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武威供电公司 甘肃省武威市 733000
摘要:电力系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电力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多,国家极大了电力设施建设的投入,智能变电站的数量逐渐增加。继电保护系统是变电运行的重要设备,直接影响电力运行的安全和稳定性。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
引言
智能电网是科技时代背景环境中电力领域的重要产物,也是智能变电站应运而生的基础,为了可以进一步提高智能变电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工作人员应对站内的继电保护等相关工作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对变压器、过程层、间隔层、系统设计、防误操作、数字化处理等多个方面的改善和优化来有效地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1智能变电站运行特点
智能变电站是在通信网络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建设,而且采用了集成信息测量的模式,在进行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数字化管理模式。智能变电站的建设特点就是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可以实现信息之间的传播和共享,实现了网络化发展,并且在进行设备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集成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对设备的故障问题进行准确的检测和维修,在检修过程中具备更高的技术优势。智能变电站应用了新型的电子互感器设备,可以通过模拟数字信号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和传输,而且应用了智能化的断路器设备,提高了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智能变电站在建设的过程中,建立的继电保护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消耗的资源更少,而且运行的可靠性更高。与传统的保护装置相比,智能保护系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应用的过程中,拓宽了数据信息的提供途径,而且在进行设备安装和维护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技术性优势,但是也给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装置在应用的过程中灵活性更高,通常需要对设备和线路进行调试。在调试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各项装置的结构、原理以及功能特点,需要采取不同的调试方式对装置进行调试工作,以保证保护装置的稳定运行,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
在智能化变电站中,通过运用网络层次实现一次设备的配合,实现各种保护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以及通信交互。在过程层中可以实现变压器等附属线路的继电保护进行分层配置,实现与MU智能交互,无需使用交换机,就能够实现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对于系统母线的继电保护配置可以在间隔层实现,需要借助交换机辅助完成对相关设备信息的获取。在站控层可以实现后台的运行维护。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可以根据现场需要对各部分的保护阈值进行重新设定,以此来避免变电站中由于直流系统接地而导致系统继电保护误动作现象。在传统继电保护中,对系统保护阈值的设定需要专用设备专人操作才能完成,而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可以通过人为调整,也可以通过与母线或其他线路相结合进行保护阈值的确定和调整。
3提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对策
3.1加强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管理
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管理继电报警装置的重要构建;另外就是对系统展开全方位的检测核查管理。基于此,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管理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应提高装置的检查力度,并对继电保护装置做全方位检测,同时还应实验探究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性问题,保证其有稳定的负载特性,可以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触动点动作展开安全评估,保证设备接触的安全性,还要妥善处理设备抖动的情况。另外,在常规的电力系统当中检测继电保护装置时,工作人员应检测集电保护装置的所有零件,并判定系统之间的焊接情况,防止装置在长时间工作的状态下出现焊接部位脱落的问题,为继电保护装备的运行埋下不稳定因素。
以此为基础,店里工作人员还要具体分析装置内部设备构件,比如螺丝是否固定等,同时,如果继电保护装置长时间运行,内部也会有积灰的问题,并可能会使设备的绝缘失效。由此,在日常管理期间,维护人员应定期清洁继电保护设备,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3.2促进自动报警功能的实现
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将自动报警功能应用到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系统中,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与稳定性。在一般情况下,一旦智能变电站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故障问题,系统内部中的自动报警功能就会及时启动,在报警功能发挥作用之后,随后智能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就会率先出现反应,该装置通过快速地对智能变电站内部中的相关电力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及保存之后,及时地识别出故障的具体位置,然后将故障问题所产生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之后,经过系统自动分析,然后反馈出初步的故障诊断结果,在得出诊断结果之后,智能变电站内部的继电保护装置就会立刻启动跳闸的方式来对系统起到保护的作用。在智能变电站系统中应用自动报警装置能够最大化地提升电力故障问题的诊断效率与准确率,同时也能够对电力系统起到保护的作用,降低电力系统受到相关故障问题的干扰,这为提升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稳定性及可靠性奠定了最基础的条件。
3.3引进防误操作技术
先进的防误操作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继电保护的稳定性,常见的防误操作技术有以下两种:第一,就地防误操作技术,该技术可以在电力系统发生突发性故障问题时在第一时间内对其采取制止措施,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工作人员在引进该技术时可以结合智能变电站的实际需求,合理地设置暂停睡眠、设施解锁、等功能,同时还应对于正在操作的设备进行常亮处理,以此来减少因设备外形相似而导致的误操行为;第二,主动防误操作技术,该技术一般以继电保护装置中的母线为主,工作人员可以先利用该技术对系统内的的SV接收板进行性能优化,再结合电压接收情况进行适当地调整,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应用成效。
3.4合理运用保险措施
如果智能变电站采取继电保护,技术人员在调试工作当中,能够准确找到线路接线错误之处。继电保护装置内部采用防过压技术,有效支持变电站内部保险机制的落实。如果系统发生异常现象,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对故障电流进行隔离处理,有效保护其余支路的稳定运行。同时,系统可以实现定点报警,帮助技术人员快速找到故障所在具体位置,为后续的故障处理提供良好依据。
3.5继电保护技术一体化
继电保护技术一体化是指把测量、控制、数据通信、保护等多个功能结合成为一体的一种形式。在实现了继电保护技术的网络化与数字化后,继电保护技术的性能已经变得比较先进,这时再对其进行一体化建设,能够对电力系统的相关信息以及数据进行共享和保护,使每一台微机保护装置都可以对继电保护功能进行实现。不仅如此,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进行一体化建设,可以在电力系统进行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能够把多种功能融为一体,这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结语
社会的发展使得各个领域的供电需求不断地增长,如何在满足人们供电需求的同时保证变电站稳定运行也成为了困扰变电站运营人员的一大难题,随着智能变电站的不断普及,这一难题也得到了极大地缓解,继电保护系统不仅可以提升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同时还可以有效地保障变电站的可靠运行,为国家电力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宫立咏,徐普,魏红丽.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及解决办法[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6).
[2]余兴祥.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化变电站时代的发展状况讨论[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3):27-28.
[3]张清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探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12):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