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如安
南宁威宁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在整个建筑结构中,屋面的暴露时间是非常长的,且暴露面积较大,正是由于屋面结构的这一特征,使得在施工时必须要做好屋面的防水设计与施工,以使得建筑屋面可以在长期使用下保持良好的防水性和耐久性,避免屋面受到的水的侵蚀出现结构破损的问题,使得建筑屋面可以达到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要求,提高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基于此,本文详细探析了在建筑屋面防水处理时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对提升屋面防水性能的意义重大。
关键词: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要点;质量控制
屋面防水对整个建筑结构的性能影响非常大,因此,在任何的建筑工程项目中,都应该做好屋面的防水设计和处理,不同的建筑屋面防水处理中有着不同的防水标准,在防水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结合其实际情况来进行技术选择。因为建筑屋面防水处理效果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防水处理时,工程人员要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来制定切实可行且有效的防水施工质量控制策略,避免由于建筑屋面防水处理不当所引起的质量安全隐患。
1.影响建筑屋面防水性能的因素分析
1.1建筑设计因素
建筑屋面的防水设计是施工处理的前提,一切防水施工作业的开展都是在前期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屋面防水设计存在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屋面防水施工的质量。因此,设计因素是防水质量控制中需要重视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在很多的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更多地关注建筑结构的稳固性和美观性,缺乏对屋面防水设计的关注,屋面防水设计和施工方面的问题使得在后续建筑投入使用以后的屋面渗漏频繁出现[1]。究其原因,很多建筑屋面渗漏是因为设计人员缺乏对建筑地理位置、环境因素和气候条件的综合考虑,没有进行屋面防水设计或者防水设计达不到标准。
1.2防水材料因素
建筑屋面的防水施工过程中,只有使用了相应的防水材料,才可以使得屋面的防水处理效果达到标准。高质量、高性能防水材料的使用可以降低屋面的渗漏几率,但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条件下,整个建材市场上的材料生产厂家越来越多,很多厂家都从事的是防水材料的生产,这些生产厂家的生产工艺、流程等存在一定的差异,整个市场上的防水材料质量不一,在建筑屋面防水处理时的材料选择难度增大。部分工程企业在进行材料选择的过程中,过于追求防水材料的低采购成本,所选用的防水材料质量不达标,劣质材料的使用不仅降低了屋面的防水性能,还没有彻底消除屋面的渗漏威胁。
1.3施工因素
屋面防水处理的难度较大,对施工工艺、技术等的要求非常高,在屋面防水处理的过程中,工程企业要严格根据屋面防水设计,来开展规范化的施工作业,最大程度上保障屋面防水施工的良好效果。很多工程企业在进行屋面防水施工时,并未安排专业人员来组织施工作业,部分专业素质低下的施工人员参与到防水施工作业中,降低了屋面防水处理的标准。此外,在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时,还存在防水技术和工艺选择不当的问题,技术与工程情况的不一致使得屋面防水施工效果不佳,屋面不具有良好的防水能力。
2.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2.1卷材防水施工技术
2.1.1基层处理
在建筑屋面防水处理的过程中,卷材防水施工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这一技术要求下的基层处理对于防水效果的影响非常直接。基层作业开展之前的清理极为重要,清理是要将基层上存在的各种杂物清理干净,否则,基层上各种杂物的存在可能会使得卷材与基层的粘结效果不好,难以通过良好的粘结来提升屋面的防水性能。基层杂物清理完以后,施工企业安排专人来对基层的含水率加以检测,准备1m2大的卷材,将该卷材直接铺设在已经清理完的基层上,静置3h以后,打开卷材来检查基层表面和防水卷材的情况,在含水率满足相应标准以后,正式进入防水层的铺设环节[2]。立面和平面的涂抹中,尤其要控制好排水集中部位的涂抹处理,比如,水落口和天沟等位置。冷底子油涂刷处理时要保证涂刷的均匀性,并使得遮概率达到100%以上。
2.1.2卷材铺设
建筑屋面防水中的卷材铺设环节,重点要根据防水施工的要求,来保障卷材铺贴方向的正确性,及时、准确地弹出基准线。在冷底子油涂抹结束3h以后,通过手的直接接触情况判定,来检验该冷底子油涂层是否完全干燥,只有其完全干燥后,才可以确保卷材铺设的良好效果。弹线施工作业开展中,现场施工人员为保障施工的规范性,往往还需要综合考虑卷材卷度、搭接处理方式等多种因素,率先从排水集中部位开展施工作业。卷材铺设的同时,施工人员应该做好节点、附加层的质量控制,通过良好的基础处理来为卷材铺设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铺设应该始终坚持从低到高的顺序和方法,保持卷材长度与流水坡的垂直性[3]。两层卷材的铺设要保持平行性,而在立面上要采用恰当的连接处理方法,尽量避免在卷材铺设以后存在空鼓或者褶皱。部分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有特殊的施工要求,利用满粘法的卷材铺设方式,将需要铺设的卷材放在基层的后端位置,做好拼接处理,逐步揭开其中的一部分,通过喷灯点火,此过程中应尽量将灯头和卷材的距离保持在50mm左右。
2.2特殊部分的防水处理技术
2.2.1铺贴附加层
建筑屋面的防水处理难度是非常高的,除了要进行大面积的屋面防水施工,因为屋面结构的特殊性,还需要加强对细节部位的防水施工。现场施工人员要在特定位置进行同质卷材附加层的设计,比如,在女儿墙和水箱间,就需要设置同质卷材附加层,在此基础上对这些部位的卷材开展有针对性的处理,使得卷材的形状符合这些部位的施工要求[4]。通过对细节部位卷材的铺设、热熔和满贴处理,使得附加层的牢固性达到标准,从而发挥附加层在这些细节部位防水的作用。水落斗和屋面交接部位,尤其要注意密封处理,设置2层附加层来保障良好的防水处理效果,但该附加层进入水落斗的深度要控制在100mm以内。
2.2卷材搭接
相邻的防水卷材之间,要做好搭接处理,因为如果在这些部位的搭接处理存在问题,这些部位可能会成为渗漏水的通道。卷材搭接处理以后有着硬性规定:短边和长边搭接的部位一般要达到80mm、120mm以上[5]。搭接处理要借助于喷灯来保障热熔效果,通过热熔可以使卷材内部的胶面熔化于缝隙内,随后利用小铁抹子来进行边缝的封锁处理,再次利用喷灯进行烤缝,使得卷材搭接位置的紧密性符合相应标准。
2.3防水层需水检测
卷材搭接处理在达到了相关标准后,为检验屋面的防水性能,应组织专业人员在现场开展蓄水试验。为使得蓄水试验的结果尽可能准确,在试验开始之前,要对全部的排水管道实施全方位检查,确保不存在任何的管道渗漏水情况下,开始蓄水试验。蓄水试验一般要开展24h,且试验进行时的水位高度要保持在3mm左右。
3.建筑屋面防水施工的质量控制
3.1做好设计把控
屋面防水层的设计是影响防水层施工效果的关键因素,防水层设计是源头上的防水质量控制。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时,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重视屋面的防水设计,综合从建筑屋面的结构特点等出发,来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水设计。防水设计需严格遵照国家的防水标准,严格根据建筑屋面防水等级的有效划分,在屋面防水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建筑的使用年限,更要注重工程造价的分析,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的角度来对多个屋面防水层方案进行比选,确定最佳的屋面防水方案。屋面防水要注意:整个防水层具有连续性和封闭性;良好的抵御外部环境能力,使得屋面防水层不至于受到光、热等影响而出现老化与破损。
3.2做好材料选择的把控
建筑屋面防水处理的过程中,市场上的防水材料种类多,不同厂家、不同类型的防水材料存在着防水性能的差异,在防水处理时要严格根据屋面防水等级和要求,加强对各类防水材料的质量控制。市场上包含一类固化型的防水涂料,此种类型的防水材料强度和延伸率都比较大,耐水性能好,应对基层变形的能力突出。此外,在防水材料市场上,同样存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PRF-101、SBS热塑性弹性体改性沥青等多种材料类型,不同的防水材料下,防水性能以及其他各方面性能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论是哪种建筑的防水屋面施工,都应该注重防水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
3.3合理运用施工技术
3.3.1依据施工图纸作业
屋面防水施工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来开展,因此,屋面防水施工质量的控制还需要从图纸的优化着手,工程企业要确定了屋面防水的设计方案以后,要立即组织不同部门的专业人员来对屋面防水设计的各个细节加以审核,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意见交流,来快速了解在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在确定了施工设计方案以后,现场施工人员应该综合考虑建筑结构特点、屋面防水等级等因素,做好防水施工中的相关参数计算,确定最佳参数,用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等来指导后续的施工作业。
3.3.2屋面清理以及定位防水格
屋面结构的特殊性要求在防水施工质量的控制中,同样要将清洁度和整洁度控制在合理的标准内。在防水施工以前,首先应清理屋面基层,使得后续的防水材料铺设或者粘贴可以高效完成,保持良好的粘结性。防水格作业区域范围内,要布设两条控制线,且这两条控制线应相互垂直,还要与水体排出方向保持平行和垂直,以通过这种设计保障屋面上排水的通畅性。
3.3.3刚柔施工技术相互结合
屋面防水施工中涉及的技术是非常多的,不同的技术在应用时存在各自的技术要求,比如,在刚性施工技术应用中,施工人员应遵守的是硬性的施工标准,重点要放在混凝土强度的提升、配合比的优化、钢筋结构设计方面,通过这些硬性指标的把控,使得混凝土结构内外部的温度差值处于正常范围内,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柔性施工技术应用中,尤其要注重防水保护设计和修缮处理,施工人员在现场施工作业中的细节处理尤为重要[6]。
3.4做好常见问题的把控
3.4.1分隔缝
分隔缝是屋面防水施工时要关注的重点内容,分隔缝的设置要考虑很多的因素,比如,分隔缝深度一般要直接贯穿屋面防水层的厚度,多设置在屋面的转折或者交接部位。
3.4.2找平层
在对屋面开展找平层施工作业时,现场施工人员要整合卫生间和厨房的找平设计和施工要求,来保障屋面找平层施工的整体质量。找平层的坡度有着严格的标准,一般做好保持在3%,在建筑工程的屋面结构上,当确定了找平层坡度以后,现场施工人员要利用25mm的水泥砂浆,进入找平作业环节,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坡度和厚度控制。
结束语:
对任何的建筑工程项目而言,防水施工都是其中的重点性工作,而屋面的暴露面积大、时间长,使得屋面防水成为了建筑防水的关键,工程企业在开展屋面防水处理时,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最佳的防水施工方式,通过防水施工技术、材料等的质量控制,提升屋面的防水性能。
参考文献:
[1]黄祥.建筑屋面防水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20,000(014):109-110.
[2]祝挥.建筑屋面防水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方法浅析[J].江西建材,2019,244(05):142+144.
[3]刘志伟.建筑屋面防水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541(19):136.
[4]马建建.谈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00(024):698.
[5]陈升.浅谈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措施[J].装饰装修天地,2016,000(005):82.
[6]李国强.建筑屋面防水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冶金丛刊,2019,004(00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