胁到了周边居民的人身安全,而且更是给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经济效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究其原因,这些事故的出现和发生,都是因为在项目施工的时候相关的工作人员缺少工程质量安全意识所引发的。
        2.2质量监督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就立法角度进行分析,目前我国针对建筑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适用性不足,也难以满足建筑企业进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具体要求。此外,在我国建筑法中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罚金额虽然较高,但是在建筑法落实过程中还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也难以起到良好的警示效果。现阶段我国在建筑监督管理工作中,对于监督管理标准及内容都没有进行明确的立法规定,在管理过程中的界限划分比较模糊,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水平
        2.3权责划分不明
        建筑工程施工是由多个部门协作配合的,存在的交叉整合作业相对较多,在监督管理中,经常会因为权责划分不明,在质量问题出现后,无法在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予以解决,部门负责人之间相互推诿,问题堆积日益严重,危害性增加。从当前情况来看,国内建筑质量监管部门属于事业编,在国家调整政策后,建筑质量监管部门得到的各项划拨款也越来越少,严重阻碍了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相关工作人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也会随之减弱。
        3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控制措施分析
        3.1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管理力度
        在我国任何一种类型的施工项目中,材料作为不可缺少的部分,更是与最终项目质量有着直接关系的因素,那么在实际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监督过程中,首先,身为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工程材料清单一一核对到场材料,确保相关材料符合质量标准。加强与材料供应商等之间的联系程度,根据施工计划和安排合理协调材料进场量,并在施工现场规划好材料的堆放位置,并根据现场环境做好材料保护。在施工现场,需要构建材料进出制度,根据每个施工环节和施工队的施工计划,合理控制材料领用量,并做好记录。从设备方面下出发,要求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合理协调设备作业与人员施工的关系,避免干扰设备施工,或对施工人员产生安全威胁。

最后,建立严谨的设备维护保养机制,要求具有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的人员在设备使用前后检查设备状态,一旦发现设备存在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的同时,切实发挥出设备的使用价值。
        3.2强化质量监督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首先要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工作,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国相关政府部门还需立法,加强对建筑行业法制化建设工作的重视力度,在结合了原本建筑法规制度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及实际需求,不断修订及完善建筑法律法规,去除其中不必要的法律条例,进行新内容的添加工作,该过程中还要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细化处理,结合法律规定的相关要求,有序开展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质量监督管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我国的各级政府部门还需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进行积极的完善,在参照国家颁布执行的法律法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经济、文化及政治等多方面发展需求,出台适用可行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从而满足建筑行业对于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实际要求。
        3.3建设信息化统一平台
        首先对于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来说,其需要对各种监督管理机构以及执法标准进行全面的统一,然后共同建立起一个信息化统一平台,并将所有监督档案、动态监管内容以及其他相关负责内容的资料都在平台中进行体现,从而实现行政主管部门的数据共享与执法统一;其次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其需要对现有的信息化管理内容进行全面地归纳总结,进而结合行业实际发展情况对监督管理规范进行完善和补充,并将其体现在信息化统一平台之中,从而方便建设工程单位以该规范为基础,结合自身与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最后对于建筑工程单位来说,其需要将日常的监督管理内容都上传到信息化统一平台之中,并做好备份归档,从而方便上级主管部门的实时监督和查阅,最终实现多级别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加强管理质量,最终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推进建设工程行业实现进一步发展。
        3.4做好全过程动态化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首先应该结合实际项目施工现状下,做好完全的准备工作,遵循行业内的规范标准,对项目的施工手续等进行办理,为接下来管理工作手续的办理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需要构建专业的施工质量监督团队,负责该环节质量管理工作的评估以及分析工作,从现实现状出发,构建针对性的质量管理标准,将其更好的应用到施工质量管理过程当中;另外,基于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施工单位还应该不断革新过去落后的中标形式,抛弃不符合时代发展的低价中标形式,综合考虑投标单位各方面的资质,挑选出最合适的合作单位。在合同签订过程中,明确规定只有所有的工程验收合格才算最终完成整个工程的建设,以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符合自己的预期。与此同时,要求施工单位的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提高综合素质,严格按照提前制定好的设计方案,稳步推进整个施工工作的进行,最为关键的是,要保证施工技术应用方案加以全面的贯彻落实。特别是施工项目的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管理技巧,而且也能够提高组织协调水平,做好整个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一旦发现不合理的部分,就必须要第一时间加以处理
        5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建设环节中,做好质量监督工作,能够推动整体项目按照正常进度开展操作的基础上,也能够很好地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建设要求。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实际项目建设过程中,先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施工质量监督方案,提高施工材料的质量标准,秉持精细化原则,做好施工过程动态化的监督工作,确定好每一位施工人员职责与权利的基础上,为整体项目高质量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建义.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4):184-185.
        [2]胡梦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工作研究[J].质量探索,2016,13(02):26+25.
        [3]何小勇,赵俊杰,朱少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J].砖瓦,2020(12):129-130.
        [4]游小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J].科技风,2015(13):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