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芸
义乌市福田小学 浙江 金华 322000
摘要: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初级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严格的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合理运用微课等教学手段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才能保证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文章主要是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微课教学手段的应用和研究,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效果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微课;数学教学;逻辑思维;应用
1微课的概念及设计及设计原则
1.1微课的概念
所谓微课实际上就是借助信息技术,将学习内容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拓展结构性数学资源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提升。也就是说,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策略时,必须以教学目标和要求为依托,将教学内容设计为微视频课程,充分发挥这种短小精悍且内容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的优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微课具有制作方式多样化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手机、摄像机等设备拍摄和录制视频。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必须将教学内容控制在10分钟以内,然后在播放微视频的过程中解答学生的疑惑,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1.2微课的设计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师在设计微课内容时必须严格的按照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由于只有学生始终处在主动探究和学习的状态下,才能在保证自身思维活跃性的基础上,促进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学手段时,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积极的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创设问题教学情境的方式,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以达到有效提升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2)时间性原则。一般情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微课主要集中于某一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由于小学生受到自身生理特征的影响,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所以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必须具备相应的时间观念,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征,将微视频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避免因为课程时间过长,导致学生出现学习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2微课教学下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现状
2.1教师不重视微课
经过长期实践应用发现,现阶段微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并未真正得到教师的认可,很多教师甚至认为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会误导学生的思想观念,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而且不利于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2.2教师运用能力亟待提升
教师在运用微课教学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搜集和筛选符合要求的资料制作微课件。由于微视频的制作过程非常的繁琐,所以,其对教师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师开始前,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备课。虽然这种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可以准确的理解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述的每个知识点,但是因为大多数教师在微课设计中对于相关技术的应用非常的生疏,最终导致教师微课教学能力低下无法满足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3微课下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对策
3.1明确学习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也应该积极的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微课作为当前深受广大师生青睐的教学模式之一,该教学方法自身具有的短小精悍的特点,不仅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避免了重复讲解某一知识点现象的出现,而且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进一步强化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教师在数学教学开始前,应该先为学生设定课堂教学的目标,引导和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3.2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应用的教学方法因为过于单一,导致很多学生都感到学习数学知识枯燥乏味且无趣,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微课作为一种借助多媒体技术,在短短几分钟时间内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向学生详细的阐述和讲解某一个知识点和学习难点,不仅彻底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出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促进了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培养效果的有效提升。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且理解能力较差,其在面对数学教材中的抽象知识点时,都会出现无法有效理解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运用微课教学法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应该在深入分析小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将微课融入到小学数学教材中,充分发挥微课教学方法的优势,设置贴近于学生生活的教学案例,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3.3创造自主学习时间,促进学生独立思考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始终处在主导的地位,而学生则只能在教师的主导下被动的学习教师讲授的知识,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该通过开展微课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要求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教师在讲授克与千克的知识点时,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为学生制作微课视频:一角钱的硬币重量大约为1克,那么1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呢?然后要求学生分别拿硬币、黄豆掂量一下,估计出一粒黄豆的大概重量,再使用天平承重。最后再引导学生探讨克与千克两者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才能在确保学生加深对知识点记忆的基础上,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
3.4培养学生多元化的逻辑思维能力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严格的按照新课程高管的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和思考数学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应该根据教材内容的要求,整理与微课相关的资料,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微课教学的各个环节。比如,教师在讲授三角形这一知识时,应该借助微课将不同的图形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要求学生从中找出三角形,并思考: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三角形的?经过相互讨论后,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各种不同的三角形,最后总结出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一共有三个角、三条边,三角形的每一条边都是线段且三条线段必须首尾相连。接下来由教师总结,三条首尾相连的线段围成的图形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角形。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三角形的知识,而且形成了多元化的数学逻辑思维。 3.5通过丰富的微课资源,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该引导学生合理运用课余时间探索课堂教学中的数学问题。微课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不仅实现了微课资源利用最大化的目标,而且引导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探究学习习惯,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提升,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总之,推动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目标,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时,应该合理利用微课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要求,合理设计微课教学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训练计划,将原本抽象的数学课堂知识转化为小学生易于理解的形式,才能达到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有效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董陈萍.谈微课在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20,01:21-22.
[2]盛丽慧. 微课在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中的运用探究[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32-333.
[3]罗菲.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9,0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