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0年21期   作者:洪宇
[导读] 建筑施工企业若想于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洪宇
         中航天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71
         摘要:建筑施工企业若想于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维持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务必要调整经营目标,优化管理策略,压缩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但是在当前形势之下,有部分企业只追求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忽视了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维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本文首先就内部控制工作的有序推进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关键词:建筑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1内部控制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要意义
1.1强化内部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受项目工期长,资金回收周期长,地域性广等方面影响,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尤其在于建设项目管理方面严格性相对较差,导致企业无法有效实现对于各部门以及建设项目实现有效联系以及管控。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落实,能够更好的实现集中化管理,强化企业内部监督管控,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1.2规避经营管理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资金、原材料、设备以及人工等。尤其在于项目建设初期,更需投入大量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巨大的风险。受当前国家经济政策调控影响,建筑施工行业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据《全球建筑2020》报告显示,当前全球建筑市场将以年均4.9%的速度进行增长,增长至2020年的12.7万亿美元。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务必要抓住此次发展机制,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因此,企业务必要提升对于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强化内部控制,整合分析企业当前信息数据,对于潜在风险进行及时的评估预警,制定完善的风险应对措施。其中税务风险防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企业务必要明确税务风险管理目标,及时履行纳税义务,通过合理的手段进行避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1.3促进企业维持稳定健康发展
         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企业维持健康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有效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实现资源共享,确保绩效考核方案的有效落实,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通过完善的奖惩制度,进一步实现员工工作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帮助企业于当前激烈的行业竞争之中实现稳定发展。
2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2.1内部控制覆盖面不全
         建筑施工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管理及项目开展过程中,涉及环节繁琐复杂,并且大部分环节都涉及工作。但在实际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全面性不足,对于自身工作流程梳理不够全面完整,只关注项目建设进度,忽视了建设过程中材料采购价格、质量等情况,导致内部控制无法实现工作内容的全覆盖。
2.2管理方式落后,风险防控意识薄弱
         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方式较为落后,缺乏先进的内部控制理念,对于内部控制认知不足,缺乏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企业内部相关岗位设置合理度不足,管理人员专业度不足,预算管理、报账核算等工作推进受到阻碍。部分工作人员对于在实际的工作推进过程中不能实现自主创新,仅以上级领导规定来完成工作,缺乏创新力与思考能力。对于当前市场经济形势敏感度不足,无法有效结合当前先进的管理思想。同时有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缺乏应有的风险防控意识,过于重视企业内部经济效益的提升,缺乏完善的审核机制,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在实际的项目推进过程中面临较大的风险,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


2.3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度不足,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于建筑施工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以及项目开展过程中,但是当前部分企业内部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度不足。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特殊的行业属性,因此企业内部内部控制体系缺乏统一的规划。建筑施工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对资金调度以及运营要求较高,倘若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信息数据准确度不足。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导致企业内部虽有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但是由于员工认知程度不足,导致制度流于表面,难以发挥实际价值。
2.4队伍机构缺乏合理性,专业人员水平偏低
         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管理人员招聘时,相关招聘要求与门槛偏低,企业内部普遍缺乏高质量、高学历的管理人员。现存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符合工作要求,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足,缺乏先进的信息化应有手段,难以满足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推进要求,无法更好的服务于建筑施工行业发展。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建筑施工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推进过程中,人员对于工程进度了解程度不足,无法清晰的认知企业当前的经营发展策略,对于企业业务开展情况了解程度不足,管理专业知识相对薄弱,导致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有效促进企业进步发展。
3优化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对策
3.1确保内部控制的全面性
         建筑施工企业首先应当根据自身经营管理需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进一步确保其全面性与细致性。对企业工作流程进行全面且细致的梳理,对业务开展及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风险点进行一一列举,进行科学的评估及预测制定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确保将建筑施工企业所涉及活动纳入内部控制监督管控范围之中,保障其全面性。同时企业应当根据经营发展要求及时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优化改进,保障制度能够适应当前企业发展要求。
3.2强化风险管控意识,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的行业特殊性质以及其特有的经营管理模式,是导致企业风险率直线上升的最为主要的因素,因此企业应当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意识,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特点,设置完善的风险评估以及防范系统。在项目开展初期,完善内部审批制度,科学合理的进行合同拟定,保障建筑施工企业资金流动性,降低企业资金风险。科学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针对具体项目采用动态管理的办法,更好的实现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风险管控,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
3.3完善和优化内控体系,加强监督管理机制
         完善的内控体系是建筑施工企业执行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石。首先,从制度层面而言,企业应当建立一套符合经营管理需求的内部控制体系,更好地实现对管理人员的约束管理。规范管理行为,通过完善的制度将约束管理渗透至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明确相关职责,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其次企业应进一步完善预算决算体系,在项目开展初期对项目进行全面的预算考核,把握内部控制的要点,减少企业内部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降低风险。最后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以及绩效考评机制,确保内部控制体系落实到位,通过完善的绩效考评机制,科学合理的设置绩效考评指标,在督促管理人员的同时更好地约束其行为,进一步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提升,及时发现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不断进行优化与完善,保障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落实。
结语
         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建立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发展影响非凡,因此企业应当提升重视程度,根据自身经营管理及业务开展情况,进一步完善内控体系,根据发展需求进行优化改进,强化全员风险防控意识,规避经营风险,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完善内部监督管控机制,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引进高素质人才,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佳.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可行性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8(27).
[2]徐韬纳.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8(23).
[3]张凤雅.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J].管理观察,2015(35).
[4]何文平.对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的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