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生
浙江瓷之元陶瓷文化有限公司 321300
摘要:陶瓷艺术在我国艺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作为陶瓷艺术中的“大家”,浙江婺州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价值极高。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东西方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碰撞和交融,在现代审美观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艺术受到了新时期观念的冲击,如何能够使传统的青瓷艺术得以传承、焕发出陶瓷艺术的魅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就浙江婺州窑青瓷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展开论述。
关键词:婺州窑;青瓷艺术;传承发展
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是制作瓷器的大国,就连我们国家的英文China都有着瓷器的意思。可以说瓷器是我们国家的一大特色,也是我们传统美学的一朵奇葩。古代瓷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古人无论是吃饭睡觉亦或是伏案工作都有瓷器身影的存在。文章讲述的就是在我国瓷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一笔的婺州窑。婺州窑在我国瓷器历史谱系上算不上是特别突出的瓷器类型。可是在我国著名的《茶经》中就茶碗泡茶呈色效果上,却将婺州窑的青瓷碗排在了第三位,也算是很高的评价了。实际上,婺州窑也是南北六大青瓷窑系之一。在唐朝及唐朝以前,婺州窑就影响规模来说仅次于越窑,烧造历史久远,在我国悠久的烧瓷历史上也产生过不容忽视的影响。现今各大传统名窑都呈现出渐趋衰颓的趋势,婺州窑也不例外。对于我们研究当代陶艺的创新性来说,婺州窑独特的釉色所带来的艺术审美可以说是很有借鉴价值的。创新本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创造,因此研究婺州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婺州窑
婺州窑是中国陶瓷考古界对分布在浙江中西南部金华、衢州一带古代窑场的统称。唐代这一地区属婺州,故以此得名。①婺州窑作为古代著名青瓷,创烧于东汉,发展于六朝发展,唐宋鼎盛,明清渐至衰落。现今在金华、衢州等地区发现了 600多处窑址。21 世纪初,婺州窑以新面貌在当代复兴,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也于 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②汉灶村有三座唐代婺州窑古窑址,以及用碎的婺州窑瓷片建成的老房子,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新华及其部分徒弟也将工作室迁至汉灶村,基于这些婺州窑资源,汉灶村建设婺窑小镇。
图1
图1为陶瓷《悟?容》,2018年12月?荣获“白马印象杯”首届金华(浦江)工艺美术精品展览会金奖。
2婺州窑青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2.1在保护中传承
实际上,婺州窑所留下的智慧与经验非常多,除了最基本的青瓷烧造技术、大型器物制造,还包括其他的装饰艺术,这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当代人才会不遗余力地予以传承。但传承是有前提的,只有在保護的基础上才能够进行传承,不仅仅是陶瓷文化,任何传统文化都要以保护为基础,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从中参悟到宝贵的精神财富,才能在日后的发扬与传承中留住文化的核心、繁衍文化的内涵。就拿婺州窑来说,婺州窑青瓷能够反映人们的生活,在色泽上凝重而豪放,制作过程中注重写实与写意的融合,在审美上崇尚雄健与飘逸的并存,这都是当代人传承婺州窑青瓷艺术过程中需要探讨的问题。
传承不能浮于表面,更不能停留在形式主义层面上,传承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模仿永远不是传承的核心。真正的传承是彻底理解先人的智慧与思想,总结经验与规则,使文化永不磨灭。传统中蕴含着先人在漫长生活及迁徙中总结出的经验与法则,是经过历史淬炼后留下的与其他文化所不同的文化内涵。传统象征着某个地域或某个民族智慧的凝结和精神的汇聚。传承传统文化是以史为鉴,是通过先人的智慧告诉当代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同时,传统文化更是为现代人提供指引,使人们能够目标坚定地前行,是人们进步的底气与支撑。婺州窑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先人的智慧与心血,为传承这一传统文化,应该遵循保护为主、抢救为先的传承精神,使浙江婺州窑青瓷艺术能够重新绽放光芒。针对这一目标,浙江省已经开展积极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修建的婺州窑陶瓷馆已成为当地弘扬非遗精神、宣传非遗文化的重要地标。除此之外,为使婺州窑青瓷艺术能够被更加完整地传承下来,不被历史所湮灭,还应该从宣传及整理两方面入手:首先,应通过影响力较大的主流媒体对婺州窑青瓷艺术进行大力宣传,打开其知名度,使更多人了解它的历史与艺术特征,吸引更多人走进婺州窑青瓷,帮助婺州窑青瓷艺术寻觅传人;其次,应加强婺州窑作品的收集及整理工作,分门别类进行研究,探究其造型、配方及工艺特点,争取对其进行创新与发展。
2.2在创新中发展
任何事物若想长久地存在都必须在创新中谋发展,以创新推动进步的脚步,一成不变最终只能走向灭亡。同时,在任何行业中能够成为佼佼者,引领行业发展甚至创造新的行业的人,都是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人,只有这样的人物才能成为时代的领军者。而婺州窑能够经历漫长的岁月,从创建之初到鼎盛时代,再到如今仍然屹立不倒,也主要是因为它一直未曾停下创新的脚步。在历史不断更迭的过程中,从功能到工艺再到材料的选择、花纹的变化、题材的形式、艺术的风格、表现的手法,都能够跟随时代变迁而变化,紧随时代与市场的潮流不断进行创新与进步。而在当代,婺州窑青瓷想在瓷器领域中脱颖而出,就不能随波逐流,一味地效仿景德镇青花白瓷或龙泉窑青瓷,这对婺州窑青瓷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婺州窑青瓷还是应该立足于自身的优势,探寻出更适合自身的、独具特色的创新途径,借鉴中外文化,取众家之长,探寻出全新的创新道路。例如,通过对历史的总结可以发现,婺州窑青瓷能够成为我国六大青瓷名窑之一,在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创建了数量庞大的窑址群,主要是因为它能够抓住市场的脉络,提升了自身的实用性,满足了各阶层人民的需求。这是它成功的经验,也是它的优势。根据这一经验,婺州窑青瓷应充分调查市场需求,结合现代设计理念,从实用功能角度进行产品创新。在产品定位上既包含低端也涵盖高端,既生产艺术品也生产日用品,从而扩宽婺州窑青瓷的市场,增加其受众群体。
再例如,婺州窑青瓷在色彩基调上有别于其他瓷器,它大多以青白色、黄褐色、褐斑点为主,更显典雅大气,婺州窑青瓷可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色彩设计理念对其作品进行创新设计。另外,堆塑艺术装饰也是婺州窑独特的艺术特色之一,婺州窑可在不丢失这一艺术特色的前提下对其题材进行现代化创新,拓展婺州窑青瓷的创新空间。
3结语
总而言之,古婺州是个千年古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捷,是赣、浙、闽三省要道,素有“八省通衢,两江锁钥”之称。唐初,古婺州分衢州的须江(今江山县)、常山和上饶的弋阳三县之地设玉山县,以境内有怀玉山而得名,隶江南道衢州。明洪武四年(1371年),因漕运不便,从江浙行省改隶江西行省。婺州窑青瓷艺术,全方位展现了金衢地区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积淀,彰显古婺州特有的地域文化特征。想要实现青瓷艺术的发展与传承,首先需要解决当下陶瓷艺术所面临的困惑。婺州窑始建于东汉,衰落在明末清初,导致其衰败的原因有很多,当下想要改变婺州窑困境、实现婺州窑的复兴是比较困难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便抛开历史因素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传承与创新都不是一朝之功,它需要凝聚无数人的智慧与经验。在下一步工作中,婺州窑青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应以传统回归为最终艺术追求,以手中的瓷泥与灶中的烈火为媒介连接传统艺术与现代文化,努力以青瓷作品展现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1]高原.浙江婺州窑青瓷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3,11(04):95-98.
[2]周少华,朱师勤,王佳.试论“婺州窑”的传承与创新[J].中国陶瓷,2013,49(08):69-73.
[3]高原. 汉晋时期婺州窑青瓷堆塑艺术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3.
[4]任海燕.婺州窑青瓷艺术形态探索[J].艺术评论,2012(12):89-92.
[5]徐卫. 汉晋时期婺州窑青瓷五联罐的造型艺术[N]. 中国文物报,2012-01-18(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