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技术创新及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程锴
[导读]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重视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灵活运用各种创新技术手段,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力度,可以保证工程施工作业有序开展,进而大幅度提升工程施工作业效率及质量。
        松阳县水利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重视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灵活运用各种创新技术手段,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力度,可以保证工程施工作业有序开展,进而大幅度提升工程施工作业效率及质量。因此,本文以水利施工技术要点为切入点,分析施工类型的选择及创新要点,以期全面提高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作业的效率及质量。
        关键词:水利施工;技术创新;混凝土施工技术;创新要点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科学技术水平日趋成熟,使各种创新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到水利工程施工领域,有效促进了水利工程施工效率及质量水平的提高[1]。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通过融入先进的施工技术方法,能实现技术革新的目标,使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风险的发生得到有效预防控制。鉴于此,本文针对“水利施工技术创新及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1.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1土质心墙堆石坝造墙技术
        土质心墙堆石坝造墙技术作为防渗漏技术的典型代表,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该项技术具有成本投入少、施工流程简单便捷等鲜明特点,且施工技术适用性较好,能充分发挥技术的应用优势,完成施工开挖料任务,大幅度增强工程项目的抗震性能。同时,与传统技术手段相比,土质心墙堆石坝造墙技术在具体施工期间可反复穿孔墙体,还可以形成副孔墙[2]。此外,此项技术在应用期间,可以根据具体的技术规范,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而保证技术的应用符合具体施工要求,使相关机械设备应用的合理性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提升施工效率、质量及安全性。
        1.2变态混凝土技术及碾压混凝土技术
        变态混凝土,指在已摊铺好的碾压混凝土拌合料中,掺入适当比例的灰浆后,再进行振捣密实处理的混凝土材料。而上变态混凝土技术,则指的是利用加浆工艺技术方法,经处理后,将干硬性的碾压混凝土转变为可进行振捣处理的混凝土的一种技术方法。并且,该技术方法便于使用流态变态混凝土作业方式进行施工作业[3]。
        与此同时,在具体施工期间,因难以直接碾压基岩绵及碾压混凝土模板边缘、混凝土结合部等相关位置;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需应用到碾压混凝土技术,该项技术具有施工作业速度快、强度高、缩缝少等特点优势,能够极大程度上减少水泥用量及工程造价,进一步减轻施工作业环境中的污染及其他不利影响。
        此外,由于混凝土施工往往需要使用振动压路机进行振动碾压成型,其施工操作相对便捷简单,但是在具体施工期间,难以完全使用机械设备碾压处理部分特殊性位置,而经变态混凝土处理后,能明显增强混凝土的可振捣性能,具有施工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等技术应用优势,说明在具体施工期间应用变态混凝土技术方法,能满足施工作业的实际要求,大幅度提升混凝土总体性能参数。
        总之,变态混凝土是水利工程施工的一种创新技术方法,具有施工效率迅速、结构强度大等鲜明特点优势,能够提升工程项目结构的固定效果;因此,值得借鉴及应用。
        2.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类型的选择及创新要点分析
        2.1技术类型的选择
        通常,可以将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划分为两种:其一,大体积混凝土分缝分块技术;其二,混凝土水闸施工技术。

其中,大体积混凝土分缝分块技术包括:纵缝分块、错缝浇筑及通仓浇筑三种施工方式;以纵缝分块方式为例,以保证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连贯性为前提条件,在施工期间妥善处理接缝灌浆,充分发挥技术温度控制的作用及应用优势,能够使浇筑块间所产生的干扰得到有效消除,进而提高施工作业的质量及安全性[4]。此外,在立模板施工前,做好基层调平工作,仔细清理各种杂物,尤其是在软土地基中铺设8至10cm厚的素混凝土,以此完成垫层处理作业,进一步能够提高工程施工的综合效率及质量。
        2.2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相关施工单位必须加大对施工原材料采购环节的重视,挑选专业的材料供应商合作,从而保证施工材料及施工设备的质量。与此同时,需做好施工材料及施工设备入场前检查工作,尤其是水泥及粗细骨料等常用材料及常用设备,保证施工材料及施工设备均能够符合工程施工规范要求。以水泥采购为例,充分考量持续时间、凝结强度、水化热等参数指标,挑选质量性能好的水泥材料。以砂石采购为例,需选择含泥量较少的砂石材料,预防含泥量偏高影响其粘合性的问题出现。此外,还需添加适量的外加剂,以此改善混凝土的总体性能,提高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待明确混凝土配置比例后,相关施工人员需结合具体比例要求,将施工材料相继投入搅拌机中进行拌和处理,期间需严格控制拌和时间及拌和速度,做好搅拌测试,仔细鉴定样品质量,直至质量合格后,再采取批量搅拌处理措施。与此同时,在混凝土浇筑期间,需合理控制分层厚度,预防出现对已搅拌好的混凝土再次加水的状况。尤其是在全新的混凝土材料浇筑期间,以上一层浇筑质量符合实际规范要求为前提条件,严格控制浇筑层与浇筑层之间的间隔。此外,还需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后初次凝结时间,避免出现间隔过长或初次凝结时间过长的状况出现,进而避免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裂缝等质量隐患问题。
        2.3施工技术创新
        从目前来看,技术融合是创新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主流发展趋势。因此,需融合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等,充分发挥各项技术的应用优势,为绘制出优质的水利工程施工图纸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例如:利用信息化技术绘制及处理工程规划图纸、高程图及施工水平图;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混凝土材料比例配置的合理性,并提升振捣技术选择的科学性,进而保证工程项目整体施工效益的提升,并使施工过程项目成本投入得到有效节约[5]。
        此外,由于近年来受可持续性发展理念日渐深化的影响,使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提倡应用生态节能技术。通过生态化节能技术的合理科学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土建材料的利用率,并保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效果的增强,进而减少能源消耗。并且,合理应用生态节能技术手,还能够明显减轻对施工环境造成的污染,符合现代化“绿色施工”理念。因此,生态节能技术的值得借鉴及应用。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提高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效率及质量,有必要了解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及类型,合理选择施工材料,通过技术的创新及融合应用,提升混凝土配置、振捣、浇筑等环节的施工质量。此外,为了体现混凝土施工的创新性,还有必要重视生态节能技术的应用,以此降低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造成的污染,控制施工造价成本,进一步全面提升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傅文忠.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48(08):62-63+109.
        [2]张金山,张晓蕾.水利施工中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20(24):128-129.
        [3]王凤彬.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07):53+67.
        [4]陈金.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抗裂技术[J].科技风,2020(19):106.
        [5]赵明.解析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河南科技,2018(04):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