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水土保持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27期   作者: 张长瑜1 董乐阳2
[导读] 近日,黄委水保局印发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张长瑜1 董乐阳2
        1黄河河口管理局利津黄河河务局 山东 东营 257400  2东营津泰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有限公司 山东 东营 257400
        摘要:近日,黄委水保局印发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规划、淤地坝及旱作梯田专项调研评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和对策措施研究、水土保持率研究等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工作内容、成果要求、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土保持相关工作的实施。鉴于此,本文对试论水土保持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
        引言
        抓紧开展科学研究,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水土保持林草的结构和功能,树立综合意识,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生命共同体进行设计,提高水土保持工程的质量和设计标准,有效保护好水土资源,促进和保障高质量发展。
1综合治理,成绩斐然
        某市地处晋陕峡谷东岸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沟壑纵横,缺林少绿,土地贫瘠,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全市13个县(市、区)中,有10个是国家划定的水土保持重点县,也是山西省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据调查统计,全市共有水土流失面积14691km2,占国土总面积69.6%,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3.6%。某市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水土流失与贫困发生相随相伴,自然水土与生态条件差是其重要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以及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某市人民坚持不懈地开展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付出了艰辛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2019年底,全市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420.13km2,治理度达到64.12%。其中,建设淤地坝12221座(骨干坝308座,中型淤地坝278座,小型淤地坝11635座);修建基本农田2298.93km(2水平梯田1462.03km2,坝地303.85km2,滩地387.5km2,旱平地145.55km2);营造水土保持林5981.15km2(乔木林3112.42km2,灌木林1097.53km2,经济林1771.2km2);种草163.16km2,封山育林855.91km2,其他措施治理120.89km2。水土保持的持续推进,使某市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巨大改善,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
2黄河的主要灾害及成灾原因
2.1洪水灾害情况
        历史上黄河两岸以水灾严重而著称,由暴雨洪水和冰凌洪水造成的水灾遍及全河的上、中、下游,但主要在下游,其特点是:决口频次高,淹没面积广,水淹沙压灾情重,经济损失大,后果严重,影响深远。黄河洪水灾害主要有洪水决溢和凌汛灾害,由于泥沙不断淤积,黄河下游河道成为“地上河”,洪水决溢频发。据文献记载,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中,黄河在下游决口的年份达543年,平均约四年半一次,从清道光二十一年至民国27年的98年当中,就有洪灾64年,平均不足两年就有一年发生洪水灾害。有的一年中决溢多次,总计决溢达1590多次,并有多次大的改道和迁徙。改道最北的经海河至天津入海,最南的经淮河入长江。
2.2洪水的原因
        黄河流域是我国乃至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64万km2,由于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就占45.4万km2。水土流失导致的沟蚀的发展,将黄土高原切割得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其中长0.5km以上的沟壑达27万多条;而在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多沙粗沙区,大于3km2以上的沟道6000多条。据统计,黄土高原每年因沟壑侵蚀约损失6000多公顷土地,占总耕地面积90%以上的坡耕地,每公顷每年流失土壤120t~150t,流失水量300m3~450m3。

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道,形成地上悬河,形成“越垦越穷,越穷越垦,越垦越流失”和黄河下游大堤“越加越险,越险越加”两个恶性循环。严重的水土流失,既造成了流出区的贫困,又给流入区带来了洪水威胁,黄河因泥沙河流水沙关系失衡,河道淤积抬升为悬河,历史上多次决口改道,使下游25万km2土地上人民大众难以安居乐业。黄河洪水威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其根源就是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
3水土保持在黄河治理中的探索与发展
        3.1服务过程质量把控
        采取适当措施,改善技术服务监测中的水质,持续改善监测服务中的水质。当项目完成或根据行业的主要要求创建时,项目负责人应根据项目委托制作、修改和整理一份监测排除报告,该报告由项目负责人在编写基本报告后编写、修改和整理,项目负责人应编写第一份监测总结报告草稿,提交修改建议,编写最后的监测总结报告草稿,在主管和主要捐助者批准后提交给承包商,并填写主要满意程度表。作为技术服务的一部分,进行内部审查,并采取联合国系统各组织的行动。产品将根据影响程度进行调整,以防止再次发生。
        3.2大户治理,值得拓展
        20世纪80年代初,在农村改革的新形势下,某省涌现出了户包治理小流域的新经验。顺应改革发展潮流,90年代又涌现出了一大批购买“四荒”治理的水土保持大户。这些水土保持大户,大都是依靠党的好政策先富起来的农民拔尖人才,他们致富不忘故土,发财惦记乡亲,为改变家乡的贫困状况与恶劣的生态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以高尚的情怀,着眼长远,顾全大局,注重高质量发展,对小流域进行长期的系统治理开发,产生了可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这方面,柳林县昌盛农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创始人张应昌就是其中的好典型。
        3.3黄河流域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重要的经济地带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
        一要理清思路,坚持系统保护和发展理念。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好“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这一战略要求,准确把握水土流失“防”与“治”、控增量和去存量的辩证关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不断提升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二是要发挥水土保持措施群体效应。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黄河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要立足黄河水沙问题,河道和流域兼顾,按照“上游涵养、中游治理、三角洲保护”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战略布局,全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统一规划、整体推进,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系统治理,以支流为骨架集中连片、规模治理,以行政区为单位分工负责、统筹推进,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措施群体效应,有效减少入黄泥沙,为协调水沙关系、确保黄河安澜作出水土保持的贡献。
结束语
制定水域和深海污水排放管理专项计划,是进一步落实中央财政问题委员会第六届会议和习近平高质量发展大会所表达的重要环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水利部2020年工作重点的明确任务。该委员会管理层高度重视有关部委、单位、机构、组织最佳部队、克服流行病、预防性规划、倡议、促进临时方案编制和确保及时和高质量地完成任务等不利因素。
参考文献
[1]樊秉更,孙大智,刘少巍,李林栖.大力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9(02):1-4.
[2]张勇.试论水土保持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作用[J].陕西水利,2019(06):142-144.
[3].黄委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土保持专项工作[J].中国水土保持,2019(03):10.
[4].黄委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土保持专项工作[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9(01):57.
[5]李国英.统一思想全面推进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J].中国水土保持,2019(12):9-10.
[6]李国英.大力推进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J].中国水土保持,2019(12):9-10+48.
[7]惠霞,李旭.抓住机遇 治理水土流失 全面推进我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J].内蒙古水利,2019(0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