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2.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市大丰区供电分公司;3.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4.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
摘要:电能是企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人们对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给人们提供安全且稳定的电能,电力企业需要根据所在区域的情况做好电网调度工作。因此,对智能电网下的电网调度进行详细探究迫在眉睫。本文对智能电网调度现状进行简要论述,分析了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应用与设计,最后对智能电网新应用功能的推广进行简述。
关键词:电网调度;智能电网;设计与应用;一体化
1智能电网的基本内容和优势
所谓智能电网,是指智能电网,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和趋势。在国外,许多科技先进的国家都对智能电网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完善。电网调度管理技术也非常先进。在发达国家,智能电网的模糊概念已经形成很长一段时间,对于电网调度管理有一套完整的系统规划。虽然对智能电网的概念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总体来看是通过采用完整的双通道通信、分布式计算机和高性能传感器配电网和电力传输,来提高电力传输的速度、效率和安全性。传统的电网调度管理由调度主站和变电站组成。系统对具体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集成,然后对电网进行相应的调度。这是一个简单的单向处理过程。由于技术水平不够成熟,在整个系统中容易形成多个信息孤岛,信息共享相对缺乏,客户服务也很粗糙。一般来说,这是一个简单的管理过程,在具体实施中存在很多信息盲区。与传统的电网调度管理模式相比,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电网调度效率有了显著提高。
2电网发展现状
由于世界各国发展状况的不同,各国电网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形势也不尽相同。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电网发展重点。西方大多数国家电网发展的重点是配电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而我国当前发展的重点是继续加强电网系统建设,提高能源转换效率,提高发电系统工作水平,重点研究了系统的工程建设。随着电网规模的逐步扩大,电网的运行和管理出现了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智能电网建设逐渐兴起。为了更好地建设智能电网系统,加强电网系统的整体建设,建设工程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电网系统是一项大规模的产业技术创新,它将导致整个电力领域的变革和发展。从长远来看,智能电网将成为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新的智能电网结构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安全性和稳定性。电力调度智能化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在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科学的设计方案。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创新性的科学研究。
3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应用与设计
3.1功能一体化
功能的一体化是指电网系统中的多项功能(例如在线静态或动态的分析计算)可以集成在同一个系统中实现。在功能一体化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SCADA/EMS系统的状态估计精度较低,随着PMU代替SCADA/EMS系统,这样就可以将EMS、FWRS系统、预警系统以及WAMS系统等功能一体化。然而功能的一体化现在是一个设想,主要是因为现在电网系统中SCADA/EMS系统应用很多,当然,随着PMU的不断深入的应用,电网调度功能的一体化也将会实现。
3.2数据一体化
能够实时的去对电网的一些动态的数据进行合理有效及时的分析是智能电网中最基本的要求,对于电网数据的获取是调度人员去进行了解电网的运行状况并且进行处理的基础。目前电力系统运行的支持系统就是SCA-DA/EMS,这种系统是调度人员进行获取电网数据的最为直接的工具。
但是由于这种系统所采集到的电力系统的数据是稳态的,而不能够采集到动态的数据,所以这样就不能满足电网的要求,而PMU这种测量设备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仅具备了数据采集的功能,而且当PMU和电网发生一些扰动的时候,本身就有保护录波仪器的功能,但是这种PMU测量设备却不能完全的代替SCADA设备,主要原因有:a)PMU在电网发生大的扰动的时候,保存的电网的暂态数据的精度不会很高。b)目前的PMU这种测量设备没有摇调和遥控的功能,尽管可以进行改造能够实现用遥控来对数据进行采集。C)目前的PMU的上传速度是50帧每秒,所以如果这种设备完全取代SCADA的话,那些动态的数据的传输就会给数据网带来堵塞状态的发生,同时还会使磁盘的存储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所以,如果使PMU能够具备稳态数据以及动态数据的采集和传输的功能的话,就可以完全替代SCADA以及故障录波仪,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设备的投资和维护人员对于进行维护的工作量,就会更有有效性。
3.3数据平台的一体化,
数据平台一体化是要求其拥有数据库的管理和访问、数据交换机制和人机环境等,现在所使用的数据库ORACLE已经不能满足PMU的要求了。所使用的数据库中,PI和Edna这两种数据库较为成熟,它们都能根据时间序列进行存储和压缩,而PMU这种拥有大量数据的系统正需要这样一个数据库进行长期的存储,便于日后事故的分析,这两种数据库具有传统数据库不具备的快速查询和访问的能力,而且在强大的电网扰动下,它们也能很好地保存动态电网数据的存储,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对存储空间的要求。但是它们只是纯文件系统的存储方式,ORACLE相对于以上两种数据库更有优势,因此,应采用ORACLE和PI结合,或者ORACLE与eDNA相结合的数据库方式更为方便。
4智能电网新应用功能的推广
4.1智能电网运行模式的预先安排
目前,国内许多已建成或在建的电网辅助决策系统或电网动态监测预警系统主要用于提供电网实时动态监测信息,在期望故障下对调度人员的辅助决策和系统稳定性。为了通过辅助决策系统和电网动态预警系统的功能,进一步实现智能电网的目的,将其功能应用扩展到电网的运行方式和布置上,实现功能集成。
4.2智能电网经济运行分析
由于电网调度部门不能掌握发电计划,电网调度部门最关心的是电网的安全稳定,难以达到经济调度的目的。然而,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和建设,电网的经济性分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量统计分析:PMU可实现动态数据采集与测量,计算分析电量,并对电量采集装置进行校验。网损统计分析:电网运行状态经常发生变化,导致离线网损计算不能合理、正确地反映实际网损。结果表明,电网建设、电气设备维护和供电建设对电网损耗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该动态测量装置能实时传输数据,能实时对网损进行在线分析,在检查实际统计网损时,找出造成大网损的原因,并制定控制措施,智能化提高电网运行经济性。
经济调度的使用。当实际情况与发电计划存在差异时,应实施经济调度。由于电网规模的扩大,使得最优潮流难以收敛。因此,更实用的方法是使用灵敏度。通过在线计算购电成本、网损对机组的敏感性等电网经济指标,进行机组排序。在满足电网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的基础上,优先考虑灵敏度小的机组满出力,实时提高电网“次优”运行,提高电网稳定经济运行水平。
5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的设计与研究,在长期的规划中,有利于控制产品的成本,并提高工程的质量,加大研究做好创新工作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最后保证事故发生的时效性,实现数据一体化、平台一体化和功能的一体化。面对国家的宏观调控及其企业自身根据实际情况的调整,找到符合发展的改革模式,适应当代水的需要。真正的实现智能电网调度的一体化设计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杜贵和,王正风.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设计与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15):127-131.
[2]张文亮,刘壮志,王明俊,等.智能电网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电网技术,2009,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