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梅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势头正盛,新结构与工艺普遍应用于工程施工中,使工程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但是,因施工作业工序众多、环节复杂,一旦管理不当很容易出现质量通病,不但使建筑功能受到不良影响,还会阻碍建筑物使用。对此,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应用,还应对质量通病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使整体工程保质保量地完成。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通病;防治对策
引言
如今,建筑行业正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施工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整个过程,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是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的活动。质量控制决定着建筑是否合格、是否可投入使用。在社会经济平稳运行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背景下,建筑行业若想取得长远发展,必须做好项目的质量控制与分析。
1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通病
1.1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良莠不齐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材料的选择,因此在选取施工材料时,必须严格对待,但是由于建筑市场施工材料参差不齐,很难避免在选取的过程中选取到粗制滥造的建筑材料。比如,在建筑工程中水泥、沙子、石子是基础材料,而这些原料的质量把控很难控制,因此,在建筑工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质量安全隐患,而这些安全隐患一旦发生造成的损失和后果不堪设想。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很多环节都需要建筑设备辅助完成,因此,机械设备的选择是整个建筑工程保持效率和质量的保障在选择建筑设备时,应当结合整个施工条件以及施工工艺进行选择对建筑设备的类型和参数进行筛选,从而选择适合整个建筑工程的建筑设备,并且在对建筑设备进行使用和养护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维护工作,从而确保机械设备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不必要的意外,从而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2工程设计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原因分析
工程设计是建筑工程的蓝图,是工程施工的基础要件。工程设计是否科学,是否存在缺陷是决定工程建筑质量通病存在与否的关键要素。设计阶段产生工程质量通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工程设计单位设计人员主观方面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马虎大意等原因,有时会在工程设计中留下某些缺陷,从而给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创造了条件。(2)设计人员设计水平不高,开展工程设计时生搬硬套以前的标准定型图集,结构设计与设计对象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等也是产生工程质量通病的重要原因。比如在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时,梁板节点上方设计了太多负弯矩钢筋,同时排放不切实际,且由于柱筋对钢筋实际排放位置的影响,导致钢筋净间距小于规定标准,给混凝土浇筑施工带来困难,进而使得后续混凝土振捣施工不达标、混凝土强度下降,产生孔洞等问题。还有部分建筑工程在设计时,没有针对外墙上薄弱部位进行专门的热工设计,导致使用过程中外墙出现泛霜、结露、发霉、长毛等问题。
1.3挖方边坡塌方
在某工程中,针对场地进行平整之后,挖方边坡土方出现局面和大范围塌方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机械整平时没有严格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分层次有序开挖,导致坡度过大或坡脚受损,边坡不够稳定,因此出现塌方。在对存在地表水、地下水之处进行开挖时,没有采用科学高效的降水、排水方式,有地表滞水或地下水侵入坡体之中,导致土粘度降低,坡脚位置在冲蚀作用下被掏空,受重力影响不够稳定而导致塌方。
2防治对策
2.1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筛选
对于建筑施工来说,施工材料是确保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如果施工材料不过关,那么即使施工的技术和设备再先进、再完善,最后完成的建筑工程也很难达到顾客的标准以及质量要求,因此,要想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就必须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把控,对于施工材料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做到严格监督,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
首先,在选择施工材料时,应该选择正规经营的厂家,选择具有三证齐全的厂家,避免为了降低成本管理,而选择一些便宜的质量无法保证的材料。其次在材料运输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特殊材质的材料进行一定的保护措施,避免在运输的过程中,造成损坏增加成本,最后,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后,场地的施工监管人员应当对运输过来的材料进行抽检,确保选购的材料是施工过程中规定的材料并根据材料的特殊性质,进行合理的摆放储存。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材料进行定期的抽测,为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建筑工程设计方面质量通病的预防策略。
(1)首先要完善制度保障。设计单位要从工作实际出发,围绕确保设计质量目标制定并实施一系列配套的规章、制度,将质量管理的理念融人到日常工作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要加强图纸审查、审核力度,严格遵守审图规范程序,保障审图质量。特别是要注意针对不同配置专业的审图人员,并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和联系,避免因为专业交叉导致审图疏漏,要针对常见建筑工程质量病害进行审图。(2)其次要不断提高设计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加强设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其责任意识,通过设计人员的主观努力来提高设计质量,减少设计疏漏和错谬。再次是严格依照设计目标和设计标准开展设计,要规范使用设计语言,对设计较为复杂的地方进行细化描述,确保施工队伍能够准确全面理解设计意图。最后要做好施工图设计审查工作,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常见的、危害突出的质量通病进行重点审查。
2.3土方工程
针对上述某工程中存在的挖方边坡塌方质量病害,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治理:对于临时性边坡塌方来说,可将塌方清除干净,将坡顶线向后方移动,并将坡度放缓;对于永久性边坡的局部塌方来说,将塌方松土清理干净后,采用块石填砌,自下而上分层回填,用比例为2:8的灰土进行嵌补,与土坡面相接触的位置用台阶式搭接,使其更加紧密。
2.4加强现场监督
在工程项目运行期间,要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通过监督管理机制规范现场工作人员行为,及时发现施工阶段存在的质量问题,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内容,明确质量控制目标。了解施工管控的责任人,在工程作业阶段确认施工人员企业专业能力以及专业素养是否可以胜任相关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防护建设管理机制,通过健全的管理机制开展施工作业,保证各个公司作业可以按照方案流程推进。此外,建立自上而下的管控流程,提升管控的执行力度。
2.5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工程质量策划的设计工作既是质量管理制度的关键组成部分,还是降低企业成本、减少及预防质量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第二,完善预防控制措施,做好细部结构和施工图纸检查的工作。施工图与设计文件是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依据。工作人员必须要仔细检查好施工图纸,并熟悉图纸内容,这既可以帮助设计部门降低图纸出现错误的概率,还可以掌握主要位置的质量要求、设计意图、工程特点;第三,在施工之前必须要明确每个人负责的任务和内容,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制定方案严格施工,确保施工的质量;第四,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与奖罚机制,避免员工出现“赚外快”的侥幸心理,杜绝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防止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结语
总之,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不断强化施工管理,提升质量水平,才可以和市场需求相适应,促进建筑企业在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虎子.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创新及质量控制措施探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2):106.
[2]裴秀丽.探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8):17.
作者简介:姓名:赵红梅、(1981.10—),性别:女,民族:汉,籍贯 ?山东省滕州市,学历:本科,职称: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