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静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第一中学 678000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能够在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水平特点的基础上,来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以此更好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重点分析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相关词略,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时效性;策略
随着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不断更新,在实践操作进行练习时也要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做好全面的了解,尝试最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总结最适宜学生进行学习的方式方法,以此更好的改善最终的教育教学效果。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最为常用的方式方法,有项目式、主题式,是网络模式等相关的学习模式,注重要抓住三个环节分别是课前、课中、课后,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在课中主要是对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技能并培训学生具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具备坚强的品质信心和勇气,而课后主要是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巩固复习。要强化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以此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应用教学支架,强化认知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重支架式教学方式方法的应用,具体来说是教师为学生搭建一定的平台和支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并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这种思想主要是来源于最近发展区和辅助学习的相关概念,这样式的教学,具体来说,首先为学生搭建一定的平台,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索,也可以采用协作学习的方式,最终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在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概念图、流程图,思维导图导师比较常用的信息化的教学工具,利用这些工具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以此更好地强化教学效果。通过教学支架的应用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学习中,体会知识载体对学生发展所具有的作用,让学生更加高效的参与到知识学习中,完善学生自身认知体系,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强信息素养,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二、把握好教学尺度,提升教学效率
当前高中信息技术的内容普及度相对比较少,在教育教学中教学也相对松散,任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进一步加强计量度和难度,在每堂课教学中都应该根据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水平布置任务,让学生根据任务对知识进行探索分析,从而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相关理论研究表明人们对于信息的接受往往是一组快为单位,要想让学生长期记忆知识内容,最低对知识显示八秒钟的时间,但是如果想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一节课只需要设置4到20个组块的内容。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具有一定的思维密度,应控制好教学的难度和时间,通过对教学进程进行控制,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对教学尺度进行把握,根据学生已有认知和知识内容,理解其中知识,将新旧知识相互联系,从而更好的提升最终的教育教学效率。
三、构建完善评价,提升教学效果
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课堂评价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实现其教育教学目标课程评价,应该是从课程标准进行实施,对这个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通过评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不断地体验,正确的认识自我,强化自信心,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教师获得一定的反馈信息,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强化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在评价当中也要能够根据学生所存在的差异和特长,真正的突出评价所具有的多元行性、过程性,通过多元评价的方式更好地尊重学生的个体性,通过多渠道的方式更好地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不同主体在评活动当中所具有的作用,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发表意见,特别是在对于有争议的问题上,要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促进学生多元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在评价中也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整体以及全面性的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包括学生的优势和立场,要真正的做到扬长避短,评价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始终,可以通过形成性和终结性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以此更好地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水平。
四、构建完善体系,做到全面育人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是当前时代发展中人们所具备的基本素养,要想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最为基本的需要强化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意识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信息技术课程的最为重要的责任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责任感。有相关数据表明,每年关于计算机病毒和信息犯罪的案件可以高达数10万件,而信息安全方面的责任也显得十分的重要,而这种责任意识应该包括社会、国家、家庭等方面的责任,而知的发展应该包括各种能力的发展,其中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自身个性的发展。为此,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而这种工具的使用应该是以解决问题为载体,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与好,应该主要考虑到学生是否主动地参与,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真正的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也让学生在知识获得的过程当中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
结论
高中信息技术是综合性的学科性质,在教育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要做到积极、主动、民族、平等,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当中,以此更好地体会信息技术学科对于自己学习和发展来说的作用和价值。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还要不断探索相关的策略,以此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黄卫伟.漫步云端 实践教育信息化——摭谈云平台在高中信息技术作业布置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07):34-35+42.
[2]吴美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课堂实效[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08):194-195.
[3]李保臻,孙名符,韩晓玲.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教学应处理好几个关系[J].中国电化教育,2011(05):97-101+105.
[4]孙名符,方勤华.关于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实效性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07):63-6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