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34252419871022XXXX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水利工程的建设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水工建筑的质量问题越来越重视。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水工建筑经常会初选蜂窝麻面、气泡、色泽以及内部裂缝等问题,需要相关人员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提高水工建筑质量问题,防止出现水害,有效保护、利用和开发水资源。鉴于此,本文展开探讨,着重分析水工建筑质量问题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旨在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总体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工建筑;质量问题;成因
前言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工建筑是其重点施工内容,对整个工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针对质量加强监督力度,分析形成质量问题的成因,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所以结合水工建筑的特点,分析出现蜂窝麻面、气泡、色泽质量问题以及内部裂缝的原因,以便于制定高效的施工方案。
1 水利工程中水工建筑概况
水利工程中水工建筑区别于一般建筑,其存在诸多特点,以某水利工程为例,其为中型平原水库,设计最高蓄供水位为29.6m、汛限水位27.5m、总库容为6030万方,对水工建筑的施工包括闸底地下轮廓线布置、排水设备布置、消能防冲设计、海漫设计、交通桥铺设等内容。该工程水工建筑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性较强,如气象变化、地质水文、地形地势等,影响建筑物的选址、选型和布置。而且水工建筑是以混凝土作为原料,其具有很强的防渗能力和密实度,能够起到承重、围护、耐冻融以及耐侵蚀等作用。为充分提高水工建筑的质量,施工人员应当结合质量问题的成因,采取相应的解决手段。
2 水工建筑质量问题的成因
2.1 蜂窝麻面成因
在该水利工程水工建筑施工时,其主要出现的质量问题有蜂窝麻面,成因多是因为振捣的半径相对较大,而且振捣时间过短,直接致使接缝或者模板孔眼周边的浆液,在振捣过程中会出现溢出等情况,进而形成比较严重的空隙以及泛砂。另外一方面,如果混凝土原料配合比的中砂率相对较低,并且粗骨料的含量较大,也会形成蜂窝麻面。同时当粗骨料的半径超过标准要求,钢筋保护层无法被混合料所填满,或者是导料入仓不到位,浇筑高度过高等,也会造成砂浆与粗骨料出现离析,从而发生蜂窝麻面[1]。
2.2 气泡成因
气泡是水工建筑外观质量问题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在该工程中,其主要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气泡溢出路程长,浇筑层厚度大;其二是模板表面的隔离剂过浓,在振捣作业中就会受到表面张力的影响,促使混合料的表面出现湿润情况,当内部气体被包裹时,就会产生气泡。此时一部分棋牌会在振捣作用下逐渐减小,另外一部分气泡则会因为模板的隔离吸附剂较多,而无法溢出,影响水工建筑的质量。
2.3色泽质量问题成因
该工程中的水工建筑在建设时,还存在色泽质量问题,表现为水工建筑的外观色泽呈现差异化,对其外观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形成原因一般是入仓导料中的骨料含有杂质,而且拌和质量不同,在模板表面就会因粗糙程度而影响反光效果。同时如果模板中的隔离剂中掺入杂质,就会出现表面涂抹厚度存在差别,造成色泽不同的情况。另外,施工人员对隔离剂的使用操作不当也会出现质量问题
2.4 内部裂缝成因
在本次工程中,水工建筑出现内部裂缝的主要因素是混凝土浇筑后,在凝结时发生大量热量,从而使混凝土的体积大幅膨胀,当期达到最高温度时,就会将将热量散发到外部。而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稳定值时,就会产生较大的拉力,如超过混凝土的抗拉极限值,则会出现严重贯穿裂缝。所以导致内部裂缝的成因即是温度应力的影响,还会导致出现沉陷裂缝[2]。
3 水工建筑质量问题的防治
3.1 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和配合比
对于本次工程中水工建筑蜂窝麻面质量问题的防治,需要在实际施工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配合比等,从而提高模板在拼装时具有良好的精度,并将其拼缝设置为企口形式,再选用适当半径的粗骨料,合理配比混凝土原料。在振捣工艺开展时,为避免发生测振需要合理控制振捣时间,并根据振捣设备的特点对浇筑的振点进行设计。最后为减少缩缝的质量需利用大快件的模板拼装。如图1所示,为本次水利工程水工建筑蜂窝麻面质量问题防治前后的效果对比。
图1 本次水利工程水工建筑蜂窝麻面质量问题防治前后对比
3.2 选用合适的减水剂
在该工程中为避免出现气泡质量问题,需要提高其振升速度以及和易性,所以选用合适的减水剂是十分必要的,能够减少在模板表面的吸附气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利用柴油等作为稀释剂,以此降低稠度。同时在利用减水剂时朱旭保障达到湿润效果即可,有效降低浸润膜的厚度和气泡数量。
3.3 加强细骨料的筛选和过滤
对于本次水利工程中水工建筑存在的色泽不同质量问题,相关人员要加强对细骨料的筛选和过滤作业,保障骨料清洗干净。并在使用时进行严格的审查。具体操作过程中,应用严格把握搅拌时间和配合比,并根据该工程的特点进行模板制作方式改进,如可采用同类加工材料、保障表面隔离剂具有良好的均匀度和纯净度、促使混凝土表面的乳化膜具有充足时间形成不粘膜,提高拆模强度。
3.4 对混凝土表面采取防护
该水工建筑质量问题中的裂缝问题发生在混凝土的浇筑初期阶段,因为温差因素而导致裂缝开裂。因此本工程施工人员为避免出现裂缝质量隐患,应当注重防止温差过大,具体措施是强化混凝土的表面防护,如采取温控措施,以免在拆模时出现突然降温而形成裂缝。并且应当在水工建筑混凝土形成初期,保障其具有较好的表面湿润性,最大先对的防治开裂质量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工建筑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蜂窝麻面、气泡、色泽不同以及内部裂缝等质量问题的成因,结合实际工程可制定实施有效的解决措施,如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和配合比、选用合适的减水剂、加强细骨料的筛选和过滤以及对混凝土表面采取防护等。从而提高水工建筑的施工建设质量,发挥水利工程整体作用和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巍,徐建成.水利工程中水工建筑质量问题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探讨[J].智能城市,2018,4(21):84-85.
[2]刘宇航,张宇,宋锦鑫.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控制措施[J].广东蚕业,2019,53(07):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