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27期   作者:张元德
[导读] 改革后,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我国各行各业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张元德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尾陆丰供电局安全监管部 广东 陆丰 516500
        摘要:改革后,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我国各行各业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就使得电力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对自身的供电能力进行有效提升。为了满足社会生产以及经济发展的需求,企业需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并且将风险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借助于风险管理实现企业的安全管理目标,进而为企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文章对风险管理进行了概述,针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安全管理;电力企业;风险管理
        引言
        当前的社会发展离不开电力的支持,电力在社会生产中扮演的角色已经越来越重要。在基建安全管理水平发展逐渐完善的情况下,重视电力生产安全风险控制,符合社发展的趋势。为了更好地实现电网系统建设的相关要求,必然要对电力生产中配网的相关技术进行完善,尤其是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生产配网中的运用,需要相关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
        1风险管理的概述
        对于风险管理来说,主要指的是针对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尽可能将风险值控制到最低,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包括:风险量度、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应对等。在风险管理中,需要对风险因素进行合理排序,采用优先处理原则,尽可能将风险损失以及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有效应对相应的应急事件,能够将风险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虽然在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中,风险管理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不过可以进行有效预防。在风险管理之前,企业要有效权衡风险和事故之间的关系,尽可能降低风险,防止企业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在电力企业中,风险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正确识别风险,对每个风险因素可能带来的损失进行量化。第二,构建可行的风险控制体系,针对项目管理以及企业管理中所出现的风险事件采取有效地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控制风险措施,并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即使遇到风险时可以有效应对,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第三,合理规避风险,在风险管理中需要对相关风险进行合理规避,针对可能发生地风险事件制定有效地应急方案,并且对应急方案进行不断优化,从而在整体上消除相应地风险因素,尽量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
        2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面临的风险因素
        2.1内部因素
        企业的内部管理中,根据现阶段的安全管理现状来看,主要风险因素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不少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纰漏问题,这样不仅降低了工作质量,也会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从而对企业经济带来较大影响。第二,在安全考核工作中,职工的参与性和配合性相对不足,不少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比较局限,其技术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在实际生产方面无法保证产品质量。
        2.2电力职工的操作行为不够规范
        根据现阶段电力安全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的综合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掌握的专业知识理论也不够丰富,技术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实际安全管理中,很难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管作用。不仅如此,有些员工会凭借自己工作经验来工作,未能够严格遵守相应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一旦出现了违规行为,很容易给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带来不良影响,还会造成安全事故等问题,不仅会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也会给电力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在电力安全管理中相关的安全责任未能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由于工作人员不清楚自身的工作职责,进而会降低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安全管理工作与相应的业务管理工作存在脱节现象,相关工作人员仅片面重视业务完成情况,未能够重视安全质量管理工作。


        3电力安全管理中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强化所有职工风险意识,做好风险管理培训工作
        在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中,人员因素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不仅影响着电力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关系,也对企业的工作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电力企业应该对员工进行全面培训,让所有职工充分认识风险管理的意义,能够认识到风险管理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强化他们的风险意识以及安全意识,这对企业安全生产具有积极影响,也可以让电力企业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对职工进行风险管理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第一,在员工入职时需要对员工提供岗前培训,让员工掌握相应的电力基础理论知识,提升他们的操作技术水平,并且强化风险意识,使职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防止出现安全事故,第二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在员工培训之后要考核他们的学习情况,只有考核通过后才可以录用,并且要做好继续教育工作,确保员工持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满足企业安全管理需求。
        3.2完善安全责任机制,强化安全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度
        在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将安全责任机制落到实处,在电力法中明确指出:在电力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中需要将安全放在首位,并且做好相应的故障预防措施,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法,所以,电力企业应该针对安全生产责任机制进行不断完善,确保将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就电力安全管理工作来说,为了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需要依赖于可行的安全责任制度,对安全责任制度进行构建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第一,企业需要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制定可行的安全管理计划,安全生产责任主体需要全面履行自身的职责,并且签订相应的安全责任书,确保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人员。第二,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全面贯彻安全发展理念,将该理念体现在各个生产环节中,不仅要做好每日的工作安排,还需要做好相应的统筹工作,从而提升安全管理质量。
        3.3强化电力安全思想
        电力资源的生产、加工、应用,为百姓提供了较多的便利,但是电力资源具有多面性,安全环境下的应用提高了生活的动力支持,隐患环境下的应用,必定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无法估量的损失。电力安全思想的强化,是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基础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构成对象。电力安全的思想宣传,除了要对各项技术开展培训、教育,针对各类安全事故的分析等,还要放在重点工作当中。很多人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事故缺少理性的认知,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认为这样的事情概率太低,不可能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殊不知,经历过电力安全事故的人,曾经也是这么想的。为了规避安全事故的反复发生,必须加强事故的分析和调研,并加强现场参观和讲解,让所有人都能够引以为戒,对自身的工作态度保持高度的谨慎。另一方面,国家电力部门的法律执行、安全管控措施、以及惩罚手段、奖励机制等,同样要进行思想上的渗透和巩固,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对全社会电力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只有对思想的全方位构成进行纠正,才能在长期的安全教育上,得到卓越的发展成绩。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企业中,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系统地实施,并且对该项工作投入充分的人力和物力,充分识别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企业要落实风险管理工作,有效规避各方面的风险因素,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出现,为职工的人身安全提供可靠保障,从根本上提升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管理目标,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黔.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管理中的运用策略[J].数字化用户,2019,25(22):35.
        [2]余万友.分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与风险管理技术[J].内燃机与配件,2018,000(007):176-177.
        [3]李帅.电网建设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7):160+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