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芳
浙江刻意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活居住的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美好居住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用园林植物,合理地布局园林植物不仅能增强其观赏性,还能改善城市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就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展开讨论,以期帮助相关人员合理布局园林植物,努力打造绿色生态城市。
关键词: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设计
引言
植物属于市政园林景观设计当中的关键组成,不仅可以体现出园林景观的生命力,让园林景观能够具备活跃的气息,还能够营造出更为优质的休闲环境。市政园林设计当中的植物搭配必须遵守均衡性与协调性以及韵律性的基本原则,根据环境特点与地域性质来规划植物搭配的种类,充分发挥植物在园林景观当中的功能,提高园林设计质量。
1城市街道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作用
城市街道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功能性、审美性,能改善城市生态,营造良好的城市氛围,保证城市景观的欣赏性、实用性。城市街道园林植物景观能够起到分割城市功能区、组织交通、遮荫等作用,通过乔灌草不同形式的植物搭配设计,发挥的功能也有所区别。选择高大的树木来作为行道树,能够遮荫降温;设计有层次的乔木、灌木,可以为人们提供休憩的场所,让人们的户外活动更加便利。城市中有大量人流和车流,导致城市空气污浊不堪,园林植物景观可以发挥净化城市空气、吸收有害气体、减弱噪音、保持水土等作用。植物的姿态和树木形状在经过设计的选择和搭配之后还具备美学性、观赏性。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姿态各异,根据季节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的变化,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可以感受到四季的变化。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当中,一般都是人工设施、建筑物,与环境的协调能力差。因此,在植物的选择上需要让植物和建筑物协调发展,相互映衬。可以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组织分割空间,形成现实空间的虚实变化,丰富城市街道环境。
2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设计的原则
2.1坚协调性的基本原则
协调性原则还叫做协调与对比原则,主要就是植物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注意各种植物植被间的相互联系以及配合,利用类似的植物进行搭配组合,营造出协调感以及美感。与此同时,还应当选择差异与变化来进行对比,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进而体现出相应艺术构思,提升园林景观中植物之美。
2.2因地制宜
城市园林设计要结合当地特色,综合当地的地质条件,合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改善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成分。同时,选择植物应充分考虑其生长习性,尽可能降低后期人工维护成本投入,提升绿植成活率,降低成本投入,因此,本土植物应作为城市园林设计的主要材料。
2.3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园林建设初期,材料选择要做到物尽其用,尽量选择利用率高、可循环使用的环保材料,充分考虑后期维护的资金投入,保证设计的科学合理性。
3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设计的策略
3.1恪守植物种植标准、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促进植物与环境的融合
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与种植美学标准,是促进植物种植与周边环境进一步融合的强有力途径。所以,植物种植设计者须恪守植物种植美学标准,并能根据各类型植物生长习性、自然形态、观赏特征等方面,将各植物分配至适宜种植地域,构造层次分明、疏密错落有致、四季皆有景的美丽园景。这样不但能提升所种植植物成活率,还可使园林植物种植与周边环境不显突兀地融为一体,营造协和的共同生存环境。
3.2自然形态的设计
自然形态的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设计是根据城市地形、自然景色进行模拟绿化的现象。
自然形态的植物配置比较重视植物的自然生长、花卉自然生长枯萎的自然变化,从而保证景观具有整体性效果。比如色彩变化、空间形态变化等,景观具备整体性效果才可以保证美观性。在一定宽度的街道之内,高低、疏密、形态各异的自然树木丛林具备层次感和色彩感,景观轮廓、层次感具备丰富的形态变化,在四季的变化中呈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让城市街道整体形象更加生动活泼,让城市空间变化感更强。
3.3重视加强个性化设计
在城市绿化景观规划中,设计者要与时俱进,结合现代化建设新城镇的需求完成设计工作,在园林设计规划中凸显人文特点。在城市景观设计筹备阶段,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注重公共决策及全民参与设计。紧紧围绕国家方针政策,园林景观设计要符合城市发展方向,还要保持一些独有的特点,满足公众需求,需要在设计前期进行民意调查,充分考虑广大民众对城市景观的需求,整理调查数据,得出符合大多数人视觉需求的设计方案。(2)重视地域特征。我国陆地面积屈居世界第3位,南北地域差异显著。因此,不同地区的发展历史、气候特点等都有极大的差异。不可盲目抄袭其它城市设计方案,如果不充分考虑地域资源的差异,会增加维护投入,给城市发展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前期考察非常重要,风土人情、自然环境、本土植物、城市发展方向等,在设计中进行参考,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景。
3.4用园林植物创设观赏景点
园林植物具有独特美感,例如,椰子、棕榈能营造出热带风格的园林景观;雪松、草坪能营造出北欧风格的园林景观;竹子、荷花能营造出江南风格的园林景观。城市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当地气候、土地等因素,还要结合城市景观的总体风格,尽可能地利用园林植物创造出符合周围环境的观赏景点。
3.5简易式的设计
简易式设计在城市中比较常见,一般在步行街和商业街,就是在城市街道两边种植乔木、灌木,形成一条路、两行树的传统简易形式,可以满足较大人流量、车流量,也可以满足以步行为主的空间设计。
4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措施
4.1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养护人员要定期检查植物的生长状况,发现异常问题要及时分析成因。如果是虫害,则要及时进行喷农药处理,尽可能地减少植物的受损程度。喷洒农药工作过程要考虑观赏者的人身安全因素。如果是病害,根据不同病害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在第二年要对这些多发病虫害进行预防。同时,养护人员还应统计发生的病虫害以及记录药物使用情况,方便以后查找阅览。园林植物在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时,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购买苗木时要及时做好植物检疫工作,从源头上严防病虫害的侵染。
4.2定期进行修剪养护工作
植物配置所选用的篱笆、灌木丛多是带有造型设计的,如带状灌木丛、圆球形、菱形灌木,这些是通过修剪所呈现的景观效果,带有造型的植物景观都需要定期适当修剪才能保持原有的造型。另外,科学的修剪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在休眠期进行修剪主要是为了剪去树体上的病虫害枝条,减少病虫害的危害;一些开花植物的修剪可以刺激花芽分化,为第二年的开花做准备。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园林景观设计当中应用植物搭配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园林景观整体观赏价值,提升城市绿化工程建设的效果。为确保市政园林景观工程的效果,相关的设计人员需要综合且全面的了解植物的生态习性、功能作用、观赏特性,以及整体景观环境设计中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之间的构思过程,结合区域内部生态环境的情况,确保植物种类和园林景观之间的协调性,促进市政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关雪.城市街道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分析.花卉,2019(12).
[2]代阳.探讨植物搭配在市政园林施工中的运用.科学与财富,2019(33).
[3]隆桦.植物搭配在市政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