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彬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广东 韶关512000
摘要: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电力调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监控,以此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供电系统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不足的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在此基础上,加强电力调控工作,为人们提供安全稳定的电量,是每一个电力企业的工作重点。监控系统主要任务在于观察电力调度系统工作状态,降低风险发生概率,但目前监控系统的智能化和理想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基于此,本文针对调度控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明确监控系统在其中的作用和价值,并且进一步提出完善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调度;监控;运行;可靠性
1电力调度监控运行存在的问题
第一,监控运行系统有待完善。电力调度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较强,其本身涉及范围广泛,监控系统作为该项技术的支撑,从目前国家对用电量的需求以及对电力系统提出的要求来看,调度监控系统功能有限,急需要得到进一步创新。第二,在实际调查中发现,随着调度监控系统多样化的推进,调度部门中很多工作人员对于新系统的熟悉程度不够,导致在电力调度工作中能力大打折扣。第三,监控运行设备缺少维修。电网是支撑电力运输的关键,电力企业必须要定期对电网进行检查和维护,这样就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严格按照检修加护对电网进行检修维护,检修管理效率低下,工作质量较低,对电力调度监控运行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阻碍。第四,监控运行制度不够完善。电力调度运行监控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落实工作,但在很多情况下,管理工作方面并没有做到位。比如,保护装置的定值数据没有被严格的执行,监督的时候也没有落到实处。如果电力调度监控系统运行不科学,那么相应的运行效率也会随之降低,整个电力系统将无法稳定的运行。
2现存问题
2.1设备陈旧
调度和监控一体化模式的推广国内电力企业中起步相对较晚,影响相关人员对一体化模式的认识仅仅局限于节约资金的层面上,电力企业针对一体化模式所实施的措施也仅仅停留在将企业内部调度部门和监控部门进行合并削减人员数量等内容上,并未投入更多资源进行支持,从而导致一些电力公司的电网调度和监控设备已然使用陈旧的设备配置,无法满足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运行需求,继而导致电力企业在推行调度和监控一体化时显得力不从心。
2.2管理不专业
管理人员作为一体化模式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其专业水平对于电网调度和监控工作的最终成效而言有着极大的影响。当电力企业实施一体化模式之后,对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要求也随之提升,需要管理人员既具备电网调度工作的经验,同时又要熟练掌握监控作业的要点,这对管理人员来说是一项严峻的考验。部分电力企业在推广一体化模式的过程中将重点放在构建模式结构上,忽略对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则很容易导致最终管理效果达不到预期,削弱一体化运行模式的应用效果。
2.3管理体系不完善
沿用传统的管理体系显然不能满足调度和监控一体化模式的有效运行,电网调度是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其发挥着维护整个电网稳定运行的指挥作用,但在一些电力企业中,电网调度工作的指挥权利常常会被专业的管理人员所架空,继而导致在操作上未能及时地介于管理人员以专业的指导,因此导致电网调度工作的纰漏增加,专业性降低,从而使得一体化模式的运行管理效率偏低,引发质疑。
3提升电力调度监控运行可靠性
3.1完善优化监控运行系统
通过前文对不同运行状态下监控系统工作内容的分析可知,电力调度监控系统要根据实际情况展开合适的监督控制工作。正常工作状态下,要在工作的同时,降低电网负荷,避免出现资源浪费; 经济工作状态下,需要加强报警措施,以提高系统的稳定可靠性; 故障运行状态下,则要帮助工作人员全面了解事故发生原因,进而及时有效的解决其中发生的问题。比如,在正常状态下,遵循超前原则优化电网监控系统,重点检测无功率,避免电力资源出现不必要的浪费。而在经济状态改下,设置不同等级的报警体系,按照事件紧急情况设置不同的报警体系,提高电力调度监控运行的针对性和细致性,让监控人员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事故发生后,监控运行系统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辅助作用,记录故障信息,开启报警系统实现调度监控一体化,从而缩短故障处理时间,提高处理效率,尽可能降低电力企业遭受的损失。以某 300MW 发电机组调度监控系统的优化为例,为了进一步提高监控质量和事故处理速度,将监控系统分成了不同的子系统,通过识别信息数据来发送不同的告警信号。比如,该系统中出现了给水泵跳闸故障,系统在识别了相应的数据参数后,立即给有关工作人员设备发送了黄色告警信号,同时监视记录相应的参数,如电流值、给水流量等,如果处理成功,对应的按键就会变成绿色,不成功则不变色,通过操作项和操作键的整合,让监视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操作起来更加容易,真正起到了协调指挥的作用[4]。
3.2制定完善规章管理制度
在电力系统监督运行工作中,制定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保证电力系统有效运行,尤其是一些具体的管理工作,都必须要满足国家的有关要求。制定形成完善的项目工作制度,可以让岗位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并且对工作内容形成一定的约束,最大程度避免不严谨现象发展,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在制度中还要设计工作岗位职责,让每一项工作都能够得到真正的落实,避免消极怠工现象的发生,有效增强工作下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使命感和归属感[2]。最为主要的是,当工作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的就追踪有关责任人。总而言之,想要充分提高电力调度监控的可靠性,就要完善管理制度、操作制度、监督制度以及奖惩制度。以操作制度为例,很多电力企业都致力于设备改造,但在引进新设备的同时并没有落实相应的操作制度,导致一些技术人员并不熟悉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了排斥反应,不主动学习新设备、不了解设备的具体性能,导致整体作业能力降低。通过完善操作制度,明确作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隐患,明确操作原则,避免切实提高操作的规范性。
3.3加强配网调度管理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伴随科技的进程,配网调度管理工作也逐渐向着智能、自动化的方向前行,因此对管理人员自身的计算机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所以,管理工作者有必要积极开展相关学习,对配网调度管理工作的持续变化进行适应,确保配网工作能够高效、稳定的开展。由于配网管理模式对其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影响,应必须对科技决定生产力的原则给予充分尊重,有效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与工作能力。一方面应不断加强工作人员对计算机与有关工作系统的了解,强化工作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其能够在实际运行配电网管理系统中良好解决有关问题;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应该加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开展相关的安全教育工作,由于员工在开展配网调度管理工作时,长期处在较为繁杂的电力环境中,引起其安全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调度监控运行工作本身较为复杂,需要根据电网系统工作进行合理的设定,以此才能够保证可靠性。尤其是在国家用电需求量不断提高的今天,要从问题的根源展开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电网升级改造、系统功能完善、人员监督管理等内容,从而满足监控运行技术性和细致性的要求,使得系统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汪文丽,秦浩.电力调度监控运行的可靠性及改进措施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12):60-61.
[2]赵杰.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监控管理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5):143-144.
[3]虞祥诚.电力调度监控运行的可靠性及改进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0):58-59.
[4]王铜山,李增启,周志波.电力调度监控运行的可靠性及改进措施探讨[J].科技风,2019(18):186.
[5]刘翌.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5):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