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长治供电公司调控中心 山西长治 046000
摘要:随着人们对用电需求的不断提升,对电力系统也提出很高的要求。要实现稳定持续的电力供应,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电网调度模式,采用先进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通过精确分析相应数据,对电网进行实时控制,确保电力调度的准确性。在智能电网的支持下,电力企业可以获得准确的数据,这些数据有助于电力企业对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精确分析,保证电力调度更加合理,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基于此,本文就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安全运行
1 引言
随着智能电网的深入应用,智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地市级调度控制系统在地区电网监控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主要负责监控电力系统发、输、变、配和用的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为调度一体化的实现提供了强大支撑,同时也时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
2 电网调度控制安全运行的意义
电力系统内部结构较为繁琐,当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时,极易受不同因素的制约,易引发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电网调度控制运行过程。一方面,企业在生产操作阶段,所用电量非常大,电力负荷上下起伏明显,严重增加了运行管理难度,使安全事故发生率升高。另一方面,设备风险。基于新环境下,电力技术发展水平较快,大量先进设备和技术被应用于电力系统内部,这些设备较大程度体现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现代化特征,但由于受到运行环境及条件的制约,加之电网调度控制运行操作与管理人员对这些设备的操作和运行路线熟练程度上还需强化。另外,若设备未能按时进行检测与检修,都将增加设备安全问题,最终给电力系统运行埋下安全隐患[1]。自动化机械设备在不同领域应用频繁,特别是电力行业,此种新型工作技巧不但要求电网调度控制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拥有高强度技能水平,从而提高操纵标准性。电网调度控制运行模式的蜕变在很大程度上证实了电网调度控制工作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深远意义和价值。
3 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功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优化了系统功能。由于系统存在大量历史数据,而随着数据的不断增加,就需结合智能电网对其进行调度,并依据大数据的采集技术,将数据进行整理,为电网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对数据的分析,并生成报表,为决策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大数据时代下,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实现对电网信息的监测,并通过资源配置,实现有效的管理。其功能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1)实现实时监测,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一旦发现故障,就要第一时间对故障进行片是,降低了故障范围,提升了效率。在调度与倒闸过程中,还可以结合智能电网,实现有效的处理。(2)实现对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分析,确保开机的科学性。此外,还能够确保电力平稳,实现对运行情况的核准。(3)如果发生故障,系统能够及时了解故障原因,为进行处理,为决策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第四,还能够实现对机电的保护,通过对电网装置的管理,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
4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
4.1 系统优化
系统得到优化之后才能够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才能够源源不断的输出电能。电力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明白运行系统优化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在现有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另外此项工作需要立足整体,保证工作的全面化。除此以外在具体工作中还需要了解和把握工作重点和难点。设计目标的制定非常重要,人员应当立足现实结合现实需要完成目标制定。事前应当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避免目标过大。在优化设计目标方面首先要考虑系统的拓展性23]。
另外相关人员要注意从系统设计原则这一内容入手。我们希望系统优化之后网络更加顺畅,因此,在设计系统的过程中应当具备网络优化思路。除了网络优化以外还需要将关注点放在主将优化上。设计者注意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完成实时信息收集。这时候可有针对性设置利用专门的信息自动采集软件进行信息过滤与收集处理。另外还需要注重进行系统软件升级,确保软件能够具有设备显示以及监控功能。网络设计优化需要建立在系统运动的需求之上,要想实现调度系统的高速运行还需要在软件上下功夫,积极利用先进的管理软件来保证目标的实现。
4.2 规范控制
构建地区电网调度控制运行安全体系,必须加强对电网生产和管理相关流程的控制。制订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基本标准,进一步强调控制中心的职能职责,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义务,加强调控中心的服务及管理能力,不断提升整个电网的调控质量。提升电网调度控制的安全管理效益,调控中心的技术人员要随时注意调控步骤的合理性,要依据作业标准规范调控,及时制止和处理违规操作者。加强对调控系统设备的检验核查。相关技术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调控设备运行状况的监管,要定期检验设备的运行状态。要指派专人进行调控设备维护和检修,对存在的重大风险问题要及时处理,严禁拖拉和隐藏。同时,要及时纠正违规操作等不规范调控行为。调度技术员要全面记录调度工作环节,可采用比对核查的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4.3 动态监测
为了有效提升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安全,就要利用智能化技术,对电网进行设计,并采取先进技术对其进行有效监管。对系统实施动态化监测,以实现对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上报与处理。一般来说,要安装监控设备,对线路以及温度变化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另外,还要搜集出现的各种异常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例如,以温度为例,若线路温度产生变化,系统便会产生警报,并将产生异常问题的区域进行锁定,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区域。
4.4 网络安全
在电力企业中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综合考虑技术和法律2个方面,保证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相关工作人员应结合实际的网络安全管理需求和目标,针对现有管理制度中的不合理内容进行及时、有效地调整,将管理内容的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当出现问题时能够准确找到相关负责人。以国内外的成功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为借鉴和参考,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监督机制,将现代化的先进技术结合其中,实时监督电网调度控制工作中的每个具体环节,避免发生电网调度控制自动化系统被网络黑客、病毒入侵等情况发生,保证电网调度控制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3]。定期扫描电力系统中的网络违规情况,检查网络信息安全,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系统,提高电力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多层次保护。
5 结束语
智能电网出现后,我国电力系统运行水平大幅度提升。电力企业要不断引进先进技术,采用大数据技术,完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为智能电网的有序运行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采用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可以保障电网的稳定安全,保证人们获得持续供电。要不断完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功能,及时改进智能电网系统的不足,不断扩大电网的功能,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宝全,黄祖源,周枫.智能电网信息安全威胁分析及防御研究[J].软件导刊,2018,2.
[2]黄伟勋.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配电系统安全运行[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2.
[3]张白林,张玉琼,侯芳.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的实际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2):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