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梅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摘要:如今,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渴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城市中,园林至关重要。因此,设计师必须重视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设计,选择一些乡土化的植物,根据区域的不同进行多样化的设计,努力营造出良好、适宜的生活空间,提高人们的幸福度和满意度。
关键词:园林植物;色彩搭配;植物景观设计;分析
一、相关概述
1.园林植物色彩概述
园林植物色彩多由植物本身组成,彩色植物在各园林建设中都发挥重要作用,且占比较高。其中最主要的为灌木、乔木类以及草木类植物。彩色植物主要表现在植物的花、叶、枝干及果实方面,按照色彩的不同及欣赏侧重点的不同可以细化为观花植物、观叶植物以及观果植物等。
2.植物色彩元素分类
(1)叶色美。在园林植物中,绿色是绝大多数植物主色调,但是不同植物、植物不同生长阶段,其叶片颜色深浅明暗均有所不同,且多数植物叶片颜色根据季节的变化也会产生不同颜色。根据植物叶片差异可在园林设计中将植物分为特殊色叶植物以及基本色叶植物。特殊色叶植物即彩色叶植物,具体而言又可细分为季色叶、常色叶两大种类,基本色叶植物即常绿植物,柏树、松树等均属于此类,南岸公园设计者将叶色美的把控作为设计重点,充分利用了不同植物、植物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充分发挥了叶色的整体性、层次性。
(2)果色美。园林设计中的植物果实一般兼具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果实色彩也是园林设计者必须考虑的因素,不同果实颜色对于人们的视觉影响有所不同。南岸公园中常见的植物果实颜色有红色、黄色、蓝紫色以及黑色等,设计者重视了果实颜色的整体性搭配,极大增强了园林美感。
(3)花色美。对于开花植物来说,花卉颜色是园林设计必须进行合理设计的重要因素,不同花卉颜色给人们带来不同视觉冲击和心理感受,举例而言,红色花卉刺激观赏者神经、橙色花卉使人感受到温暖,而绿色则会使观赏者心情平缓。南岸公园设计者在不同区域选用了不同颜色花卉,以期通过不同颜色带给人们不同感受。
(4)枝干色。植物的枝干色一般不受观赏者重视,但是对于园林设计者来说,枝干颜色在调和视觉效果、提升色彩搭配质量上起关键作用,在整个园林景观色彩应用中主要发挥调节及过渡作用。南岸公园中常见景观植物枝干包括黄褐色、灰褐色、红褐色、灰色、绿色等颜色,设计者通过枝干颜色的过渡增强了植株间的和谐度,凸显出园林整体美感。
3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在风景园林中,美丽的风景线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做好植物景观搭配工作。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环境建设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随之对人们的幸福感也越来越重视。植物景观,可以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大自然体验,进而有效放松人们的心情。并且,在年轻人工作之余,通过科学合理搭配的植物景观,可以有效放松其心情,使其更加乐于锻炼,还可以提供给小孩、青少年、老年人一个多氧、环境清新的休闲娱乐场所。此外,自然植物,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可以对有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气体进行吸收,如雾霾、烟尘、汽车尾气等,还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总体来讲,通过对植物景观的科学合理设计,可以有效提升风景园林的整体效益,还可以有效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园林植物景观色彩设计的基本手法
1.秉承主次分明原则
所谓主次分明原则就是在园林植物选择中对某一种树种进行着重突出,以其他植株作为陪衬。但是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主次分别目的的达成需要避免过重人工痕迹,在进行过程中要尽量自然。
园林绿化与常规绿化有异,不仅需要考虑美化和绿化作用,还要通过植物间的组合形成丰富景观,给群众以强烈的艺术感受。
2.注意四季景色季相变化
在园林植株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不仅需要进行某一季节景色的突出,还要同时对其他单个季节的景观进行兼顾和考量,如在南岸公园中落叶景观与常绿景观比为3:1。
3.充分利用视觉及几何原理
视觉感受是人们对于景观第一感受,也是最直接的感受,因此能否吸引人们视线、给人以视觉上美的享受成为评判景观质量的关键因素。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充分利用视线效果,其中包括远近原则、通透原则等,根据植物的品种不同形成不同视觉感受。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应首先详细了解植物特性以及相关视觉表现形式,其中包括变形视错觉、透视等,将多种方法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营造出充满美感的、具有规律性、韵律性的园林景观,给欣赏者美的享受。
三、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策略
1??因地制宜,种植乡土植物
无论是园林植物的种植,还是景观的设计,设计师都需要了解当地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地理特征、地貌特征等,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等,选择适宜的公园植物。种植的植物需要保证其与社会、自然、风情以及人文融于一体,具备较强的适用性。要想实现较好的生态效果,那么设计师就需要选择乡土植物,乡土植物通常都是经过自然界的选择,在当前环境中存活下来的植物,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有较强的适应性,因而无需花费较多的维护成本,同时还能美化当地的环境,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可以实现环境的良好净化。因此,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秉承生态理念,选择乡土植物,同时还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将当地的特色充分展现出来,构建出给人愉悦感的景观群落。
2??根据区域特色进行设计
第一,园路。在园林中,需要运用当地特色的植物,营造出适合当地的公园景观,提高整个城市的观赏性。相关人员需要及时将干扰视线的枝干修理干净,纠正枝干的生产方向,及时补种植物。例如,在南方的公园中,可以在中面层种植一些紫叶李、碧桃、樱花等植物;在下层可以种植一些金边假连翘、黄金榕等绿篱,增加整个园路的层次感。
第二,湖畔休息区。在该区域中,植物虽然相对统一,但是缺少层次和变化,整个空间看起来较为空旷,土壤也较为裸露。因此,可以在中层种植一些植物,增加整个空间的层次感,补充乡土植物。重视湖面上植物的设计与管理,可以设计一些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等,保证水陆植物能够协调,让植物景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形成良好的生态效益。
第三,草坪休闲区。相对于其他区域,草坪区的植物较为单一。设计师在进行草坪区的设计时,需要在不影响人们活动的情况下,适当种植草本、花灌木,让整个区域更有起伏感,同时还可以种植一些孤植大树,给人们乘凉、休憩提供良好的空间。
第四,建筑区。建筑区通常都是一些硬质材料,而这就导致该区域呈现出规则、生硬的形态。此时,设计师就需要运用植物软化和修饰该区域,保证建筑与植被的协调,营造自然、和谐的景观效果。例如,在管理处的后方可以种植一些香樟植物,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遮阴效果,还能实现防虫效果。在廊架上,可以种植一些爬藤类植物,营造良好的绿色环境。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园林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放松的空间,缓解人们的紧张情绪,帮助人们释放压力,同时还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设计师必须认识到园林中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重视植物的选择,遵从一定的设计原则,根据公园区域的不同开展多元化的设计,将生态学与美学融合起来,努力打造出一个适宜人们居住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珊珊.园林植物景观的改造与设计探索[J].现代农村科技,2019(10):60-61.
[2]周帅倩.“园林+”建设策略与路径研究:以南京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19(28):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