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大坝坝体连接缝灌浆施工处理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赵伟
[导读] 摘要: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当中,水电站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建设内容,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且水电站还具有蓄水、抗洪、灌溉、饮水等多项功能。
        身份证:34020319851227XXXX
        摘要: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当中,水电站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建设内容,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且水电站还具有蓄水、抗洪、灌溉、饮水等多项功能。我国对水电站建设工作也十分重视,并将其作为“十三五”规划当中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水电站建设多采用分段浇筑形式修筑大体型混凝土建筑,同时还需要合理应用连接缝灌浆施工处理技术。
        关键词:水电站;大坝;大体型混凝土;连接缝灌浆处理技术
        在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大体型混凝土建筑是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内容,但同时也具有较大的施工难度。水电工程不仅结构十分复杂,而且具有较大的工程量,需要合理建设大体型混凝土建筑。在实际施工中,相关施工企业主要采用分段浇筑工艺,这样不仅能够降低温差对施工质量所产生的影响,还能够使工艺得到简化,从而全面提升施工效率。与此同时,在大体型混凝土分段施工工艺当中还需要合理应用灌浆处理技术,从而对大坝坝体连接缝进行有效处理,提升混凝土建筑的安全性和防渗性。
        一、水电站大坝坝体大体型混凝土分段接缝灌浆施工工艺
        本文以某水电站工程建设项目为例进行分析,该工程项目的总体库容为0.96×108立方米,需要对3台发电机进行安装,其总装机容量为84mw,具有发电、灌溉以及抗洪等功能。在该项目工程当中主要包括两大组成部分,分别是引水发电系统和混凝土重力坝。在实际施工中,由于重力坝施工量相对较大,因此在对大体型混凝土进行浇注施工时,需要将其具体划分为9段灌注区,这也形成了8条灌浆连接缝。在对各坝体连接缝进行灌浆施工处理时,需要确保两侧坝体的温度要高于14摄氏度,同时混凝土浇筑的凝固时间需要达到3个月以上,并要保证连接缝的宽度大于0.05毫米,从而全面提升大体型混凝土连接缝的灌浆施工质量[1]。
 
        图1 水电站大坝坝体连接缝灌浆施工示意图
        如果在部分大体型混凝土灌浆施工中需要采用“塑料拔管法”,那么在施工中往往需要使用排气管、升浆管、回浆管以及浆管等相关设备。对此,在实际施工中,相关施工企业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布设管路。首先,施工人员需要在后浇筑的大体型混凝土块当中对灌浆管路进行埋设,并要在建筑块的接缝处位置对平直半圆木条进行埋设。其次,在布设管路后,需要将其在拔管内进行充气,时间应该达到一天以上,而且需要对充气压力进行有效控制,当拔管无法从接缝处拔出时,则说明充气压力稳定,避免出现漏气问题。最后,还需要对相关铺设的管路系统采取充水打压处理,其压力需要维持在灌浆压力的80%。
        二、水电站大坝坝体连接缝灌浆施工处理技术应用
        (一)灌浆施工准备
        在水电站大坝坝体连接缝灌浆施工前,相关施工人员需要持续冲刷和浸泡接缝面,其浸泡时间应该持续达到20个小时以上,这样可以为接缝面的冲刷打好基础。在完成浸泡之后,相关施工人员可以采用水和风冲洗的方式,对接缝面以及相关的灌浆管路进行轮换冲刷,将杂质从接缝中除去。
        (二)灌浆施工时间控制
        水电站大坝坝体连接缝在进行分段灌浆施工时需要合理控制施工工序和施工时间。具体来说,在实际施工中,相关施工企业需要严格按照“自下而上和从中部到两岸”的顺序进行灌浆。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该结合不同的混凝土浇筑区块,有效灌浆浇筑连接缝。对于不同区块的灌浆作业时间,其间隔应该控制在8小时以内。针对同一连接缝的上下层灌浆区而言,需要在下层灌浆区施工结束10天之后再开展上层灌浆施工。一旦相关条件与水电站大坝坝体连接缝灌浆施工要求相符合,则应该将连接缝上下层的浇筑时间间隔维持在4天以内。
        (三)灌浆施工压力控制
        在水电站大坝坝体连接缝灌浆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对灌浆压力进行有效控制,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保证灌浆液的均匀性,确保其能够在接缝区域充满。具体来说,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将灌浆压力控制在0.35-0.4毫帕这一范围内,针对特殊区域或无压重部位,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灌浆压力[2]。
        (四)分段接缝灌浆接缝面的增开度控制
        水电站大坝坝体连接缝在进行灌浆施工时,对接缝面的增开度也具有明确要求,一般需要将其控制在0.5毫米以内,同时还需要结合大坝设计要求对坝体的径向移动距离进行控制,一般需要保持在3毫米以内。而在案例工程当中,共有8条连接缝,施工企业需要有效监测连接缝面的增开度,从而提升施工质量。
        (五)分段接缝灌浆施工
        水电站大坝坝体的连接缝灌浆施工中,需要有效进行灌浆作业,并要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具体来说,首先,相关施工人员需要监测排管浆液浓度,当其持平于灌注浆液浓度时,方可结束具体的灌浆操作。其次,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对排气口压力进行检测,确保其满足相关规定数值。最后,浆液的注入率在小于0.5L/min时,应在持续灌注20分钟之后结束相关操作。在灌浆作业结束时,相关施工人员应先将管路阀门关闭,然后再对注浆设备进行关闭。
        三、水电站大坝坝体连接缝灌浆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外漏问题
        在水电站大坝坝体连接缝灌浆施工处理过程中,如果大体型混凝土分段接缝灌浆施工出现外漏问题,相关施工企业可以采用堵漏加大、浆液浓度压力降低以及嵌缝堵漏法等相关措施来有效进行解决,切忌在外漏处理时不能使注浆中断。
        (二)串通问题处理
        在水电站大坝坝体连接缝灌浆施工时,为了防止上下层灌区之间出现串通问题,施工人员可以采用上下层同时进行灌浆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够使灌浆效率得到提升,而且还能够提高灌浆质量。当施工中无法采用上下灌区同时灌浆的方法时,施工企业则可以按照先下后上的方式,但要注意在对上层进行灌浆时,需要对灌浆压力进行控制,并要对下层压力合理调整。
        (三)管路堵塞的问题
        水电站大坝坝体大体型混凝土在开展分段接缝灌浆施工时,一旦出现管路堵塞问题,需要将各管路阀门及时打开,并要使用清水对管路进行冲洗,如果存在一些顽固堵塞点,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对堵塞点进行查找,并合理采取方法对堵塞点进行疏通。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电站大坝坝体施工过程中,对大体型混凝土进行修筑需要正确开展分段接缝灌浆施工,从而有效提升大体型混凝土施工质量。本文在对水电站大坝坝体分段接缝灌浆施工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连接缝灌浆施工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施工企业开展此项作业起到一些参考作用,从而提升水电站的整体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黎伟.水口水库大坝浆砌石坝体加固工程中灌浆的应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3):23-25.
        [2]于磊.水电站大坝坝体连接缝灌浆施工工艺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4(05):9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