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塘厦镇招投标服务所 广东东莞 523710
摘要: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踏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背景下,电子招投标应运而生并在多领域范围内实现了有效应用。电子标是全新的招投标形式,使得招投标过程更加的高效化、公开化及透明化,促进了招投标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概述了电子招投标的应用优势;其次分析了电子招投标应用现状;最后探讨了电子招投标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子招投标;应用优势;现状;发展方向
引言:
当前我国电子招投标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这期间呈现出诸多的问题,例如:法律滞后、标准不统一、安全隐患突出等,在这种情况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现存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电子招投标的应用优势概述
(一)确保招投标活动公开公平公正
电子招投标是依靠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形成的,网络具备开放化的特征,因而使得电子招投标更加的公开化,透明化。不仅如此,借助网络技术搭建电子招投标系统平台,实现对招投标全过程的监控,能够规避黑箱操作、虚假操作等问题的发生,以便于更好的保证电子招投标工作的公平化、公正化进行,使投标人收益。不仅如此,电子招投标模式的应用,便于招标监督部门实时化监督招标过程,使得招投标活动更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二)使招投标活动更加便捷高效
传统招投标模式下,招标人需要向多个部门提交书面材料批准后方可进行招标活动,而电子招投标的应用,招标人在电子投标平台提交文件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即可进行招标,在网络平台即可完成各项工作,极大的节省了时间,提升了招投标效率。不仅如此,电子招投标的应用,优化升级了整个招投标业务流程,使得招投标活动更加的高效便捷。
(三)促进招投标活动管理规范
现阶段,招投标范围、规模越来越大,传统竞价业务管理模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新时期招投标工作需求。应用电子招投标模式,在开放化、透明化的环境下进行电子招投标,整个过程由监理机构及社会公众联合监督,充分保证了招投标工作的规范化进行。在电子招投标平台上,招投标人和评标专家能够实现各项业务操作,使得招投标活动始终处于可控、可监督的状态下,招投标活动具备了更高的合法性。
二、电子招投标应用现状分析
(一)相关法律滞后
当前我国电子招投标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各个地区和部门各自为政,责任划分不明确,分工协作不到位,没有充分发挥出电子招投标的优势。不仅如此,网络环境下,由于法律制度不健全,无法有效保护电子招投标活动,导致出现盗窃信息、商业信息被泄露等现象,并且对于电子签名和电子合同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约束,现行法律规章制度无法很好的应对电子招投标应用中所呈现出的技术问题。
(二)相关标准不统一
电子招投标监管系统及管理部门相互脱节,工作不协调,缺乏统一、规范指导,这也就导致电子招投标系统开发、应用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现象,产生了严重的信息孤岛和系统壁垒问题。由于系统功能各异,再加上标准不统一,导致各个部门无法实现信息及时共享,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现象,阻碍电子招投标的发展及优势的发挥。
(三)网络安全隐患大
电子招投标系统及平台的搭建,是建立在网络、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的,对于网络存在较强的依赖性。由于互联网具备虚拟化、开放化的特征,导致网络安全问题突出,如何保证招标信息安全成为当下热门话题。如果无法保障招投标信息安全,必然会导致电子招投标丧失公平性和公正性。除此之外,电子招投标系统稳定性也是一项突出问题,系统崩溃的情况下,对于招标方所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三、电子招投标发展方向探讨
(一)制定与电子化招投标相适应的管理机制
针对当前电子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快制定和电子招投标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必须要明确电子招投标平台的功效和地位,科学合理设定网上招标、投标、开标和评标的方法、流程。其次要重视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包括:数字认证技术、文件制作技术、加密解密技术等。再次要综合分析电子招投标应用中所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处理对策及应急方案,并做好反复论证实践工作,保证电子招投标的规范化、高效化进行。最后应制定并完善《电子招投标管理办法》和《电子招投标系统技术规范》,明确电子招投标法律责任、监督制度以及评标办法,助推电子招投标健康发展。
(二)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招投标系统平台
目前,各地级市均建立了电子招投标系统,采用数字证书进行电子签名盖章,打包生成投标文件。若全国范围内进行投标承接业务,则需要在每个地方都进行注册登记,办理数字证书。一方面增加了投标工作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的投标成本。电子招投标工作的开展,涉及到多个专业领域及部门,为实现对电子招投标信息的及时共享,有必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招投标系统平台,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和标准要求,充分借助网络技术,做好长远规划及统筹布局工作,结合我国实际需求,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招投标系统平台,并制定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使得该平台具备较高的兼容性、交互性,促进电子招投标信息共享,保证电子招投标工作的高效化、规范化进行。
(三)不断提升管理人才队伍综合素质
电子招投标的应用,对于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基于此,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要重视对管理人才队伍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以便于充分发挥电子招投标的优势,提升电子招投标效率。要制定健全完善的学习培训制度,定时定期的开展培训活动,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优化培训内容,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要采取理论+实践的方式落实培训工作,不断丰富实践经验,提升危机应对能力,满足新时期电子招投标应用需求。除此之外,要加大对优秀人才的招聘力度,面向高校及社会公开招聘优秀人才,做好考核工作,确保其具备丰富的经验,较高的专业技能,更好的完成电子招投标工作。最后,要适当提升电子招投标管理人员的薪资福利待遇,制定奖惩机制,做好绩效考核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切实提高其工作积极主动性,高效完成电子招投标应用及管理工作。
(四)推进建立招投标诚信共享体系
随着电子招投标在更广范围、领域中的应用,要加快推进电子招投标向市场诚信共享体系的建立工作,积极开展诚信指标采集,建立互联互通体系,及时在诚信体系平台公示和电子招投标相关的动态信息,并曝光不良行为,时刻接受招投标人及社会公众的监督,规避暗箱操作、虚假招标等行为的发生。目前,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四库一平台)对建设工程企业、从业人员、建设项目、诚信记录四方面的信息进行了登记公示,从一定层面上对市场诚信起到一个监督管理作用,但由于工程项目低于差异性比较大,各地级市、省及均建立了自己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对于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四库一平台)上的信息在技术上并无设立接口直接读取。从而在一定层面上局限了一平台全国通用自动读取检索的功能。
(五)加强电子招投标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电子招投标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电子招投标系统的支撑,系统安全稳定与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以东莞市建设工程电子招投标系统为例,该系统是基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系统,模块化的在线招标文件生成,投标人用东莞市建设工程投标文件管理软件成生投标文件,进行线上投标,数据解码导入开评标系统。投标人在线上提交电子投标文件,在系统开评标大厅可以观看开评标进程,无需投标人到现场签到提交投标文件。同时,同一时段多个项目进行开评标,对于系统的稳定性,服务器的承载力也是有很大的考验。基于此,为保障系统安全性及稳定性,要定期做好对系统平台的检测及维护工作,及时的查杀网络病毒及木马程序。同时要做好对系统平台的规范化管理工作,认真甄别招投标信息的真实性,并做好公布工作,禁止出现“随意发布、烂意更改”等现象。最后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管控作用,强化交易、服务以及监督平台的管控力度,保证电子招投标系统的安全稳定应用,确保招投标活动顺利进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招投标作为全新的招投标形式,和传统招投标模式相比较而言具备了更加提出的优势。但由于电子招投标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针对期间所暴露出的诸多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提升电子招投标应用水平,促进电子招投标领域的现代化、规范化、法制化、安全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明慧,刘静.浅析电子招投标平台大数据应用[J].信息周刊,2019(10):1-2.
[2]付永晖.大数据在招投标中的应用[J].软件和集成电路,2018(05):78-79.
[3]王荣涛.信息技术在招投标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9(0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