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引调水工程运行管理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8月下   作者:耿波 阎东
[导读] 引调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不均衡的主要手段,其运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在进行引调水工程管理中,必须要做好精细化管理,加强信息化假设,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践行生态管理理念,多方位提升引调水工程运行管理水平。

河南郑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耿波 阎东  450003

摘要:引调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不均衡的主要手段,其运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在进行引调水工程管理中,必须要做好精细化管理,加强信息化假设,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践行生态管理理念,多方位提升引调水工程运行管理水平。
关键词:引调水工程;运行管理;对策
        引言
        根据联合国报告显示,我国是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因此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同时喜马拉雅山被称之为“亚洲水塔”,因此洪灾一直威胁着长江流域。
        我国的各省市的缺水程度也有不同,水资源分布不均匀,调水工程已经成为国内均衡水资源的主要手段之一。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规模不断增加,对于水资源的使用量不断增加,河流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做好引调水工程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工程。
        一、引调水工程的概述
        引调水工程主要有狭义和广义的概念,侠义的引调水工程就是将水资源从丰富的地区,通过引流、调剂到贫水区域,所修建的水渠、涵洞、水库等一系列水利工程。
        广义的引调水工程,对国内水资源进行充分分配的所进行的工作,都可以归纳到引调水工程,不单纯的指工程建设项目,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
        引调水工程投资额度大,建设周期长,如“引汉济渭”引调水工程,从2014年获批建设,总投资将达到168亿,引水总量将达到15亿立方米,工程主要包括秦岭隧道,三河口水利枢纽工程,黄峡峡水源泵站,黄峡峡水库工程,秦岭隧道是汉水引渭的关键环节。
        十三五规划中,将可用的水资源作为国家工业发展的刚性约束,必须要释放这一约束,才能够满足城市不断发展的需求。因此各地广泛上马引调水工程,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超支严重,水资源引发的矛盾日益突出。引调水工程不单单是水资源的重新分配,对于区域经济、区域生态都会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因此如何来控制风险,增强管理能力,成为了研究热点。
        二、引调水工程运行管理困境分析
        引调水工程的运行管理直接决定了项目作用发挥程度,是否能够达成预定的水资源调度目标。因此引调水工程运行管理是引调水工程后期工作的重点,也是关键点。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以下问题。
        2.1水资源浪费问题
        水资源浪费和水资源正常消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引调水工程中水资源损耗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引调水工程都是从富水区向贫水区饮水,因此河道下游后端必定是更加干枯的,因此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渗水,同时还会伴随着蒸发问题。
        在引调水工程管理中,管理精准度低,信息化程度低,导致在引水灌溉,工农生产方面存在浪费问题。
        2.2供水计划性差
        引调水工程多位计划性供水调度方式,饮水量主要依据是用水户的用水数据。实际的统计时,各个终端用水户都会上限报备,导致整个调度量增加,从计划用水演变成了无度用水,因此造成调度精准性差,易出现汛前水库预留备用水量过多,汛前集中弃水等问题。
        2.3水价设定不合理
        为了加快工程的市场化进程,诸多管理单位采用自收自支的方式运行。但是在实际的水价设定方面,合理性低、科学性差。例如引滦调水工程管理单位,水价多次调整,均为达到成本水价,导致水利管理单位亏损严重,效率极低。这种情况会进一步引发恶劣的后果,因为亏损运行,不能够满足单位正常管理运行经费,造成工程调度困难。同时单位无法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继而降低了管理效率,进一步增加了成本,形成了恶劣循环。
出现水价定位不合理,主要是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成本评估指标不完善,相应的参数设定没有进行有效论证。同时引调水工程规模大、周期长,涉及的地域多,责任单位复杂,增加了管理难度,也为水价定位合理性造成影响。



        2.4枯水期调度难度增加
        在雨季可以保证供水,但在旱季,当严重干旱且生活用水不足时,引水工程必须调整调度方案,采用调度方案。减少农业用水,限制工业用水和确保城市供水的政策。水库蓄水不足,未达到正常水位,无法满足用水需求。但是,按照调水计划,农业用水指标,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分配仍然不足。
        2.5引调水工程运行管理的生态问题
        引调水工程是夺天地之造化,因此对于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如果在运行调度管理中,没有注重生态问题,没有注重流域的动植物问题,就会对当地的动植物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但是现阶段引调水工程管理仍多为单纯的水资源分配管理,并没有引入更深层次的生态管理理念。
        三、引调水工程管理建议对策
        引调水工程是为了更好地分布水资源,也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重要策略之一。但是因为工程特点,管理精准性以及水价设定不合理等多个因素,增加了引调水工程运行管理难度,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运行质量。针对这些问题,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
        3.1科学制定水价
        水价不仅仅是工程成本的回收,更是能够较好地抑制浪费和污染。针对国内水价定的低于成本价问题,必须要合理的制定水价。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获取周期内的成本和收益存在的关系,继而优化定价机制。同时可以聚集资金作为水利开 发基金,使水资源开发利用形成良性循环,推动水利产业健康发展。
        3.2推进信息化管理和平台建设
        两化融合一直是国家深化改革项目之一,通过加强引调水工程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工程项目的远程控制和统一调度,高度集成的信息化系统,能够实时监控项目运行的任何一个环节。同时也可以探测水文、天气、地质等多个因素,协调各方力量,优化调度资源,发挥调水工程的最大效益。
        3.3加强计划准确性
        随着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的成熟,复杂的、多样的数据量已经可以更好的处理,通过对繁杂数据进行赛选、分析,继而做出相应决策。在引调水工程中,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对用户所需数量、使用峰值等情况进行收集,继而可以为供水、调水提供一个精准数据,避免水资源浪费,或者过度引调水问题,降低了运维成本,提高了运行效率。
        3.4供水需水的统一性问题
        作为调水供水工程,调水调水工程主要着眼于采取工程措施来满足用水需求。作为一种资源,自然界中的水有限且脆弱,对水的需求也在增长。调水工程的需水管理应着眼于水资源的稀缺性,利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手段优化水资源配置,确定需水量。在水资源管理中,供水管理和需水管理是统一的,必不可少的。为了保持供需之间的平衡,有必要调整水供需之间的矛盾。整个地区要密切注意改善取水许可证制度,发展节水灌溉和节水农业,限制高耗水行业,推广节水和污染控制技术,合理满足所有人的长期需求。社会各部门争取水资源,并实现供需之间的良性互动。
        3.5培养生态管理理念
        引调水工程运行管理是关乎当代、下一代的工程项目,因此不可以行竭泽而渔的方式在进行引调水工程管理中,必须要时刻注意生态文明保护。水资源是整个大自然的,为了实现水资源分配均衡,进行大规模的引调水工程,本身就会影响生态平衡,如果在管理中不注重生态管理,则必然会引发更大的生态问题。通过培养生态管理理念,践行生态管理方式,能够减缓或者逆反生态问题,保证引调水工程的健康长久发展。
        结束语
        引调水工程能够很好的均衡区域水资源,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因此引调水工程较多。在管理中必须要做好统筹管理,多方面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践行生态管理理念,做好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引调水工程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献忠, 张社荣, 王超,等. 基于BIM+GIS的长距离引调水工程运行管理集成平台设计与实现[J]. 水电能源科学, 2020(9).
[2]马发兴. 关于引调水工程运行管理的思考研究[J]. 名城绘, 2019, 000(011):P.1-1.
[3]李发郁. 浅谈引大灌区调蓄水塘工程运行管理[J]. 甘肃农业, 2013, 15(15):75-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