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鹏1 姜震2 赵函3
北京博大经开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土建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工程数量不断增多,这也为高支模支护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条件。现今,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房建土建工程施工期间,为了提升工程整体质量,使其能够满足应用需求,在对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应用时,相关人员要做好相应的研究工作,确保技术应用的合理性。
关键词: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目前,我国各方面都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城市居民的数量越来越多,因此现阶段住房非常紧张,使得土建工程项目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想要符合居民住房的基础,需要施工企业需要不断的强化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在这种情况下,高支模技术得到了普及的运用。文章通过阐述高支膜技术的功能以及特征,对土建工程中高支膜施工技术的有关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究,给我国有关方面提供了相应的参考和帮助。
1建筑工程高支模技术概述
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对现代城镇建筑体系的建设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高层建筑的施工方面,高支模技术的应用可以起到牢固结构、稳定主体、安全施工的效果,对于建筑结构荷载较大、模板跨度比较长、整体施工高度较高以及建筑密度较大的建筑物施工都有高效的作用。高支模的施工技术研究,以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为目的,可靠性和效率性也是研究其施工技术的主要目标,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一种辅助技术,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因高支模施工的专业性较强,在施工作业前,需要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并且对参与施工的设备、材料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测,同时做好施工的相关组织计划,完善施工全流程的管理措施。
2高支模技术的功能以及特征
随着城镇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人均占有面积慢慢的在减小。部分公司需要运用更大的建筑空间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同时更好的符合办公以及商业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城市高层建筑的数量在不断增加。高层建筑的出现,不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人口生活的现实状况,同时也体现出了城市以及中国建筑领域的形象,其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展现。施工企业在进行高层建筑建设的过程中,不但拥有专业的施工队伍,同时还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便于更好的符合高层建筑施工的标准规范。其主要是运用支撑的建筑模板作为模板,接着运用浇筑高层建筑楼层的手段,这样不但可以确保工程造价的科学合理性,同时辅之相应的施工技术,可以给工程建设的安全性提供保障,也能够给高海拔地区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提供安全,从而推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发展和进步。
3高支模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
3.1准备阶段要仔细认真
高支模的施工技术,在准备阶段,具体的操作施工人员要与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合作,对土建施工现场的各项指标了如指掌,对高支模施工选用的材料进行严格检查,确保符合施工标准,达到一定的承重能力,确保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正常开展。另外,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的前提是一定要选择好立杆的位置。施工人员在进行位置选择的时候,要根据整个土建工程的现场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位置,保障立杆之间的距离既能满足施工,又可以尽量减少立杆数量,降低成本投入。立杆位置和数量在确定之后,要进行垫脚板的设置,保障立杆的使用安全。在该工程中,根据设计的要求,选用的支撑体系为钢管脚手架搭设法。钢管采用Ф48×3.0的标准,面板选用的尺寸为1830mm×915m-m×15mm,主龙骨选用Ф48×3.0的钢管,次龙骨选用50×100mm的木方和Ф48×3.0的钢管进行柱箍。
3.2高支模安装与混凝土浇筑
在对模板进行安装施工作业时,首先,我们应重点分析模板拼接及有关材料的安装,在模板进行拼接作业时,应保证其长度和宽度进行对齐,并预留大小适宜的空隙,待模板主体进行安装后,有关安装施工人员应对模板的干湿度进行整体的检查,从而预防拼接变形的问题出现,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在楼面安装支顶模板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明确安装工序流程。首先,对楼面标高进行测量,在纵梁之上进行放线,在完成整个脚手架的安装工序,而在脚手架安装中测量工作者应事先对其垂直位置及水平进行测量,最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在脚手架的两侧同步进行安装,可以保证安装后,脚手架两侧可处于锁死的基本状态,提升工程脚手架的安全和稳定性。同时各类型脚手架的立柱需要保持在同一条的中心线上,只有这样才可以加强脚手架垂直位置的稳固。在进行浇筑作业时,振捣的基本顺序应是从梁中点逐步向两端方向平行推进,应依照“稳定均平”的基本原则,预防漏振及过振的不良现象发生。在进行外框架的柱梁设置过程中,首先在混凝土和梁板进行浇筑施工作业时,要注意井格梁瓦盖进行施工时,需将排架和梁柱设置为水平式支撑力模式,保证外框架的梁柱居于稳定性。而承受主力的结构主梁其纵向的水平杆,应对两端起到一个支柱的基本作用,从而形成侧面压力,最终将每个主梁中间的位置延伸斜向位置支撑钢管,并与每层脚手架要进行有效的衔接。待外层的支柱和框架完工后,相关技术工作者需要对框架支柱和排架整体的稳定性进行一定检验工作,从而保证施工满足有关质量标准。
3.3高支模质量验收工序
高支模施工结束后,施工企业应当及时对高支模的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严格执行每一道施工工序的质量验收标准。比如在对钢管以及扣件进行验收时,检查钢管、扣件是否具有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质量合格检测证明,在对模板立柱进行验收时,立柱间距应保持900mm×900mm,立柱接长无搭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需要大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应当小于1/3步距。在对水平拉杆进行验收时,水平拉杆必须满足小于等于1.2m步距的要求,并且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各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建筑层高在8m~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之间需要加设一道水平拉杆,与此同时,水平拉杆端部与四周建筑物必须顶牢,这样才能确保水平拉杆的安全稳定性。
3.4拆除高支模
在建筑公司完成整个高支模工程作业时,需要及时地拆除高支模支架,高支模的拆除作业与安装比较类似,拆除作业比较繁琐。工作人员在将高支模的支架拆除下来的时候,要妥善保存,避免损坏,提高高支模支架的重复使用价值。建筑公司开展的房建土建工程项目顺利完成验收之后,施工工作人员才可以开展高支模的拆除作业。在施工人员开展高支模的拆除作业时,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地检查和分析,检查房建土建工程混凝土强度,按照设计图纸所规定的拆除时间为基准。在整体房建土建工程混凝土浇筑作业完成之后,并且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技术的标准,才可以开展高支模的拆除作业。(1)在开拆除作业时,施工人员需要将支架周围的杂物清除,以及仔细地清点是高支模安装的器具,并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警告牌,避免施工作业对附近的车流、人流产生影响。(2)在施工人员完成高支模支架拆除工程作业之后,需要科学地处理拆除下来的废料,以及合理的保存安装脚手架。应对所拆除下来的器具进行质量检测,对损坏的器材要及时地更换。统计拆除下来的脚手架数量,加强对于拆除材料的合理利用。
结语
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到土建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工程的建筑质量和建筑效率。但是在我国的实际运用过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可以从设计方案、施工人员水平和工程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注意和防范,以促进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更好地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韩智辉,牛淑红.高支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实例应用[J].建筑与预算,2018,(5):43-45.
[2]刘月鹏.浅析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9,(34):59.
[3]柴玉明.谈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商品与质量,2019;(50):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