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施工项目管理的环境污染防护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0月30期   作者:孟红光
[导读]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孟红光
        山西利源海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过去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可避免的对环境造成了影响。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十九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施工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国民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快速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施工项目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关键词:施工项目;环境污染;工程管理
一、前言
        项目施工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国民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项目施工可以说是对环境的改变,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如果不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必然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产生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十九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组成部分,而施工项目管理坚持保护环境的原则可以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行之路。
二、施工项目管理中环境污染防护理论基础
(一)施工项目中环境管理的内涵
        施工项目一般是指建筑施工项目,施工项目管理中环境污染防护是施工建设项目中有关环境防控的相关内容,其最主要的内容是有关施工建筑项目方面的环境污染防控管理,其主要内涵为依据施工项目所在地和国家有关环境管理方面的法律条文条例、国家和相关行业标准。
(二)施工项目中环境管理的对象
        施工项目中环境管理主要是对施工主体的施工行为进行管理,从而解决或避免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还是在于施工行为,而施工行为又是施工主体意志的体现,所以对施工主体的分类管理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施工项目所涉及的主体主要可以分为个人、企业和政府三类。个人和企业主要是施工主体,而政府主要是施工的监管主体。
(三)施工项目中环境管理的方法
        通过法律法规或政策性条文条例进行强有力的管理,约束施工主体的施工行为,确保施工行为的环保化,因此法律法规手段是施工项目中环境管理的有效保障和支撑。
        通过经济处罚的方式治理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施工行为,当施工主体在具体的施工行为中违法了有关规定,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政府或相关部门可以根据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程度,依据法律法规对施工主体作出相应的经济处罚,弥补造成的环境损失;通常来说法律法规手段和经济处罚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等高科技手段降低施工行为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
三、施工项目管理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一)土壤和水污染
        施工项目对土壤和水的污染主要在于施工过程产生的垃圾和污水。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主要有施工产生的垃圾如废弃的建筑材料、废弃的化工原料、废弃的重金属原料像废电池废旧灯管等,如果这些废弃的垃圾得不到有效的处理,随意的堆放,进入到土壤后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进而威胁到地下水的安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主要有生产和生活废水,其中生产废水如果不经处理就加以随意排放到河流里,会导致水体中的悬浮物、COD类等污染物浓度增加,破坏河流水质,造成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二)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是指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超过了人生产或生活所能容许的特定的值,噪声污染是施工过程中最普遍的污染,存在与特点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具有数量多分布相对较为广泛的特点,在防治起来较为困难。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时各种器械发出的噪声,通常产生噪声的主要设备有压路机、打夯机、卡车、吊车、电焊机、挖土机、混凝土搅拌车、起重机、推土机、铲车等等,其中打桩机在施工过程中噪声瞬间可达90dB(A),混凝土搅拌时噪声可达80dB(A),严重的噪声污染会对周围居民生活和人身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夜间施工产生的噪声污染,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的正常休息,也是造成周围居民和施工项目之间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三)光污染
        过量的光辐射是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造成的光污染的主要原,周围居民生活环境在过量的光辐射下也会造成不良影响。施工现场的夜间施工是光辐射的主要来源,施工项目晚上施工的现象已经普遍存在,由于晚上施工现场光线不足,通常需要采用夜间照明的方式,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在施工现场夜间灯光的照射情况下会不同程度的收到影响,从而居民的正常休息通常都不到保障。同时施工过程中电弧焊和闪光对接焊过程中产生的强光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施工项目管理中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一)土壤和水污染防治措施
        (1)在施工项目的前期阶段,严格做好施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对施工项目可能造成的土壤和水污染作出合理的预测,并根据施工场地制定和有效的防治措施,同时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经过环境保护部门的审查和批准;
        (2)在施工过程中确实需要对废水进行排放的必须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后,才可进行排放,在运河、水库等水利工程内确需设置排污口的应经过相关水利部门的许可和批准。在施工过程中,水污染防治设施和项目主体工程必须同时设计,同步施工,同日投产使用,水污染防治设施必须通过相关部门的合格检验;
        (3)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废水应妥善处理,在未经有效净化和处理前,不得向城市污水管网和河道中进行排放,对于施工现场油料的存放处,必须对存放地表面进行防渗处理,同时在作业的同时防止油料的外漏。
(二)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从源头控制减少噪声污染,合理选择施工器械的配置,并对施工器械进行有效的养护,可采取吸声、消声等降噪技术减少噪声的产生,同时在噪声产生的源头采取噪声防治的措施,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改进施工工艺流程来减少噪声的产生;
        (2)施工时间严格科学合理的安排,夜间施工严格尽量避免,如需夜间施工必须通过规定的程序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才可进行夜间施工,同时周围居民应该得到相关告知事项,同时待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
(三)光污染防治措施
        对于光污染的防治,在施工项目的管理中可采取控制光照的措施,在施工设计时施工场地的照明设计应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调节的最大范围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为了不影响夜景周围居民的正常作息,应尽量避免在夜间照明施工,如不可避免在夜间施工,应做好防止照明扩散的措施,可在照明灯加盖灯罩,控制灯光扩散,同时照明范围应尽量聚集在施工场地的范围。在进行电焊作业的时候,采取有效的遮挡措施,防止电焊弧光扩散。
五、总结
        自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总体布局中,保护环境可以说已经作为了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此背景下施工项目管理中环境污染防治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比较,基于施工项目管理中环境污染防护的理论,分析了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解决施工项目中环境污染防治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徐正龙.城市环境工程污水处理存在问题论述[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12):89-90.
        [2]程辉.城市污水处理对环境保护工程的重要性[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12):95-96.
        [3]徐荣梅.污水处理在环境保护工程中的重要性[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12):107-108.
        [4]王廷魁.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0,38(11):202-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