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琳
国网襄阳供电公司 湖北 襄阳 441000
摘要:随着配电网规模逐步增大,电网投资也持续增加,如何提升配电网的利用效率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主要对宜城220千伏-35千伏主变及线路利用率进行了分析,提出变电站负荷切换或负或主变调配方案,并提出近期电网规划项目调整建议。
关键词:宜城;主变;线路;利用率;规划项目;
1前言:
宜城市位于湖北省中西北部,汉水中游,土地总面积2115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为55.98万人。宜城市2016至2020年电网累计投资3.3亿元,完成了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及小康电示范县升级改造工程,区域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大幅提升。但是近两年宜城电网中主变和线路的负载率仍不均衡,尤其是迎峰度夏负荷高峰期,设备轻重载并存现象尤为突出,设备利用率未充分发挥。本文根据近年来迎峰度夏宜城地区设备利用率分析结果,提出电网规划项目相应的建议措施。
2电网规模及电量情况
宜城电网有220千伏变电站2座,主变3台,变电容量510兆伏安;110千伏变电站6座,主变14台,变电容量449兆伏安;35千伏变电站15座,主变26台,变电容量172.95兆伏安。2020年地区最大负荷时刻,宜城市负荷234.39兆瓦。
3迎峰度夏期间设备利用率分析
1)线路负载率分析
宜城地区线路在2020年大负荷时刻无超重载线路。110千伏线路共计13条,热备用2条,负载率小于30%线路10条,负载率30%-60%线路1条。35千伏线路共计27条,热备用11条,负载率小于30%线路7条,负载率30%-60%线路7条,负载率60%-80%线路2条。线路负载率适中,轻载较多,无重载。但存在5条不满足N-1校核的线路,为35千伏白皇线、邓李线、新街支线、董双线、落讴线。
2)主变负载率分析
220千伏主变整体负载率适中,容载比1.95,满足导则要求。
110千伏网供负荷为188.7兆瓦,容载比为2.23,整体供电能力充裕,但部分地区供电能力紧张,如莲花、白庙地区。6座110千伏变电站中,无重载变电站,负载率60%-80%的变电站2座为白庙变、莲花变,负载率大于60%的主变为白庙#1、#2,莲花#1、#2,邓林#1。
白庙站大负荷时刻负载率64.44%,主供宜城城区,2020年底规划投运110千伏铁湖站,可转移白庙站负荷约30兆瓦,白庙站负载率将会下降至48%,十四五期间白庙不需要增容。在过渡期间,可通过10千伏调整解决负荷较重的问题。2019年迎峰度夏时刻,白庙站向楚都方向供电8.8兆瓦,可加强楚都变和腊树园变联络,转移白庙站部分负荷。
莲花变主变容量为20+31.5兆伏安,大负荷时刻负荷32.7兆瓦,负载率63.50%。莲花#1主变供10千伏I段(4.09兆瓦)和35千伏I段(8.1兆瓦),包括35千伏董集变、双龙变、用户风雷变。莲花#2主变供10千伏I段(3.2兆瓦)和35千伏II段(17.2兆瓦),包括35千伏朱市变、小河变、用户东风变。10千伏站间联络线一回为宋莲联一线(LGJ-150),大负荷时刻热备用。考虑10千伏联络线转供本段母线,莲花#2主变满足N-1校核,莲花#1主变不能满足N-1校核。迎峰度夏期间,莲花#1主变出现重载,最大负载率达80%。
邓林变主变容量为40+31.5兆伏安,大负荷时刻负荷43.2 兆瓦,负载率60.37%。由于邓林主供河东片区,与其他110千伏变电站之间无联络,无负荷转供能力。大负荷时刻,邓林#1、#2主变均不能满足N-1校核。
轻载变电站1座为楚都变,楚都变位于宜城城郊,主供工业园区,园区负荷增长较缓慢。
35千伏网供负荷为74.3兆瓦,容载比为2.41,整体供电能力充裕。15座公用35千伏变电站中,无重载变电站,负载率60%-80%的变电站3座,为郑集变、万洋变、李街变。负载率小于30%变电站2座,为大雁变和新街变。其他10座变电站负载率在30%-60%之间。
万洋站主变容量为3.15+8兆伏安,大负荷时刻负荷7.6兆瓦,负载率68.03%。万洋变与相邻的110千伏邓林变电站10千伏联络线超过15公里转供负荷能力较差,大负荷时刻万洋#1主变不满足N-1校核。
郑集站主变容量为3.15+10兆伏安,大负荷时刻负荷8.8兆瓦,负载率67.13%。由于郑集站和220千伏腊树园变电站站间有2回大截面10千伏联络线,转供能力较强,大负荷时刻郑集#1、#2主变均能满足N-1校核。
李街站主变容量为2×6.3兆伏安,大负荷时刻负荷7.6兆瓦,负载率60.14%。10千伏站间联络线1回为李万联一线,大负荷时刻热备用。大负荷时刻李街#1、#2主变均不能满足N-1校核。
轻载变为大雁变和新街变。110千伏宋玉站的投运转供了大雁站大部分负荷,大雁站可逐渐退出运行。新街站地区山区,负荷较小。
4项目建议
110千伏楚都变10千伏负荷发展缓慢造成楚都变轻载,影响宜城地区110千伏容载比略高于导则上限,建议将楚都变调整至区域内负荷较重的变电站。同时加快铁湖输变电工程建设,转供城区负荷,解决白庙重载问题。
110千伏邓林变为双线双变变电站,主供河东7座35千伏变电站,与周边区域无电气联接,邓林#2变不满足N-1校核,同时在N-1-1方式下,将造成宜城整个河东区域大面积停电,建议加快开展宜城河东区域第2座110千伏变电站南营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
110千伏莲花变主变为20+31.5兆伏安,小主变均不满足N-1校核。考虑负荷增长和特殊方式下转供南漳安集负荷,建议加快开展莲花变增容前期工作。
35千伏万洋站近几年负荷增长较快,2019年、2020年均出现重载,与相邻的110千伏邓林变电站10千伏联络线超过15公里转供负荷能力较差。建议综合区域内的轻载变电站进行主变调配或开展主变增容工程,提高万洋变供电能力。
35千伏白皇线不满足N-1校核。由于莲皇线和宋皇线在同一段母线上,任意一回都满足不了供皇城、璞河、郑集3站负荷(21兆瓦)。郑集变距离220千伏腊树园变3公里以内,建议新建10千伏大截面联络线,将郑集变负荷全部转供,对此片区35千伏网架要求进一步降低。同时加快皇城变增容工程,完成35千伏间隔调整,解决皇城变负荷较重和白皇线不满足N-1校核的问题。莲花至郑集35千伏线路新建工程可推迟建设,远期结合区域内负荷发展情况,结合新增布点优化网架结构。
35千伏邓李线不满足N-1校核。邓李线线路参数为LGJ-50/23.86km,在邓万线检修或故障时,邓李线供李街和万洋负荷(13.5兆瓦)出线卡口。此问题可结合110千伏南营输变电工程35千伏配套工程统筹考虑,近期不建议改造。
35千伏新街支线、董双线、落讴线线路不满足N-1校核是由于单电源造成,2020年大负荷时刻,考虑10千伏转供,在进线电源故障时,10千伏均可转供全站负荷,近期不需新建或扩建。
35千伏董集站10千伏母线不分段,主变长期并列运行,变电站有全停风险。同时随着负荷发展,此片区整体供电能力不足,建议适时开展董集增容。
35千伏璞河#2主变不满足N-1校核。2020年1-10月,璞河站最大负载率58%,整体供电能力充足。现状10千伏只有1回站间联络线,导线参数LGJ-70,转供能力较差,近期可考虑加强和临近站点中压联络,提高转供能力。
5结语
本文结合宜城电网2020年迎峰度夏期间电网运行情况,对设备利用率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宜城电网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暴露的问题对相应的电网项目提出了调整建议,有助于宜城电网供电能力的提升,提高后期电网投资精准性。
参考文献
[1]冯瀚,任昊,张沛,等.未来实际输电线路利用率估算及应用[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5.
[2]王亮,王启龙,吴衍达,等.22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的利用率分析[J].山东电力技术,2016.
[3]李小伟,陶毅刚,于明,等.电网设备线路负载利用率的指标评估模型[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20.
作者介绍:
谢琳(1990.03.23-)女;湖北襄阳人;本科;工程师;城市电网规划与建设;国网襄阳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