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性教学对思政课核心素养形成的价值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9期   作者:邓凡
[导读] 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初中政治实践性教学的必要任务
        邓凡
        陕西省汉中市第八中学,陕西 汉中 72300
        摘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初中政治实践性教学的必要任务。初中政治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把握核心素养的内涵,结合教学需求,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全新的课堂活动,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能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政治课堂上,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保证学生健康成才。
        关键词:初中政治;实践性教学;核心素养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思维培养不仅能满足学生理性精神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同时也能强化学生的独立能力、创新能力。初中政治教师要指引学生注重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敏性。
        一、关于初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概要分析
        (一)初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1.政治认同
        这是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是学科的意识表现。通过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爱国之情,能让学生保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2.理性精神
        其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时,表现出来的辩证思维、判断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理性精神,可以让学生面对复杂的问题,更加理性、深入的思考,能引导学生做出更加正确的抉择。
        3.法治意识
        对于政治教育本身承担着法治教育的重任,加上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也成为了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实际中教师需要指引学生懂法、守法、用法,这样才能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
        4.公共参与
        政治教育中涉及诸多公共资源,在初中政治教育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客观、全面的了解公民义务及权利,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让学生可以在公共参与中发挥自身价值。
        (二)初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
        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个人日常行为的重要指引,也是一个人道德观念的核心体现。初中政治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思想,促进学生思想健康。同时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有助于学生理性精神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通过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
        良好的教学开端是教学成功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学情选择适宜的导入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可采取创设真实的情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实的情境学生更容易接受,又能很自然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比如,在讲授时,可以创设师生共同朗诵余光中的《乡愁》这一情境来导入新课,为接下来的“寻根之旅”做铺垫,通过“寻根”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热爱中华文化,认同文化力量。

从而培育学生“文化自信”这一核心素养。
        (二)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为此,政治教师要在了解教材的基础知识上,还要提炼教材的启发性因素,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的隐性资源。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意识,学生在好奇心的牵引下,会养成一种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真正从被动接受知识中摆脱出来。增强学生主体意识,还要注重学生个人能力尤其是质疑能力的培养。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思考的过程,学贵有疑,学起于思。只有大脑不断地运转,才能去真正领会知识。比如,在讲解时,我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不是同一时间节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以及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别是什么?我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时间节点是什么等,经过预习、阅读、讨论等,按小组回答问题,每个人被提问的概率相等,这样一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
        (三)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实践性教学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爱国精神、集体精神、奉献精神等各种优秀民族精神的相关视频播放出来,让学生在形象的视频中感受民族精神,强化学生对民族精神的感悟,培养学生传承民族精神的意愿,并让学生在民族精神的熏陶下形成完善的人格,促使学生可以在今后成为合格的公民。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我国发生自然灾害以后,政府领导人民抵抗自然灾害,保证人民群众良好生活的视频,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来感受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国家颁布的一些惠民政策呈现出来,如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让学生借助这些真实的案例来感受政府的职能。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设置,学生可以借助于生活中各种实例来感受政府的职能,同时学生也可以在这些内容分析中,坚定自身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的信念,促进了学生政治认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引学生从自身的生活体验出发,让学生可以真正的理解什么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在课堂上将当前社会上的热点话题引出来,让学生对这些事件进行讨论,对初中生来说,他们本身具备很强的爱国情怀,教师引出这些话题,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指引学生意识到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一个主动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保障人民生活和谐的政府。另外,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出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共享单车被某些人当成废铁卖掉,让学生针对这些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发表自身的想法,并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有的学生认为,共享单车被当成废铁卖掉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也有的学生觉得共享单车是社会资源,其在减少环境污染,方便大众出行上具有很大帮助,而偷卖共享单车则是一种违背社会文明的行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其思维十分敏捷,对教师而言,也需要积极的参与到学生讨论中,并指引学生透过现象看待本质,尝试用唯物辩证法来看待事物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在教育领域中,教师不仅要指引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适应自身、社会发展所需的能力及素质。所以在初中政治课堂上,教师也需要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调整,创新课堂模式,促使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能得到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欣.把握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深刻内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3):39-41.
        [1]凌华旸.初探如何构建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活动型课堂[J].师道·教研,2020(03):188-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