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地下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0年20期   作者:于永 李华阳
[导读] 地下商业资源作为土地资源的延伸利用,不仅能更好的拓展空间,
        于永 李华阳
        河北省消防救援总队邢台市消防救援支队  河北 邢台 054000
        
        摘要:地下商业资源作为土地资源的延伸利用,不仅能更好的拓展空间,同时也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因而深受大众的喜爱。不过,商用地下建筑与地上建筑特点不同,在火灾防范方面更容易出现难题,必须要时刻警惕。一旦地下建筑发生火灾且没有及时灭火,不仅会造成巨额经济损失,还有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商用地下建筑的消防管理,确保其安全性。
        关键词:商用地下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研究
        1导言
        针对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现象,建筑业大力发展高层建筑及地下建筑。地下建筑通常用于商业经营,具备零售、餐饮、娱乐等功能。受建筑施工条件的影响,商用地下建筑的火灾危害性较大,不仅难以控制,还会产生浓度较高的有毒烟气,且复燃性较高,需建筑管理者从火灾预防角度入手,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商用地下建筑分析
        2.1商用地下建筑特点
        (1)人员流动性大。人员集中及流动性大为商用地下建筑的显著特征,且商用地下建筑的消费者来源复杂,表现出盲目性、方向性不足、综合素养良莠不齐等特点,在遇到火灾等突发事件时,易表现出恐慌、混乱等情绪。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城市的商用地下建筑每天接待消费者高达20万人,客流量较大,建筑内滞留人口较多。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难度较大,易引发较大人员伤亡。(2)易燃可燃物多。在商用地下建筑中,商家经营的商品以易燃物或可燃物为主,如服装、食品、电器等。另外,部分商用地下建筑的商家经营酒精、杀虫剂、摩丝等商品,这类物品内含有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存在较大的火灾危险性。相关统计资料显示,部分商用地下建筑的火灾载荷密度为100~300kg/m2,约为地面建筑的3倍。而且商用地下建筑的空气不流通,一旦发生火灾,燃烧时间最高可持续18h,危险性较高。(3)电气线路复杂。商用地下建筑的自然光照条件较差,对照明系统的需求较大。同时,部分商家为提高美观性,烘托气氛,吸引更多消费者,会在店铺四周设置多彩的荧光灯具;部分经营电器的商家会设置多个插座,用于展示电视或为消费者测试商品提供便利。可见,商用地下建筑的电气系统较为复杂,一旦出现火灾,会出现停电或爆炸等事故,提高建筑危险性。
        2.2商用地下建筑火灾危害
        基于商用地下建筑的上述特征,建筑火灾的危害较大,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引发较大的经济损失。细化来说,商用地下建筑的火灾危害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难以控制。在商用地下建筑中,人员逃生自救及火灾扑救工作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火灾难以控制。①在出现火灾后,商用地下建筑内的烟气及火灾方向,与建筑人员的疏散方向一致,在大型火灾事故中,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速度远高于建筑人员疏散速度,影响建筑人员的逃生自救;②商用地下建筑的结构复杂,烟气难以排出,阴燃区域较大,消防人员的火场侦查、火灾扑救及人员救助难度较大;③商用地下建筑的通信条件较差,消防人员的通信受影响,不利于指挥调度工作的高效开展;④和地上建筑相比,商用地下建筑在出现火灾后,热量难以消散,消防人员为了降低建筑内部温度,会增加火灾扑救的射水数量,不仅会加大水资源损失,还会影响建筑内部的人员搜救工作。(2)烟气浓。商用地下建筑的可燃物及易燃物结构复杂,发生火灾时,会产生不完全燃烧物,形成大量烟气,且烟气中含有有毒气体。尤其是环形地下商城,基于单向型结构设计,烟气难以排除,聚集在建筑内部,产生窒息性烟雾,损害建筑内人员的身体健康,影响建筑内人员的正常疏散[2]。(3)易复燃。在商用地下建筑中,阴燃火势相对隐蔽,极易出现复燃现象。

由于商用地下建筑相对密闭,在内部形成稳定的空气环境,且与外部空气的流通较慢,棉毛纤维织物或纸张等物质燃烧后,会进入由强变弱的过程,最终出现阴燃现象;再加上商用地下建筑的烟雾浓厚,难以引起扑救人员的注意,一旦阴燃区域的外部空气流通加大,棉毛纤维织物或纸张会立即复燃,扩大火灾的覆盖范围,加大扑救难度,甚至对扑救人员造成伤害。
        3加强商用地下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健全消防组织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地下建筑的消防安全,相关负责人必须要设立消防安全组织机构、防火工作巡查检查小组,全面负责和监管地下防火消防工作。对于面积较大的地下建筑,尤其是有歌舞游艺场所的商场,必须要增加消防管理人员,全面落实防火工作。相关单位还要制定完善的防火安全制度,确定各个岗位职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尤其是关键岗位、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更是要严格把控,全面落实禁烟、禁火等安全制度。
        3.2控制地下易燃物品的使用,定期检查消防设备
        商用地下建筑的装修与装饰必须要严格遵守商场的相关管理规定,杜绝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给商场留下安全隐患。同时,在使用建材过程中,要采用防火分隔、耐火性好的材料,防火门也要用乙级门,这样才能降低发生火灾的几率或在火灾发生时给商场人员预留逃生的时间和机会。对于商场内的线路安装,必须要按照相应的线路规划设计去进行,尤其是防火处理必须要到位,不能私拉电线,更不要为了省事而随意增加线路,这样能避免在火情发生时线路材料着火产生有毒气体,加剧火势蔓延,导致人员受到毒气伤害,无法自救逃生。商场工作人员不仅要定期检查店铺安全装置,同时对于易燃易爆物品的摆放和使用都要做到及时查收,安全摆放。对于不符合相应规定的则要给予严厉处罚,以儆效尤,避免其他商铺有样学样,造成安全事故,带来巨大财产和人身安全损失。
        3.3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消防知识
        地下建筑的特殊性导致其在火灾发生之时若无良好的消防意识和知识,很难起到自救或者是快速疏散顾客的效果。而商场作为重要场所,必须要将防火和自救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提高经营者、服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也加强消费者防火自救的意识和对方法的了解。商场要设置明显的逃生路线图,确保顾客在有需要时可以根据指示图找到逃生路径,快速逃离地下建筑场所。此外,商场通道中应该设置必要的逃生工具和救火工具,确保商家拥有自救、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和必备设施。当火灾发生之时可以利用消防工具来增加逃生的时间,将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降低到最低点[2]。对于避难走道的设置,也要安全合理,最好是容易找到且能帮助顾客快速疏散逃离,这样能帮助消防员快速疏散救助人群,提高救火救人的效率。
        3.4加强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定期消防演练
        商用地下建筑要根据商场的实际面积与布局进行合理设置,同时还要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消防演习。当火灾发生之时,员工有及时逃离并协助顾客快速逃离、报警处理的能力,争取在最短时间之内疏散商场内所有人员,并降低其损失。同时加强工作人员的防火意识、定期进行演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工作人员的消防能力,能在火灾发生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从而将损失和伤亡降低到最低,起到良好的防范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商用地下建筑的内部结构复杂,火灾扑灭难度大,需做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预防火灾。商用地下建筑管理者需制定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优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在商用地下建筑施工时,做好疏散通道设计工作,并设置防烟分区及防火分区,同时要提高商用地下建筑消防监督管理水平,保障人员及建筑安全。
        参考文献
        [1]贾振宇.商用地下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探讨[J].山西建筑,2017,43(24):233-234.
        [2]张爱华.城市综合体建筑消防安全问题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6(11):75-78.
        [3]刘冰冰.关于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工作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4):2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