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长治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室 山西长治 046000
摘要: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电能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因此电力行业的市场发展前景愈发广阔。为了更好地抢占市场先机,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开始优化升级技术领域,智能化变电运维技术的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和潮流。其致力于提高电力系统网络的稳定安全,并为供电安全打造高效科学的屏障。基于此,本文就变电运维技术中的智能化技术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变电;运维技术;智能化技术
1 引言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关键构成单位,发挥出了核心效用。智能化技术的深入应用,变电站发挥出的效应越来越大。变电站智能化在工作时,充分应用数字网络设施,联合不同的运转体系,从而集中管理变电站。变电站的智能化,可对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监控,提升了其自主管理能力,减少或完全规避了一些不良情况。不过,由于智能化变电站本身构成复杂,对科技水准要求高。这就需要时刻优化升级技术,维护智能化变电站的稳定性,从而发挥出更大效果。
2 变电运维技术特点
若变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受到一些影响因素的影响,那么将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威胁,出现严重故障时还可能导致电力系统瘫痪。电力系统中变电运维技术的特点鲜明,维护较为复杂,难度大,这是因为电力系统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生活生产需要,就具有了一定的复杂性,而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变电运行设备也受到影响,维护操作复杂,难度较大。正是因为变电运行设备较为复杂,维护的难度相当大,需要进行检测维护的设备也比较多,并且要严格按照检验要求来进行检测维护,所以维护工作量也相当大。此外,因为电力系统运行压力较大,变电运行设备很容易发生故障,现如今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来有效控制变电运行设备故障的产生和出现[1]。所以,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运行正常,变电运行设备能够正常地发挥作用,就需要配备一支专业水平高,能够提供专业的变电运行设备维护作业的队伍。但是,目前我国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还相当匮乏,能够保证变电运维质量的人才还缺口很大。
3 智能化技术优势
(1)维稳性。变电站中运用智能化技术能够实现对机械设备的数字化控制。在变电站正常运行的时候,通过分析各项调度指令,开展相关的操作,有效的保障操作具有的稳定性。在变电站系统中,运用智能化技术一改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实现了设备管理模式的创新。通过将先进的智能化机械设备引入系统之中,实现了电力系统自动化运维管理保障检测机械设备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确保设备管理中各项功能都能够正常开展,提升电力系统整体的稳定性。(2)自动化。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过程中,想要对其中的变电设备进行自动化的管理,必须要从以下两个层面上入手:设备管理;变电站管理。设备管理的关键点就是对电气设备进行管理,主要运用信息管理模式来完成。变电站内的各项数据信息能够通过相关的信息平台进行交流互通,从而实现了整体的融合,运用智能技术构建起数字化的信息变电站平台。促使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基础保障,有效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能够对变电站进行优化升级,提升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质量和效率。
4 变电运维技术中的智能化技术
4.1 设备管理
现阶段,在变电站设备管理方面,基本上都是采用的专业设备特定管理方式。也就是变电站所涉及设备的维修保养、设备技术、实验以及对设备存在的不足等方面的管理,都是由电网单位专业的工作人员来进行的,电网管理单位在选择变电设备管理方式时,根据变电设备在运行时的实际需求而定。由此可能看出,因为技术水平和管理方式的不足,设备管理并没有和设备技术应用结合在一起。此方式下,给变电运维带来了一定困扰。
随着变电运维技术中,应用智能化技术观念的提出,全新的设备管理理念得以问世,对变电设备的管理在该理念的作用下,直接上升到管理整个变电站的层面,实现了设备管理和设备运行管理极大程度上的融合。而变电运维工作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可实现相关工作人员实时掌握变电设备启动情况。如果变电设备出现故障,设备自身可主动提出维修请求,使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内收到变电设备故障信息。在这种智能化的设备管理情况下,设备管理质量和速度大幅度提升[2]。
4.2 电源维护
变电运行过程中需要经常应用操作电源维护技术来开展后续各项工作,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从3种操作电源维护技术中选择一种来开展后续工作,也可以保证其整体变电安全维护质量。1)加强对设备电源供电质量的重视,结合变电运行的具体要求,选择电源和功率等满足变电运行要求的设备来开展后续工作,必要时还应当对电源供电的持续性进行检测,这样才能保证其整体供电质量。2)使用双电源可以在变电运行出现问题时及时更换电源,用以维持变电系统正常工作,对设备和线路造成的影响也会随之下降,在变电系统中加入双电源开展后续工作,供电稳定性、可靠性明显提高。3)为了保证变电直流系统工作质量,一般会应用多路高频开关来开展后续各项工作,但是运行过程中交流连续性稳压逆变电流可能会出现问题,影响后续工作质量。因此,工作人员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变电运行故障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制定对应的措施来开展后续各项工作,使变电运行稳定开展,避免出现其他类型的问题。
4.3 信息保密
在智能变电站电力资源传输过程中,由于设备的不稳定性会造成信号波动,并遭受恶意攻击,使得智能变电站的信息保密性较差,因此,相关电力企业应更新技术,提高智能变电站的信息保密性。一方面,工作人员可以建立相关电力运行平台,根据平台的运行状况开发软件系统,使得信号的传输始终在软件系统的监控范围之内,保障信号的平稳性与安全性,同时节省了人力资源,保证变电运维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应有针对性的开发新型智能变电站软件,有利于促进设备的升级与优化,从而增强智能变电站的信息保密性,提升智能变电站传输电力的效率。
4.4 监控维护
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小问题和一些突发情况,这些问题如果不尽快解决,将会直接影响设备和电力系统安全。为此,必须加强对监控维护工作的重视,从当前常见的监控维护手段出发,通过分析变电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引入更高级的监控维护技术来开展后续各项工作,可有效提高其工作质量[3]。工作人员在该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控维护技术对故障部位的情况以及处理方法等做基础处理,使得设备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开展深层次维修维护工作,变电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相关单位也要及时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员工综合培训工作,使员工接受高级监控维护技术操作方法,并积极将其应用于实践中,了解监控维护技术的内涵,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监控维护技术的问题并不断改进,可以进一步提高监控维护技术质量。
5 结束语
变电运维技术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变电站运维环节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还能够从根本上提升管理变电站的水准。相关企业单位必须意识到智能化技术运用在变电运维技术中的关键性,及时地对变电站系统内的各项设备进行检查,从而保障变电站内设备能够稳定正常的运行,提升企业单位运营的效益。
参考文献:
[1]于东.变电运维技术中的智能化技术[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9):54-55+59.
[2]秦汉玮.变电运维技术中的智能化技术[J].农村电气化,2018(04):44-46.
[3]王攀,刘宇,陈且青.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7(10):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