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34022119901104XXXX
摘要:在水利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但在施工现场的总体布置上却仍然有所不足,很多施工总布置方案在编制完成后,都需要不断加以优化,才能够保证其合理性。基于此,本文对水利工程建筑施工总布置优化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分析,同时围绕总布置的具体优化方法展开了探讨,希望能够对同类工程建筑施工的顺利完成有所帮助。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筑施工;总布置方案
引言:水利工程建筑施工总布置是指在水利工程的建筑施工阶段,根据工程特点及实际施工条件来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空间规划与平面布局设计,以满足施工各阶段的基础设施布置、场内外运输组织、场地防洪排水等各方面需求,对施工安全、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施工成本等都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而对水利工程建筑施工总布置进行优化,自然也十分必要的。
1水利工程建筑施工总布置优化的基本原则
1.1统一性
在水利工程建筑施工阶段,由于施工现场需要布置生产生活房屋、给排水系统、输电线路、施工材料存储仓库等各类基础设施,并留出专门的运输道路,布置设计要求十分复杂,因此对于施工总布置的优化,首先应遵循统一性原则,从多施工现场的整体布局出发,对各类永久性设施、临时施工设施及相关机具设备等进行统一规划,并在必要时将永久性设施与临时施工设施结合起来,以实现对不同设施间的有效协调,以免出现空间不足、不同设施位置冲突等情况[1]。
1.2节约性
在施工现场空间及占地面积均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对于水利工程建筑施工总布置的优化同样还需坚持节约型原则,在布置各类设施时尽可能节约用地,减少对空间的占用,同时尽量使用已有的相关设施,以免因场地过于拥挤而影响各项施工工作的有序推进。例如对堆、弃渣场地的布置,不仅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来计算土石方量,控制堆、弃渣场地的面积,同时还要在不影响防洪工作的前提下,将山沟、荒地、河滩等区域用于堆渣,并在堆、弃渣场地建立完善的疏导、排水工程,以减少对正常建设用地、农用地的占用。
1.3规范性
为保证水利工程建筑施工的安全性,施工总布置优化还需坚持规范性原则,保证各种主要施工设施与施工工厂的布置能够符合国家或行业的相关标准。例如在场地选择方面,除经过专门论证并确定可行的情况外,均需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避开各种特殊类别地区,如严重不良地质区域、滑坡体危害区域、受泥石流与雪崩危害地区、与重要资源开发有扰地区等。
2水利工程建筑施工总布置优化的具体方法
2.1布置方案比较分析
一般来说,由于水利工程建筑施工总布置对工程施工成本、施工安全、施工进度等多方面因素都有着直接影响,其重要性非常之高,因此施工方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条件来设计多个施工总布置方案,之后再通过对各施工总布置方案的比较分析与综合评估,选出最为合适的总布置方案,实现对施工总布置的全面优化。例如在从施工成本的角度来看,可对比各总布置方案的各类工程数量及造价、场地平整费用、内物料运输是否产生倒流现象等,以确定不同总布置方案对工程施工成本的影响。而从施工进度的角度来看,则需要对比各总布置方案的场内交通线路营运里程、货流顺畅程度、场地行程时间、工人往返所用时间等因素,并将所有不符合工程建设工期要求的总布置方案排除[2]。
2.2协调外部影响因素
水利工程建筑施工总布置不仅具有着较强的复杂性,同时还会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图1),而要想实现施工总布置方案的有效优化,则需要在综合考虑各种外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不同影响因素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协调。例如在设计交通线路时,需要考虑到施工地区自然条件(如相对位置、占地范围、高度等)以及对外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并在充分利用外部交通运输条件的情况下,将外部交通与内部交通有效衔接起来,使交通路线能够与实际地形条件相契合。而在选择废弃场地时,则需要考对生态环境保护、施工工艺、对外运输条件等影响因素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既要尽可能减少对废弃物的就地处理,同时不可为了减少废弃物产生而盲目选择不合适的施工技术工艺,或是在忽视对外运输条件的情况下,直接选择将废弃物运至其他地区处理。
图一:水利工程建筑施工总布置图
2.3应用可视化技术
水利工程建筑施工总布置需要充分考虑到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以及永久建筑物布置、工程建设要求等多方面因素,并对几乎所有的建筑物、基础设施等进行合理布置,其布置过程十分复杂,如果仅通过平面图及相关数据、文字来表示总布置方案,往往很容易忽略施工现场布置设计中的一些细节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施工单位还可以对可视化技术进行应用,借助各种可视化动态演示系统来对总布置方案的设计内容进行三维可视化展现,以便于明确施工现场的布置设计问题,并实现对总布置方案全面优化。例如在某水利工程中,工程所建大坝为混凝土重力拱坝,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废弃物非常多,且在周边环境的限制下,大规模运输难度较大。施工方为便于弃碴和堆料,最终选择在坝区设置了6个渣场。但由于该工程总工期长达2年,而随着施工进度的不断推进,施工作业所产生的废弃物会越来越多,碴场面积也同样会随之不断扩大,如果不能准确了解各阶段的碴场面积变化情况,就会给工程施工总布置规划带来极大困难,因此为明确不同施工阶段的碴场动态变化,施工方就采用了具有三维场地布置演示功能的施工场地可视化动态演示系统,并在将演示变化周期设置为1季度后,对碴场变化过程进行了动态化演示,给工程施工场地总布置的动态化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水利工程的建设阶段,工程建筑施工总布置作为影响施工安全、施工成本、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重要因素,一直都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而要想做好水利工程建筑施工总布置优化工作,保证施工总布置方案的合理性,则需要坚持统一性、节约性、规范性原则,同时在可视化技术应用、外部影响因素协调、布置方案对比分析等方面采取合适的优化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治业,段金林.西泌河水库施工总平面布置调整及优化[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6):241-242.
[2]王成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场地设施布置方法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18,(06):15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