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运行事故原因及具体的防范手段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0期   作者:宋笠功
[导读] 社会经济在向前,群众的生活水平全面在提升,对电力质量也更为严格
        宋笠功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怀仁市供电公司, 山西省怀仁市, 038300
        
        摘要:社会经济在向前,群众的生活水平全面在提升,对电力质量也更为严格。但是,在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的前提下,电力事故的频率大幅提升,对电网运行十分不利。事故是一瞬间就可以出现的,但其原因可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因此,电力部门分析运行事故出现的根本原因,必须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案和防范手段,推动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字:电力运行;事故原因;防范手段
        1电力安全事故的原因
        1.1管理制度不完善
        通过调查研究得知,变电运行事故的产生往往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很多企业希望通过完善工程技术来防止变电运行事故的发生,很显然这种想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变电运行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不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管理者工作态度随意,企业领导没有及时地更新管理理念。传统的管理方法使领导的工作仅落实在口头上,在实际的行动中并没有将安全管理落实。在变电运行的管理工作中,没有可以有效预防事故发生的管理机制,出现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合理的工作规划与管理。二是企业对管理工作没有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无法可依。在很多电力企业的管理工作当中都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在具体的工作中没有落实规章制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缺乏考核机制,没有强有力的监督过程从而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存在很多漏洞。
        1.2安全管理意识
        电力企业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安全管理人员尚不具备较强的安全管理意识,不够了解电力安全,那么就会大大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造成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经常存在一些具有危险性的操作,相关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容易出现违规行为。一旦出现违规行为,那么就会直接威胁到操作人员的自身安全。如果在发现故障时未能及时上报,或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那么也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到电力企业的良好运行,无法保持长久的电力供应,进一步增加安全管理的难度。
        1.3老化的运行设备没有及时更新
        电量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电力设备处于长期的工作状态,承担了较大的工作量,这就使设备的零件和机能容易出现老化的现象。除此之外,导致设备老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举例而言,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机器的温度不断上升会使变压器的使用周期变短,绝缘体老化速度加快。因此,电力设备要想安全稳定的运行,就必须对设备开展定期的检查工作。但是电网的扩建使电力设备不断增多,这就加大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并且工作人员的不足导致用电的高峰期电力设备的检查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2电力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
        2.1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要想保证安全管理的顺利开展,那么就需要电力企业能够重视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制定好所有的规定和标准,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电力企业需要构建检测机构,将安全监督工作、检测工作落实到各个生产环节中,及时发现电力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安全隐患,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法处理问题。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可以大大增强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端正其工作态度,落实责任终身制,认真划分职责,制定奖惩措施,切实增强安全管理的效率,去除安全生产中的各种隐患。此外,电力企业需要重视电力安全预警体系、安全监管体系的构建,在出现问题后能够及时发出警报,为维修人员争取更多的时间去抢修。


        2.2 严格控制电力设备的质量
        为了避免电力设备的质量和设计问题导致变电运行发生事故,电力企业在选择设备时应严格控制电力设备的质量。对于不符合规定或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的厂家应坚决排斥,鼓励厂家按照质量标准严格生产。在选好厂家之后,应严格监督生产厂家的生产过程,严格控制生产设备的质量,做好设备的出厂试验工作。坚决杜绝有质量问题和设计问题的电力设备应用到电网的运行当中,使变电运行工作存在安全的隐患。另外,企业也要重视提高采购、设计、安装等与设备质量有关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时刻提醒他们应履行自身工作的职责,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提高工作人员对工作的重视及严谨的态度,防止因工作人员管理工作不到位而发生安全事故。
        2.3增强事故防范意识的措施
        通过对电力事故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概括,我们从中得知:不管是人员的不规范行为,又或者是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均可借助工程技术以及管理手段进行控制。首先,运用工程技术来对电力设备实施有效更新,使其满足电力行业的安全要求,做到本质安全。其次,借助科学管理模式,增强运行人员自身对事故的防范意识,树立起强烈的责任心。要在第一时间里,找到和解决各类隐患,防止出现电力事故。如制定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同时注意勤于演练,提升各部门和单位人员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增强对突发事故的防御和应变能力。
        2.4针对电力运行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制定的防范
        电力企业若想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就应加大自身对电力运行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重视力度,进而促使电力系统更加健康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点。①避免在电力运行过程中出现任何工作人员行为不规范及相关物体摆放不安全等现象,前者可以通过相关的标准规范来进行指导,而后者则可以通过运行技术的进步和管理力度的到位来改善。②加强对电力运行工作人员生理和心理的全方位培训,避免其受到各种外界因素带来的影响,进而完善电力运行的管理系统。③对一些存在的弊端及时有效解决,如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自身能力不足、培训力度不到位及设备质量不佳等,大大降低电力运行安全事故出现的频率,促进电力行业全面发展。除此之外,电力运行的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时应以自身的发展特征和实际运行情况为基础,进而构建合理完善的电力运行管理制度,将其积极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对电力运行过程展开严格的监督管理,一旦发现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必须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其解决。
        2.5采用检修新技术
        对电力设备状态进行检修时,需维修的设备应及时地维修,且应当确保完全修好。使用状态检修技术时,需要自觉地和传统系统进行协调,提升电力系统的总体水平。时代在向前,科技在创新,电力检修技术也必须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有了新型的电力检修技术,电力企业才能顺应这个时代的变化。从当前来看,电力企业比较典型的状态检修技术大致为状态检测、状态预测以及状态评估技术。一是结合参数来对其状态做出安全检修,对各类设备选择不一样的评估方法,如时间序列法或是人工神经网络法。二是按照已得到的检修结果,判断设备的真实状态,为状态检修提供合理的状态报告。
        结束语:在人们物质生活日益提高的同时,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高,电力安全运行问题也就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内容。然而,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电力运行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较大,这不仅使电能资源遭到了大量的浪费,还给人们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电力运行相关部门应对导致电力运行出现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分析,进而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出现,促进电力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文仙.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与防范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0):293-294.
        [2]蔡明月.变电运行事故的原因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8):113-114.
        [3]侯钦凤.试论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防范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9(23):161-162.
        [4]王滨.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通讯世界,2019,26(01):151-152.
        [5]宋大高.电力设备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策略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7(20):192-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