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下   作者:谢凯
[导读] 新课改背景下,互动式教学模式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并得到广泛运用,取得显著成果。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互动式教学不仅有助于唤醒学生学习兴致,还能提升其化学知识应用能力。基于此,文章通过对互动教学的研究就这一教学手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几点建议:创设问题情境,基于师生问答实现课堂互动;展开小组合作,基于任务驱动实现课堂互动;组织化学实验,基于实践活动实现课堂互动。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四中学  谢凯 830000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互动式教学模式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并得到广泛运用,取得显著成果。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互动式教学不仅有助于唤醒学生学习兴致,还能提升其化学知识应用能力。基于此,文章通过对互动教学的研究就这一教学手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几点建议:创设问题情境,基于师生问答实现课堂互动;展开小组合作,基于任务驱动实现课堂互动;组织化学实验,基于实践活动实现课堂互动。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中学;化学;应用策略
        前言: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为了响应新课改号召,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越来越倾向于在课堂上采取互动式教学法,基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从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好基础。故此,文章就互动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探讨。
        一、互动式教学应用价值
        首先,有助于唤醒学生学习兴致。中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普遍存在抵触心理,一方面,因为这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化学知识对中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所以他们存在畏惧感。另一方面,化学虽然是一门实用型课程,但是比较抽象,有很多化学反应公式、化学符号等,这难以唤醒他们的学习热情。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增强化学教学的趣味性、灵活性,在活跃、轻松的环境下,学生能够投入全部的精力和热情,专心致志地学习[1]。因此,互动式教学的实施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其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化学知识应用能力。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如白醋除垢、酒精消毒等,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看到这些现象并不了解其背后的化学知识与原理。在传统的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采取“讲解-接受”式教学方式,学生被动地记忆知识,即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化学公式、符号等,在生活中不会灵活运用。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够打破这一局面,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背后隐藏的化学知识,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与原理的理解,还能提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互动式教学应用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基于师生问答实现课堂互动
        沟通、交流是最常见的一种互动方式,因此,在中学化学课上,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载体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即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一方面,这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且激活他们的思维,另一方面,这可以帮助教师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在这个基础上有目标地优化教学方案,提升教学有效性。此外,也可以由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自己的疑惑或想法,而教师再帮助学生解惑。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良好习惯,还能锻炼他们自主学习能力[2]。



        例如,在上《燃烧的条件》这节课时,笔者联系生活实际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一定都烧过火吧,以野炊为例,我们能够将枯柴点燃,但是柴火下面的泥土却不会燃烧,这是为什么?”“我们要想烧一根木棍,肯定不会用火柴去点燃,而是用一些稻草、旧报纸等去引火,为什么呢?”“在燃烧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让火堆燃烧更旺,你能找出几种方法,并说一说这些方法背后的原因。”在提出问题后,给学生几分钟的思考时间,然后点名让学生回答,再结合学生给的答案进行补充,由此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和学生一起探究燃烧的条件。这样的互动是最简单形式的互动,但是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听课质量有显著效果。
        (二)展开小组合作,基于任务驱动实现课堂互动
        除了师生互动这种常见的互动形式,在中学化学课上,教师还要重视生生互动,顾名思义,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相较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式更受中学生喜爱,这是因为与年龄相仿的同学交流、互动,一方面,学生没有心理压力,不用担心说错受到批评或责备,另一方面,他们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而且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相近,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因此,在中学化学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给他们布置学习任务,比如共同探讨一个问题或分析一个化学现象,以此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3]。
        例如,在上《水的净化》这节课时,笔者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在预习阶段通过课外书、网络等查找资料,搜集净化水的方法,做好知识储备工作。接着,在课堂上,笔者让学生分组讨论净化水的方法,思考并讨论净水过程中吸附、过滤、沉淀分别去除什么杂质,在这个基础上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设计一份净化河水的方案,写出详细的净化步骤。在这个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课前储备的知识,设计科学的方案。这样的学习任务与互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组织化学实验,基于实践活动实现课堂互动
        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是一个重要构成,也是互动形式的一种。在中学化学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化学实验,以此突出他们的主体性,促使学生真正参与知识建构过程。为了进一步增强互动性,教师应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而不是直接给学生演示实验,要求学生记住实验现象以及相应的原理,而是让学生根据问题或现象提出自己的猜想,然后再用化学实验去验证,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例如,在上《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这节课时,笔者先组织学生分析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然后让他们结合生活经验等猜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想,如“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且与其反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等。在学生提出各种猜想后,笔者让他们展开探究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并在他们探究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帮助,从而实现了以化学实验为载体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
        结论:综上所述,互动式教学符合现代化教育理念,真正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让学生在化学课上真正参与化学知识的建构,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化学教师应正视互动式教学模式并基于这一教学手段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充分发挥其优势,为中学生构建一个有趣的、 高效的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刘小强.初中化学互动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科技资讯,2020(20):168-169+172.
[2]徐秀萍.谈初中化学课堂上的有效互动如何实现[J].中国新通信,2020(02):176.
[3]倪道荣.初中化学教学中互动式教学的应用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8(12):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