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加强城市水资源保护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27期   作者:王璇
[导读] 城市代表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王璇
        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 北京市   100089)
        摘要:城市代表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人口剧增,生产生活需求不断提高,导致用水需求及污水产出量大幅度增加对水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保证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对我国城市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本文根据近几年城市水环境的现状,提出解决城市水环境保护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水环境;整治;水资源;保护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世界范围内许多城市普遍存在着水资源短缺的现象。地球上有限的水资源不能被合理地、可持续地规划和利用,能源消耗与日俱增,城市内以及城市周边的水资源被无序、过度地开采,水生态环境也因为生产生活污染物的持续排放而日益恶化。大量的新建城市和城区在发展初期并没有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性规划,甚至片面地将水资源作为一种表象资源去利用,而不去探究其在城市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上的深刻内涵。
1我国现阶段城市水环境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认识已经逐渐清晰明确。但是对于水资源的再利用规划和实施却受到城市发展和既有生活形式的制约。
城市内其它基础设施架构已经非常成熟,很难为水资源的再度分配和整合提供其它基础设施和能源供应。虽然污水处理单元的技术不断发展,水污染防治方面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但是人们对于保护水环境的意识依旧薄弱。传统的或者说现有的粗放型的用水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的城市乡镇发展进程,从而导致城市自然水循环的破坏、城市与流域水环境的恶化,最终导致水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1]。
2加强城市水资源保护的研究意义
        水资源不仅是基础自然资源,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重要组成。水资源作为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就逐渐凸显。没有水人类就无法生存,人们开始感到可用水资源的匮乏。加速推进城市化是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战略措施。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从以下三点着重出发:
        2.1协调水资源的供需问题减弱矛盾。有关研究表明,在2050年前后,我国人口达到高峰时,届时城市化水平将可能超过60%。与此相关的城市用水需求及污水产出量将大幅度增加。21世纪全国新增的用水量将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这必将引起全社会严重关注并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2.2水源水质的保护难度将进一步加大。我国城市供水的最大障碍就是污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被直接排放,造成城市水环境的严重恶化,近90%的水源水质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据测算,如果要保护城市水源并逐步改善水环境,必须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否则水源水质将不断恶化,以致完全丧失使用功能。这也将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2]。
        2.3高度警觉水供给的安全性问题。与其它供水相比,城市供水对安全性的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求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还要求水量达到95%以上,并要求水供应每天24小时不间断。根据这些安全标准,选择的最佳水源就是地下水,因为地下水水量稳定、水质好、水源近并且处理工艺简单。但由于用水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城乡用水的不合理竞争导致许多城市的地下水都处于超采状态,导致地下水作为城市水源的空间受到了限制,于是人们便把新增的水源转向了地表水。因此在作城市供水水源规划时,当地水源还应当作为城市水源的主要供给,同时将外调水作为必要的补充或应急,并做好调蓄以规避风险,提高城市供水的安全性[3]。


3我国城市水资源保护对策研究
3.1.坚持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努力创建节水型城市
        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城市水资源都将节约用水放在首位。一般情况下,多用水必然造成多排水,导致城市用水的70%以上转化为污水排出用水系统,这样无形中增加城市污水处理的压力。因此近年来一些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发达国家也开始大力推行节约用水,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日益增加的污水处理负担。要实现建设部曾提出:通过节水来解决城市未来一半的新增用水量,并将城市人均综合需水量指标控制在160m//a以内,确保我国城市总用水量在城市人口达到最大值后仍得到稳定,就必须加大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的优化调整力度。建立节水型机制就是在提高公众意识上,采取必要的法制、行政和经济等综合措施,同时还必须将“节流优先”的战略落到实处。节水也是很多国家特别是水资源紧缺国家实现水资源平衡的一项战略性措施。通过在农业、工业生产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等各个领域推广先进、适用的节水技术来开展水资源综合整治。城市要建立相应的节水管理模式。不仅要求有效地控制用水量的增长,保证城市安全供水,还要求调整水结构,增加节水的科技含量。
3.2增加水的供给
        在水资源比较紧缺的国家,想要解决水资源供给问题,就必须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20世纪以来,大量拦水蓄水工程的修建控制了地表径流,解决了水资源供给季节分布不均的问题;同时为解决地区性的缺水问题,很多国家还修建了大量的引水工程,将丰裕地区的水资源引到严重缺水的地区;同时,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为了保持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在抽取地下水的同时,部分国家还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回补[4]。
3.3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强水环境保护
        城市水污染保护是影响水污染防治的关键。第一,依法加强涉水建设项目的审批和验收工作。严格控制城市范围内的工业排污,对排污量大且治理又无望的企业要坚决处理。第二,加强基础建设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提高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率。第三,积极开展流域环境综合整治,重点解决大沽河等流域的污染问题,保护水源地。
3.4依法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保证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需要相关部门的全面管理,可以成立专门的水资源管理机构,来合理调配、使用和开发水资源。建立科学的城市供水、节水、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并逐步完善配套法规建设,比如《水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并将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系统规划纳入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通过制定《城市河道管理条例》《城市排水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来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
4结束语
        未来,我国的城市化将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此,大力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加强城市水资源保护,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保护水生态环境要以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为前提,增强全社会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自觉性。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可靠的支持[6]。
        
参考文献:
[1]城市水环境研究方向与特色[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9,9(1):19-20.
[2]王永红.关于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优化管理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2):292-293.
[3]周杰.城市水环境治理和污染控制措施研究[J].清洗世界,2020,36(2):40-41.
[4]任玉芬,方文颖,欧阳志云,王效科.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城市水资源水环境随机前沿面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0,40(7):2638-2643.
[5]李娜,杨红娟.水资源利用及水环境保护问题探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0(7):159-160.
[6]朱文辉.城市水环境治理及污染防治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6):247-248.作者简介:姓名:王璇 出生年月:1987年7月30日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北京 学历:本科 单位: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地址:北京市   邮编: 100089)研究方向:准备报考水务水资源高级工程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