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电力工程土建地基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0期   作者:刘鑫
[导读] 电力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影响着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刘鑫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威海供电公司  264200
        摘要:电力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影响着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在电力土建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案,避免在电力土建施工出现地基压力所不能承受而发生地基变形及电力管道设施沉降的状况。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电力工程土建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电力工程 ;土建施工 ;地基处理 ;技术分析
        电力土建想要发挥自身的优势,需要提高对电力土建地基施工的重视度,只有将基础打好,才可以使得电力土建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电网建设中的电力土建工程与其他建筑工程的施工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由于电力土建工程的功能性比较强,并且施工条件也比较恶劣,因此在进行电力土建工程时,应对地基施工进行严格监管,从而提升整个电力土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为电网建设提供更好的建筑基础。
1. 电力土建地基施工技术发展现状
        电力土建建筑物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高大、深重。在这样的条件和特征下,电力土建项目对于地基的要求很高,必须具备足够高的变形应对能力和地基承载力。如果地基不够稳定发生不均匀沉降就会导致管道和设备出现很多的问题。从当前国内电力工程的实际状况来看,发电厂建设用地已经来到了许多沿海地区。而沿海地区最常见的土地类型就是软土地基。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区域也在兴修各种发电厂,比如膨胀土地区、液化土地区、内地山区、湿陷性黄土地区等等。为了满足不同地区的电力土建项目作业要求,就需要提前准备足够多的地基处理技术,保障地基处理质量。
        在这一过程中,国内地基处理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成就。比如山区地基可以用人工挖空大直径扩底灌注桩法。而在液化地基的处理中则会用到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 桩)和大功率振冲碎石桩等技术。沿海地基的处理会用到强夯法和振冲法结合。膨胀土地基以及软土地基的处理会用到支盘灌注桩。国内对于这几项技术的研究、开发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标准。
2. 电力土建地基处理的特征
        多发性、复杂性、潜在性以及严重性是当前我国电力土建地基处处理的几个特点。我国地域广阔,地质条件方面会有极大的差异,比如软土土质、冻土土质以及盐碱土质等等。此外,地域不同其相应的气候条件也会不同,各类地质灾害如泥石流、滑坡、塌方及地震等均会给电力土建施工的地基处理带来诸多阻碍。电力土建施工的过程每个环节都息息相关,相互联系且相互影响。若地基处理的不恰当则会出现工程质量以及安全隐患问题。另外,由于电力土建地基处理存在潜在性这一特点,其问题的显现需日久积累,部分地基处理存在的问题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才被发现。地基是电力设备系统施工的前期工程,也是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若是地基处理完毕后才发觉存在质量隐患,且和预期效果存在比较大的出入,必然要重新进行处理,无形中造成资金的浪费。总而言之,电力土建地基处理工作关乎到人民的生命安全,若是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其后果会极其严重。
3. 电力土建地基施工常见技术
        现如今,我国国内有电力土建技术都具有独特的形势,对基础设施而言,都是采用打入桩体的承受台作为基础和独自设置的台阶基础进行建设。以下对电力土建地基施工技术进行深入探析。
3.1 地基基础和地下工程
        对电力土建工程而言,地基基础一般都是将建筑位置的土质情况作为施工设计的导向。对于软土地基来讲,一般包括打入桩体、挖土方、降低地下水等流程。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土壤对地基牢固性的影响,加强地基施工技术,从而保障地基的质量。
3.2 粉煤灰的综合利用
        电力土建工程采用最多的就是混凝土,而混凝土大多都是由粉煤灰和适量的减水剂配置而成。不管是基础地基还是厂房建设大多都是由此类混凝土作为施工基础,这就会出现混凝土难以流动亦或者是输送比较困难等问题。除此之外,粉煤灰用作回填土的回填效果也比较良好。


4. 电力土建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4.1振冲碎石施工技术在地基的应用
        振冲碎石施工技术通过高压水和振动间的作用,采用机械的方式进行钻孔或者是水力的冲击下成孔,并且振捣比较密实。在施工过程中质量可以进行把控,施工速度较快,是一种具有高速度、经济实惠的加固方式,常被应用于在电力土建地基加固中。振冲碎石施工技术主要应用在粉土、沙土、粉质黏土等相对较软的地基处理中。
4.2强夯置换法
        这种技术被称作动力固结法、动力压实法。施工中反复提升夯锤,并让夯锤自由落体,形成振动能量、冲击力。夯实地基土,提升地基承载能力。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土质压缩性,改善与提升地基性能和水平。
        作为加固地基的一种常见技术,该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先将重锤使用起吊设备抬升到10-25米左右的高空,之后让其自由下坠,凭借着夯击、冲击波夯实处理土层。其作用包括第一点能够有效提高地基密实度。第二点能够有效提升地基土强度。第三点能够减少地基的湿陷性问题。第四点能够提高沙土抗液化水平。第五点能够加固地基。第六点降低土地压缩性。在夯实下土层均匀度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规避了差异沉降现象的发生。该技术能够控制沉降量完成软土结构的改良,保障了地基承载力,确保了工程顺利进行。
4.3强夯地基处理技术
4.3.1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概况
        强夯法又被称之为动力压实法或是动力固结法,主要是通过反复将夯锤提至高处使其自由落下,为地基提供冲击和振动能量,然后再将地基士夯实,以此提升地基的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有效改善地基的性能。
4.3.2  具体案例
        某换流站长为656.0m,宽为428.0m,站址所处于的位置其地貌为丘陵地带,土质属中软土。场地平整后,场地平整标高超出自然标高,该区域类属填方区,其它区域为处挖方区。填方区最大填土厚度可达到24.0m,平均厚度大概为12.0m。本工程地基处理所采取的方案是分层碾压 + 桩基础法。此外,因为该部分地区主要用作远期扩建预留场地,故采用强夯地基处理的方案,这样既可以对站区挖方石方的回填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还有利于预留场地经得起长时间的固结,稳定沉降趋问题,基础处理较为简易。
5. 加强电力土建地基施工技术的措施
5.1加强施工管理
        地基处理的优劣是建筑结构质量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必须加强施工过程各环节的管理,以保障电力工程的稳定,安全运行。施工质量控制,要依据质量目标进行详细分解,依靠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对质量保证计划进行落实,从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到单位工程进行过程控制,重点是隐蔽工程和重点工序的验收,保证测量定位准确,压实质量合格,桩基检测合格,确保地基基础施工质量。强化安全管理,要把好以下安全生产 “六关”: 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以及改进关。通过施工前的策划,施工过程的严格管控,实现地基基础施工的安全高效和高质量。
5.2加强地基处理质量管理
        在国内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意识到,之所以技术得到了发展是因为有着有效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技术发展来说,质量是关键性要素。要想保障质量检测工作质量,完成技术更新就需要做好技术完善工作。要实时检查地基处理各项数值,将各种不稳定因素和隐患排除。只有这样地基处理技术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获得扎实的发展条件。
6.结语
        总而言之,在电力土建施工过程中,应采用稳定安全的电力土建施工技术,从而保障设备的安全和建筑的稳定性,与此同时还应正确掌握地基处理技术,将现有的电力土建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发展和创新,研究全新的地基施工技术,将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合理的经济和新型材料进行结合,从而使得电力土建施工技术更上一层楼,促进电力土建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胡博.关于电力工程安装与土建施工配合[J].低碳世界,2019,9(10):94-95.
[2]杨栋华.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技术问题的分析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1):168+170.
[3]赖国立.变电站综合楼土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控制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3):155-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