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设计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探讨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2期   作者:王希辉
[导读] 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发展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王希辉
        惠民县水资源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省滨州市 251700
        摘要: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发展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当代水利工程设计人员需要保证水利工程中所用钢筋混凝土的质量,并根据钢筋混凝土的实际使用情况和应用情况,改进钢筋混凝土的设计,以减少钢筋混凝土设计对工程的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使钢筋混凝土能够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进而使整个水利工程竣工后达到国家验收标准。
        关键词: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设计;质量;影响分析
        1注意混凝土现场操作
        1.1钢筋混凝土养护
        在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设计时,混凝土裂缝是一种常见的质量缺陷,而养护条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养护条件符合规范要求,混凝土在正常硬化状态下,很少会出现开裂的情况。如果混凝土在初期养护过程中比较干燥,很容易与大气接触,在接触过程中,容易造成表面出现一些不规则的收缩裂缝,影响混凝土质量。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必须加强养护工作,积极加强大体积混凝土的节水。
        1.2加强混凝土冷却保温操作
        混凝土温控过程分析,温控不合理的地方出现以下几点。一是浇注过程中温度较高,二是没有及时冷却,第三水化热的计算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差大,导致出现温度裂缝,在施工中必须注意厚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如果不全面分析水泥水化热,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可能不高,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控制,并在相关部位设置冷却孔。浇筑后如不及时蓄水保温,内外温差可能较大,造成混凝土开裂。
        2混凝土设计过程中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
        2.1混凝土配合比、材料等对其质量的影响
        从建筑力学角度分析混凝土配合比和材料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可以发现,水泥等材料的使用是否合理,对混凝土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水泥的坚固性、墙体的强度等问题会导致应用水利工程的混凝土出现裂缝。相反,如果对杂质掌握不好,会增加水泥和拌和水的用量,间接影响整个混凝土的轻量化。配合比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拉性能,而在目前情况下,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是配合比不合理。而相关研究表明,一旦水泥用量过多增加,会使混凝土收缩,而水泥用量不增加,水分增加,会降低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可见,材料的选择以及配合比的合理,对其影响往往是不可估量的。
        2.2混凝土拌和对其质量的影响
        拌和混凝土时,工人应控制原材料用量。因此,搅拌机应配备水表,以控制用水量,避免用水量过多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对于添加剂,除搅拌前应核实用量,防止出现过量使用的情况。此外,工作人员还应一起称沙子和石头的重量。另外,搅拌机在每一个搅拌过程中,都应注意时间的控制,不应使搅拌时间过长,也要避免搅拌不充分。在搅拌节奏上,要注意快节奏和慢节奏,即根据相应的混凝土坍落度要求,合理掌握搅拌节奏,相关施工单位还应尽量采用二次摊铺和二次振捣技术,使气泡得以排出从混凝土中迅速逃走。
        2.3混凝土浇筑对其质量的影响
        在实际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振动一直是决定其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水利工程的具体设计必须依靠振动技术来完善。如果混凝土存在振捣不实的问题,混凝土外表面就会出现裂缝、气孔等问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振捣密实性差引起的问题也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内部质量,但此类质量问题一般会被有关人员忽视,进而影响整个钢筋混凝土的质量。由此可见,混凝土内部质量如果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整个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对振捣、振捣工作应给予一定的重视,确保振捣良好。当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有问题时,要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单位应控制混凝土的宽度和厚度,并注意移动距离。其中,最重要的是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振动问题。因此,混凝土施工人员需要进行振捣工作,以避免可能出现的麻面问题。另外,如果混凝土浇筑速度超出正常范围,由于自身的惯性流动性也会降低的情况下,这将导致硬化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使混凝土产生塑性收缩裂缝。


        4水利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策略
        4.1完善水利工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工作时应选用符合水利工程施工标准的钢筋。并对钢筋直径、间距等细部工作进行改进。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其次,施工单位要特别注意控制裂缝宽度,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裂缝宽度,并根据相应的裂缝宽度对整个混凝土进行相应的优化,这样有利于控制整个混凝土的裂缝。在水利工程部署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对建筑物的“放”、“抗”等进行合理设计。其中,“抗”是指一类结构在受约束的情况下,有效地利用它可以显著地防止裂缝的出现。而“放”是指完全自由变形的状态,没有任何约束,可以很好地使用。因此,混凝土设计人员需要灵活运用结构类型的钢筋,并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以利于水利工程的发展。
        4.2水利工程施工相关材料的合理选择
        由于其独特的稳定性要求,设计人员应合理选择设计和施工所需的材料,科学选择水泥品种和标号。必须指出,应避免使用早强水泥。另外,水泥等材料的实际用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水化热得到有效控制。最后,砂石料等材料的合理使用也将为混凝土质量提供最基本的保证。在这个过程中,施工单位的维修工作也要及时展开。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要按有关要求采购材料,在保证强度和等级的前提下,合理选择砂、石、碎石等材料,并明确相关含泥量,以选择最合适的建筑材料。通过合理选择原材料,保证水工混凝土最基本的质量,在提高质量的同时,防止潜在的问题。
        4.3完善水工工程施工后混凝土的组成设计
        施工人员要合理规划用水量,控制水灰比,最大限度地减少水泥用量。设计师可基于实际考虑,在不影响混凝土后期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水泥的使用。同时,为了完善配合比设计,设计人员还应了解具体施工现场提高混凝土配合比的情况,还要向施工人员明确相关流程,使设计落到实处。而深入到现场的同时,也要注意发现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更好地开展养护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相关单位还应明确监督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应用过程是否足够规范,如果出现不规范的情况,应及时指出并纠正,这样往往也能为钢筋混凝土的质量提供一定的保证。
        4.4现场操作层面
        分层浇捣的现场操作一直是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浇捣工作有序进行后,施工人员应坚持“慢拉快插”的原则,根据坍落度情况合理安排振捣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过振和漏振。施工单位可采用二次表面技术、二次振捣技术,这有利于去除混凝土中的一些气泡。另外,对于养护工作,要特别注意防止混凝土作业,即注意混凝土作业的早期养护。尽早进行混凝土养护作业,可以大大降低混凝土出现收缩现象的概率,而且这种方式也有助于防止钢筋混凝土出现裂缝。同时,在水利工程中钢筋混凝土体积大,必要时应采取节水、保水等方法,通常,此类养护应控制在14~28天。另外,对于体积较大的钢筋混凝土,施工人员应特别注意水泥水化热等问题,如果出现温度问题,应及时进行降温处理。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可采用埋置散热孔的方法进行散热工作,以避免可能出现的水化热峰值,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峰值。浇捣工作完成后,施工人员需进行保温工作。为降低裂缝发生的概率,施工人员可在表面覆盖一定厚度的薄膜、湿麻袋等进行密集养护,避免内外温差过大。此外,遇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时,应尽量避免浇筑混凝土,并及时进行地下构筑物混凝土回填,减少裂缝发生的概率。
        5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有必要对钢筋混凝土进行优化设计,采取合理的措施控制原材料的质量,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朱志强.有关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7):188-189.
        [2]冯涛华,张浩楠.探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09):34-36.
        [3]石荣平.浅谈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设计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J].江西建材,2014(02):136+138.
        [4]高旭.甘肃省庄浪县南坪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的水利工程设计[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3(13):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