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未来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与创新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冯珏
[导读] 摘要:住宅建筑属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和群众生活紧密关联,随着社会发展其在设计上也必然要不断创新。
        上海友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  201400
        摘要:住宅建筑属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和群众生活紧密关联,随着社会发展其在设计上也必然要不断创新。本论文站在当下展望未来,对住宅建筑未来设计趋势进行分析,认为住宅建筑设计在材料生态性、社区小环境、自然大环境等因素都会有认真考虑,从各方面来保证建筑的个性化、自然化、艺术化,同时会提升建筑居住和使用的舒适性、便利性。以这样的方式确保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根本辅助。
        关键词:住宅建筑;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设计创新
        前言: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转化产能,使得住宅建筑设计也能够充分考虑建筑产业链,积极地让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融入到设计方案当中,保证后续建筑施工的绿色性,实现居住的环保性、艺术性、舒适性,达成后期维护的高效性,让整个建筑生命周期更长,从而有效提升社会资源利用率。
        一、未来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未来住宅建筑设计发展方向如何,一直以来都获得了设计界的普遍关注,也有很多专业人士在积极地总结分析,希望可以抓住其中的关键,为当下建筑设计提供思路。笔者认为其在未来应该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设计环保性
        住宅设计的环保性在现阶段已经备受社会关注。但是目前此方面大部分集中在了住宅园区的环保设计,一般都是通过绿化率来佐证园区的环保性而在未来随着环保型社会得到建构,住宅建筑会因为和人的关系最为密切的缘故,会在其材料利用上要求更为严格。故此设计师需要在设计方案里尽可能融入新材料例如环保水泥、环保涂料,新技术例如太阳能利用,新工艺例如各类环保施工工艺,新设备例如环保电气等,通过这些来提升住宅建筑的环保性能。甚至于还会对施工阶段绿色施工予以考虑,提供更为全面的指导,也会考虑到后续房屋维护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最终形成一个绿色环保设计方案[1]。
        2.布局合理性
        所谓布局指的是小环境布局和大环境布局。小环境布局指的是小区内建筑关系设计,需要考虑楼间距、容积率、绿化率,保证整体的和谐性,既能保证小区满足公共活动,又能使得个人空间得到保护。大环境布局指的是小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要积极地摆脱城市当中存在的热岛效应等,实现全局的生态化,保证建筑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可以说住宅建筑设计布局合理性和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紧密关系。每个布局合理的住宅建筑犹如一个个轮子,推动着整个城市的形象不断提升,使得城市整体越来越和谐,最终形成人文城市环境,形成不同的城市建筑文化。这样的布局理念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非常积极意义,能够增强城市建设兼容性,让所有建筑形成一个彼此咬合的齿轮系统,让每一个融入的“齿轮”都在统一的布局观念下得到最正确的安排[2]。
        3.造型个性化
        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当中既能体现单独建筑外形的差异化,也能够使得其和其他城市建筑体融合,一同打造完美的城际线。这种城际线是整个城市的一种自然秉性流露,是城市的精神状态,是通过个性化、健康化的一座座住宅来组合形成的,故此需要局部和整体结合考虑,摆脱过去的小视野设计弊端。例如上海的流光溢彩,得益于整个城市建筑设计向高端、高科技发展,使得其拥有了东方巴黎的美誉。而西安这座古城则需要充分考虑古风和现代的冲突,在住宅建筑设计上需要实现二者融合,从而保证整个城市氛围的稳定性[3]。
        4.环境自然化
        环境自然化指的是在设计过程里尽可能考虑到宏观上的自然环境资源利用,例如地理环境的山河、湖泊、草地、沼泽等。微观上的光线、通风等方面的思考,能够增加室内的自然照明时长,利用对流风改善室内温度和空气清新度。总而言之,从宏观环境到微观环境上都尊重人性体现人性,打造出不一样的人文建筑群和居住空间,体现节能减排思想。
        5.审美艺术化
        即建筑设计必须要具有不落时代的审美,能够让住宅建筑历经风雨仍然具有其独特的艺术渲染能力。

正所谓艺术的才是永恒的,只有增加设计的艺术因子,才能使得建筑拥有生命力。这需要设计师能够拥有全视角设计水平,将城市作为背景来进行具体的住宅设计。
        6.居住舒适性
        需要在内部空间设计上突破传统桎梏,可以站在时代角度下,融入各种创新设计方案,保证空间的灵活利用,使得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居住要求得到满足,也可以打造家庭集体交流空间。
        7.使用便利性
        能够在设计当中充分考虑到老龄化社会现实,使得园区拥有更多的锻炼身体区域,并且匹配足够的老年活动空间,使得老年人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考虑到私家车、公交车的彼此影响,确保出行便利。
        8.维护高效性
        在设计方案当中充分考虑到未来建筑维护,能够设计出便于攀援的辅助设施,使用高质量的防渗防漏材料,提高建筑屋顶质量,避免裂缝渗漏影响业主的居住体验。况且高效的维护水平也会使得建筑生命周期更长,降低社会成本,利于高效社会的构建。
        二、未来住宅建筑设计创新点
        1.智能设计
        所谓智能设计指的是利用现代智能软件展开设计,其是保证建筑构件的合理性、建筑之间科学性、建筑和环境和谐性的关键。目前建筑设计当中融入信息技术已经初具雏形,例如BIM技术对于建筑内部设计具有优化能力,降低构件和管道管线的冲突,使得它们分布更为合理,让内部空间最大化。而且该技术具有信息中心,能够融入已经共享的设计方案,使得设计师可以多方融合实现创新,保证建筑设计的个性,同时也能使得建筑为城际线的打造做出积极贡献[4]。
        2.全城规划
        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下,住宅建筑设计必须要考虑一座建筑对于小区布局乃至于城市整体功能的影响。故此,在未来的住宅建筑设计领域,必须要求设计师们能够动态采集城市规划信息,对城市建筑群落、林园、广场、商业区、居民区、交通系统、管线系统等都有充分了解和掌控,保证建设项目能够最自然融入其中,将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这样才能保证住宅建筑和自然环境、城市环境的充分融合。
        3.社会参与性
        住宅建筑设计在未来需要实现全社会参与,因为设计决定了未来业主的居住体验,必须要将潜在业主的居住要求融入进来,这样才能保证项目当中的建筑群落、建筑内部构造乃至于个人未来家庭装修都获得更多人的基本认可。摆脱过去设计和社会割裂、创新点稀缺弊端,以全社会设计参与来激活设计的人文性,保证了住宅建筑设计的先进性、民本性。
        可以看得到设计智能性、全城规划、社会参与性实际上都主张了设计并非设计师自己的事情,提出了设计多主体原则,允许设计师有自己的思想和创意,同时更鼓励设计师考虑社会发展因素、居住者体验因素等来保证设计的科学性。这样也避免了过去设计的一套设计方案百套楼的弊端。
        总结:住宅建筑是城市大小“细胞”,只有保证其在设计上处于健康水平,才能确保细胞能够正常代谢、成长、成熟,使得整个城市呈现出一种特有的健康韵味。故此在未来的住宅建筑设计当中,以环保、自然、艺术、便利、高效为代表的宜居设计理念必然蔚然成风,推动着建筑行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鹏程.试论建筑设计的创新和可拓思维模式[J].中国房地产业,2019(08):219.
        [2]刘莉珠,曾力.由未来建筑设计引发的产品创新与绿色设计思考[J].工业设计,2019(01):77-79.
        [3]徐璐思.新时代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0):18-19.
        [4]张晓伟.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574(15):85-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