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与改善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2期   作者:许占军、高小淇、李茜
[导读] 与建国初期相比,我国经济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各个行业的发展规模也成倍增长
        许占军、高小淇、李茜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境保护局  陕西 西安  710065
           
        摘要:与建国初期相比,我国经济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各个行业的发展规模也成倍增长,污染物的排放量随之增大,受到影响的水体、土壤、大气环境范围也逐渐扩大。其中,饮用水水源受到污染带来的风险、隐患和危害也是最大的,将直接影响个人、群体,甚至是下一代。目前,农村饮用水源很多都出现了指标超标,部分水源地已经呈现不可饮用的状况,农村饮用水源的保护却在观念、技术等方面都遇到了很多困难。因此,文章针对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保护和改善农村饮用水源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改善
        引言
        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迅速。农村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农业生产垃圾和畜禽养殖中废弃物的排放量逐渐增加,造成农村河流、池塘、水库湖泊等地方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的情况非常严重。农村水环境的总体呈下降趋势,造成农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农村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来源有水土流失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径流污染等。根据目前农村的水污染环境,应该采取对应措施,减少水污染,保障农村整体水环境的安全,实现居民的身体健康。
        1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的重要性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城乡共同化发展非常重要,对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也非常突出。因为我国自然、地理、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饮水问题一直无法有效解决,目前仍然存在饮水难、饮水不安全等问题。虽然近些年国家在农村饮用水源方面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探讨农村饮用水源的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具有显著的社会价值。近些年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国家在环境保护、饮水源保护等方面的重视度也在随之提升,其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的制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不断改进完善也充分展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是,就目前来看整体现状并不理想。相关统计数据发现,我国全国有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河流遭受一定程度的污染,同时涉及到的农民数量超过三亿,在农村饮用水源方面满足卫生条件的水源占比只有百分之六十,这一数据对于农村民众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影响非常突出。
        2我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与改善的措施
        2.1强化水污染管治,落实水源保护制度
        强化保护区划定与建设工作,对于区域内可能存在的污染和影响隐患提高警惕并及时处理,做好任何超标排放污染物行为的监督与管理,禁止建设任何可能形成水体排放污染物的项目。对于保护区域内违法建设畜禽养殖场或养殖行为及时进行取缔整治,对于保护区域周边村庄散养户需做好沼气的排放管理。对于农村中的公厕、垃圾中转站等需要做好妥善处理,规定具体的运输路线以及处理流程方法。做好关于农业面源污染的预防管理工作,在肥料使用方面尽可能推广有机肥与生物肥,严禁使用任何高残留、剧毒的农药,在水源保护区域内需要优先推广高效益、低污染的生态农业,推广无公害农产品与绿色食物,推广有机食品的生产基地,最大程度降低因农业生产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于流域的饮用水源生态环境实行针对性治理与恢复,及时制止关于毁林种果或经济林替代生态林的行为,治理源头水土流失的问题,明确流域的生态植被重要性。
        2.2强化农村居民保护水源的意识,主动承担保护水源的责任
        农村的居住人民也是保护当地饮用水源的重要潜在力量,所以为了让这一股力量能够更加完全的激起和发挥作用,保护农村饮用水源水质观念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不仅需要在农村居民之中大力开展有关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活动,让每一位农村居住人民可以意识到保护和改善饮用水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还需要号召农村居民能够积极地参与当地政府组织的有关水源保护和改善的宣传教育活动之中,也能够支持政府开展的保护和改善农村饮用水源的制度和策略。同时政府也需要向农村居民积极宣传与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和改善有关的法律和制度,让居民可以明确的意识到其自身有监管水资源的权利和义务,对破坏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的行为有责任进行举报和揭发,居民可以利用法律武器保护饮用水源和自身的利益。而且农村饮用水源地信息的透明度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当地政府提供让居民了解饮用水源地情况的渠道,逐步提高农村居民对饮用水源保护和改善的重视程度,并且自觉的采取实际措施去保护农村居民共同的财富。
        2.3国家制定相关措施和标准规范农村饮用水源
        我国农村饮用水源地目前存在分布情况复杂,管理难度高的问题,而且群众对保护水源的意识还有待提高,因此保护饮用水源是比较困难的一项工程。在保护区设置后要实时监督,对先前设计的保护方案和管理措施进行检验,如果有问题要做出改变,确保举措到位。而且领导要加以重视,加大管理的力度。另外,建议在立法中应统一考虑农村供水排水问题,禁止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河道水渠或随意乱排,防止周围水体或地下水受到日趋严重的污染。在困难地区解决农村人畜供水问题,宜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安排,从“源头”上防止农村饮用水源污染,切实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目前,许多地方都先后曝出过水危机,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制定好各层次的目标,每层次逐渐落实,从源头开始防治水污染,让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共同进步。加强管理,要严格控制,创建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利用科学有效的方式考核每项工作。对库区要加大管理力度,引导居民自觉保护水源,从日常生活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大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对农村水源加以管制,多消毒,在饮用前要进行检测,确保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后再提供饮水。
        2.4加强地下水水源地的隔离防护
        由于地下水水源不易受到污染,因此地下水水源地隔离防护措施主要以物理隔离为主。在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地采取污染防治措施的同时,我们还应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一是建立健全乡镇水源地管理机构,定期取送水样加强水质监测,同时,对供水设施建立日常保养、定期维护和大修理三级维护检修制度。二是由县人民政府严格审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方案,明确保护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地环境准入。三是开展保护区环境监察,按照“属地管理、各司其责”的原则,查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环境违法行为。四是加强信息管理,按照“一镇一档、同时建立、同步更新”的原则建立饮用水水源地档案资料,定期向社会公布水源水质达标情况和保护区内违法行为名单。五是强化应急管理,当地人民政府和供水单位分别编制分散式饮用水水源防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并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演练。
        结语
        虽然现在我国的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和改善工作还没有取得让社会和人民满意的成果,但是只要国家能够继续坚持和重视该项工作的开展,当地政府心系人民、踏实做事,农村居民能够深刻理解饮用水源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深远意义,那么即使现如今十分棘手的污染隐患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也能够在党和人民的长期艰苦努力中逐个解决。保护和改善饮用水源的质量是刻不容缓的一项关乎民生的大事,这对于农村居住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无可替代的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亦宁,张海涛.农村环境保护中的农民参与和自主治理问题研究—以农村饮用水源保护为例[J].发展研究,2019(03):90-95.
        [2]张良金.饮用水源保护地污染问题及治理途径[J].环境与发展,2019,31(01):39-40.
        [3]陈小洪,韦耀东,胡开富.云南省农村饮用水源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7(02):1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