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企业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6期   作者:王绪友1 李丽丽2 王洪民3
[导读] 建筑行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它已经逐步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王绪友1  李丽丽2  王洪民3
        北京博大经开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行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它已经逐步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建筑行业的稳定与发展。安全管理工作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国家对安全生产越来越重视,安全生产标准越来越高,对安全管理的要求越来越来严,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任重道远。
        关键词:施工企业;安全管理
        引言
        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美好局面。但是,在建筑行业的背后,由于劳动密集度大,施工作业环境高危,大型机械设备使用频次较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发,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财产和人身损失,而且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如何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通过对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如何提升安全生产管理能力,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新时期下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安全管理的意义分析
        近年来,国家层面对安全生产越来越重视,安全生产标准越来越高,对安全管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任重道远。建筑施工企业是实现我国城市化发展,推动城市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早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建筑施工企业便被列为实现国家振兴的重点行业之一。新时代的到来,建筑行业发展规模逐渐扩大,许多建筑工程相继出现在城市化建设当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增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显著。在新时代収展背景下,为应对新时代社会经济转型发展这一态势,我国建筑业还以独特的方式,即建筑产品、建筑施工产业等形式,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但是,建筑施工过程具备的高风险和复杂性特征,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性较低,且存在高风险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建筑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瓶颈。所以,作为建筑施工的主体,为有效降低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强化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意识,保障建筑施工工程有序进行,建筑施工企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根据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需求,针对性的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仍建筑生产各个环节入手,全方位提高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对于促进我国建筑业平稳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势在必行。
        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现状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区域复杂,部分企业不仅接触全新领域的建筑施工,而且还开发了国外市场。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施工环境都对建筑施工的安全产生了深邃的影响。虽然从事故总量来看,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取得了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双下降”,但整体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基础性、源头性、瓶颈性的安全生产问题依然存在。从安全事故类型来看,建筑施工企业中46%的安全事故是因为高处坠落,触电导致的安全事故占14%,建筑或者洞口坍塌造成的安全事故占13%,因施工设备造成的安全事故占6%。从时间角度来看,9点~11点、15点~17点是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高发时间段,究其原因是建筑施工人员容易出现精力不集中、状态困乏等情况从天气情况来看,不同季节表现的气候条件差异化较大,对施工安全生产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性。雨雪、雷电、大风等天气都是引起安全事故高发的主要天气因素,据有关调研数据表明,雨雪天气条件下,建筑施工发生塌方、高空坠落的安全事故的几率高于正常气象条件下的三成。此外,高温高热天气环境下,也会干扰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的正常作业,致使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增高。


        3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3.1安全行政管理体系建设
        安全行政管理体系是指以各单位行政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工区(厂、队、车间)主任(厂长、队长)、班组长等为主要责任人的安全行政管理与责任体系,督促各级行政一把手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立足于保证投入、治理隐患、防范事故,围绕安全生产责任制这个核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网络体系,覆盖管理与作业的各个层面,严格领导干部现场带班制度,严查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行为,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切实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3.2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安全技术支撑体系是以各级主管技术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技术管理部门主任、工区(厂、队、车间)技术负责人、班组技术员等为主要责任人的技术服务与支撑体系,负责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评审、交底及检查落实。要强化项目施工规划设计、技术方法、工作流程设计、资源配置,强化技术指导、技术研发对安全生产的支撑作用。同时加强科技创安理念,加大科技投入,将互联网+的理念和技术引入施工一线,推广先进技术、装备,采用科学、成熟的工法,提高施工项目技术装备能力,依托门禁系统、环境监控系统、现场在线监控系统等,实现劳务、安全、环境、材料等各业务环节的智能化、可视化管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3.3安全实施体系建设
        安全生产实施体系是以各级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工程管理部门主任、项目部生产副经理(含直管)、生产管理部门主任、工区(厂、队、车间)生产负责人、班组长等为主要责任人的安全工作实施与保障体系,负责各项方案与措施的实施、隐患治理、施工现场管理。要强化主管生产的领导按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技术规程规范、施工方案组织生产的实施责任。建立工程项目风险辨识和分级分类管控体系,规范重大风险项目的分级管理和动态跟踪监控工作,完善重大安全风险防控机制。通过风险管理解决“想不到”的问题,通过隐患整改解决“管不住”的问题,通过分级分类管控解决“管不好”的问题,切实提高项目安全生产能力,防范生产安全事故。
        3.4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是以各级主管安全的副总经理或各级安全总监、安全管理部门主任、工区(厂、队、车间)安全负责人、班组安全员等主要责任人的安全监督与检查体系。要确保安全监管体系的正常运行,研究安全生产工作方法,提高安全生产管理能力,组织建章立制及培训、检查考评、指导、调查;要强化主管安全的领导(安全总监)研究安全生产工作方法、制订工作计划、组织安全监督检查的责任。同时,要制定并推进过程控制管理和检查纠偏监督“管”“监”分离责任机制,以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化、现场安全设置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三大模块建设为抓手,从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起隔离防护作用三个方面,通过系统化、规范化整合完善,不断提升企业安全自控能力、保障能力和安全监管水平。
        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每一个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关注点,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仅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保障了施工企业的利益,同时对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相关企业必须重视加强内部安全生产管理,积极引入科学的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施工规范,抓紧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得聪.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J].居舍,2020(15):143.
        [2]陈颉.加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思考[J].居舍,2020(15):123.
        [3]吴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策略分析[J].智能城市,2020,6(8):116-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