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阳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二小学
摘要: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为了让情境教学法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他们就需要对其展开深入研究。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笔者围绕情境教学法发挥的作用、创设情境的类型和运用情景教学法时的注意事项三方面展开详细的介绍,旨在给其他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师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情境教学;语文教学;小学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能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其能够缓解传统教学课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参与度不高等,也能够让学生快乐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在一二年级这一学习语文学科的初始阶段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所在。因而在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作用,让其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
一、情境教学法发挥的作用
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促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二年级的小学有着活泼的性格特征,一板一眼的教学方法很容易让他们的注意力有所转移。当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时候,生动的情境会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为了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在教学之前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将之融入所创设的情境中,进而促使学生爱屋及乌,产生探究的兴趣。例如:在进行《小猴子下山》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中,笔者就会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猴子,还有金灿灿的玉米、又大又红的桃子、又大又圆的西瓜以及粉嫩的小兔子。然后笔者就会向学生提问:“如果你是小猴子,你想要什么呢?”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接下来笔者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阅读,让他们去探究文章中猴子的选择。此时的学生就会有着阅读的兴趣。
2、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强烈的情感体验之后,他们就能够更好地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也因此让自己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情境教学法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一二年级语文教师此时就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来让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例如:《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文章表现了革命领袖毛主席对人民的关怀,也表达了人民对主席的怀念和爱戴。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学生可能不理解水井的重要性,此时笔者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明白这一点。笔者首先会向学生呈现集洗衣、洗菜、吃水于一体的水井的浑浊和脏污,然后向学生提问:“如果只有这一口水井能够提供喝的水,你们会不会去喝呢?”接下来笔者就会向学生呈现毛主席挖完水井之后,人民喝上了清澈甘甜的井水的场景。鲜明的对比就会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意识到毛主席对人民的关怀。
二、创设情境的类型
在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时候,语文教师需要为学生进行情境的创设。情境的类型多种多样,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所希望达到的教学效果来为学生进行创设。
1、表演情境
如果将教师比喻为导演的话,学生就是演员,课本就是剧本,课堂则是学生表演的舞台。学生能否成为好的演员就取决于他们对课本的理解和演绎。此时一二年级语文教师能做的就是为学生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某一角色。例如:在进行《小壁虎借尾巴》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中,笔者就可以让学生去进行壁虎、蛇、小鱼、老牛、燕子、壁虎妈妈这六个角色的扮演,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自由选择。为了让学生能够专心投入其中,笔者就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了这一故事,还会向学生展示各种动物尾巴的用处。这样的话,学生在扮演角色的时候就会更注重尾巴的呈现,也因此了解了各种动物尾巴的功能,这是他们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得到了提高。
2、生活情境
生活情境也是一二年级语文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的一种情境,这是很好理解的,学生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和他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生活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对语文知识进行理解。不仅如此,学生还能够树立起在生活中应用知识的意识。例如:在进行以《小青蛙》为识字素材的识字教学中,学生就需要认识“清、晴、眼、睛、保、护、害、事、情、请、让、病”等生字,并且将之进行运用。此时笔者就会为学生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将每一个汉字所能够用到的生活场景利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如关于“晴”这一汉字,笔者就会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晴天的画面,以及在晴天里能够做的事情。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对其有着深刻的印象。
3、竞争情境
学生要想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彻底转化为属于自己的知识,他们就需要经历诸多环节,如知识练习环节、理解记忆环节、知识应用环节等。对于学生而言,这些环节都是需要耗费精力的,也因此无法积极地投入其中。此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进行竞争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例如:《静夜思》是一首需要学生进行背诵的古诗,如果笔者直接让学生展开背诵,学生的背诵动力可能并不会很充足,因为背诵的过程对他们而言是枯燥的。此时笔者就会为学生进行竞争情境的创设,让背诵的过程变得紧张激烈起来。笔者会为学生出题,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回答,答对的学生就会顺利过关,答错的学生还需要参与到第二轮、第三轮的竞争中去,直至回答正确为止。
三、运用情境教学法时的注意事项
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如果没有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那情境教学法的作用就无法发挥出来。此时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时候就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制定规则,二是使用奖励,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积极地配合教师,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1、制定规则
规则的存在可以让学生很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性格,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师需要让学生一起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去,并且用活泼的语言将规则呈现出来,而不是命令式的语言,后者会让学生产生排斥和抵抗的心理,规则的存在也就毫无意义。在规则的约束下,学生就能够更加专心地投入到教师为他们所创设的情境中去。如笔者会在课前和学生一起探讨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应该出现的行为和不应该出现的行为,学生可以大胆地进行发言。有的学生认为不能够走神、打瞌睡;有的学生认为要认真地参与到情境中去。然后笔者就会将之进行总结,并且选择学生所喜欢的动漫人物,借其之口来将规则呈现给学生。出于对动漫人物的喜爱,学生就能够积极地遵守规则。
2、使用奖励
与规则配合使用的是奖励,其代表着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和认可,会让学生有着强烈的成就感。这样的话,学生就会更加喜欢能够带给他们成就感的语文学科,也因此积极地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去。在选择奖励的时候,一二年级语文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的话,奖励对学生的诱惑力是巨大的,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例如:当笔者想要奖励给学生纸折的小动物时就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喜好,有的学生不喜欢小青蛙,笔者就不能将青蛙作为对其的奖励,而是应该询问其喜好,进而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奖励。还有的学生相比较于物质奖励,他们更喜欢精神上的奖励,此时笔者就可以授予他们各种荣誉称号,对他们进行表扬,并且号召其他学生向其进行学习。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积极地配合笔者。
总而言之,要想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作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师需要付诸努力。在此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始终要牢记一点,那就是情境教学法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因而在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考虑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范耀荣.探析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15):60-61.
[2]陆英.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课外语文,2017(19):88.
[3]密钰梅.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分析[J].中华少年,2017(18):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