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高效教学探析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7期   作者:邱华玉
[导读] 教师在设定教学方式时,可以根据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学生基础、教学形式、适用范围等多种途径进行划分

        邱华玉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第三中学校
        摘要:教师在设定教学方式时,可以根据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学生基础、教学形式、适用范围等多种途径进行划分。高效的教学策略不仅需要教师合理地开展教学活动,也需要学生积极地配合,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使得教学效益能够发挥最大作用。本文以“初中物理高效教学探析”为题,以信息技术,打造直观教学体验;生活教学,增强学生物理理解;错题分析,关注课堂生成资源;实验教学,展示知识形成过程为主要论据,致力于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教学;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不断的向学生讲述物理知识,很容易使学生形成被动的学习状态,这与现在所倡导的高效式教学理念不符,学生应该积极主动的进行物理知识探索,切实掌握物理知识,并能够运用物理知识灵活的解决各种问题。作为教师应该发挥其引导作用,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物理学习,使学生能够转变学习状态,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增强对物理学习的热爱之情。以下是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工作所总结的教学理念,希望能够对广大同仁有所帮助。
        一、信息技术,打造直观教学体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已经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行业中信息技术被引入课堂之中,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知识展示。教师可以提前做好电子课件,将本节课所要讲述的内容融汇其中,然后通过投影的方式进行播放,既能够解放教师双手,提高教学效率,也能够为学生带来新颖的学习体验。由于物理知识较为抽象,且具有科学属性。因此,教师便可以将抽象逻辑知识,或需要实验实践所验证的知识进行直观的播放,使学生能够直接了解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从网络中检索名师讲解、物理实验等视频弥补本节课教学的不足之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学《磁生电》这篇文章时,很多学生并不能看到“磁场”的存在,不知道“磁场”是什么,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不明所以”的现状。为此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在网络中找到一些关于“磁场”的图像与视频,使学生在脑海中有一个清晰的印象。紧接着,教师为学生展示磁生电的装置,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电流的产生,从而对本节课的知识提高理解。总之,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带来直观化的学习体验,将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形态,使学生能够在肉眼可观的状态下,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利用信息技术,结合物理课本内容,搜集或制造一些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构建一个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
        二、生活教学,增强学生物理理解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物理知识抽象且晦涩难懂,因此很多初中生会产生“畏难”的学习心理,从而导致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的下降。因此教师可以开展生活教学,选择贴近初中生的实际生活现象,在课堂中引入一些生活元素,不仅能够使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亲切感,同时也能够活跃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物理理解能力,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学《生活中的透镜》时,已知透镜会折射光,了解一些关于透镜的原理。本节课便将一些生活中的透镜带到课堂中,如照相机、放大镜、望远镜等都运用了透镜的原理,才能够让我们在生活中看清很多事物。此时学生从生活的角度了解,便能够初步地理解透镜的相关知识。

紧接着,教师带领学生一同制作照相机,既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学生灵活地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或者为生活增添光彩。总之,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物理学习增添了趣味,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学习理解能力,教师应该加以重视,并灵活运用。
        三、错题分析,关注课堂生成资源
        随着新课改的盛行,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在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回答错误、表达错误、练习题错误作为生成性资源,与学生一同探究错误内容,找到产生错误的缘由,然后再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进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质量。作为物理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发言,让学生意识到犯错并不是一件“无法原谅”的事情,只要能够及时改正便可以。教师要及时发现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学习行为与习惯,从而有效地改变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朝着更好地方向发展。
        例如,教师在考察学生运动和力的关系运用时,为学生展示力一道题:我国的宇航员将登上月球,宇航员完成探月任务后,乘火箭离开月球表面,若在某段时间内,火箭沿斜向上方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在月球表面上,观察到火箭发动机的喷火方向应该是什么呢?很学生受到运动方向的影响,表示方向是斜下方或者是左下方。为此教师与学生一同分析,火箭可以不受力或者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方向应该竖直向下。在此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一同探究错误的缘由,不仅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形成反思。此外,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故意制造错误,让学生们意识到,并主动大胆地指出错误。
        四、实验教学,展示知识形成过程
        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很多物理知识都会涉及到实验验证,此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开展物理试验,既能够让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得到增强,也能够让学生在实验中真正地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程度,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开展实验之前,教师要做好教学准备,提前预备实验所需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根据教师的指示开展与操作实验,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收拾实验器具的好习惯,保持卫生,绿色实验。
        例如,教师在教学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分析出两种的区别,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教学。首先将学生分为三人一组,然后在实验室准备好相应的实验用具,最后带领学生开展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其中一位学生进行串联,一位学生进行并联,一位学生负责观察、记录与纠正,然后大家再相互换位置操作实验,既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串联与并联的原理,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当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益提升后,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会提升,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高效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老师应该在未来的教研道路上,研究出更多的高效教学策略,为学生带来有效、科学、良好的学习体验。同时学生也要积极地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直观的学习物理知识;在生活教学模式中,增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在错题分析的过程中,掌握自身的物理不足之处,并积极改善;在实验教学中,增强自身的物理实践能力,了解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总之。不论是何种教学方式,只要能够对学生学习产生积极作用,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都应该花费精力积极探索,并总结、归纳为高效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张杰.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路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28):99-100.
        [2]王天恩.如何有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58-259.
        [3]冯业建.激发学习兴趣,构建高效物理课堂[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