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杰华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新北江实验学校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不断高速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科技教育,加强了对少年儿童创新意识、精神与能力的培养,使得青少年一代的科学素质不断提高。科学幻想画(以下简称:科幻画),主要通过绘画的形式将艺术与科学相互结合起来,能够提升儿童的审美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让儿童主动探知未来的世界。如何才能让少年儿童掌握科幻画“发现—构思—表现”的创作方法,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呢?其实,合适的教学策略和创作指导,对于青少年儿童创作科幻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儿童;科幻画;创作;教学策略
前言:新课标中指出要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理念,要以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为主。科幻画是绘画中重要的一部分,孩子们不仅可以通过创作科幻画瞭望未来,表现自己对未来的期盼,还可以从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自己的个性。在科幻画教学中,教师引导孩子们将创新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孩子们的创新意识以及审美能力得到培养。因此,在儿童科幻画教学中,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
一、注重导向,探索科学
《新课标》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新课标》这一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教师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在孩子创作科幻画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先让孩子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与素养,逐步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探索科学的欲望,才能更好地为科幻画创作服务。儿童阶段的孩子大多认知能力不足,教师不能单纯的只为孩子们讲解概念性的知识,可以借助孩子们爱看的科幻小说、科幻电影入手,选择比较有吸引力的科幻画作品,师生共同欣赏并为孩子进行解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对欣赏的科幻画感兴趣了,就会主动探索科学。依据此特点,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科幻画的内涵向孩子展现,吸引其兴趣,并使其对创作科幻画中“找原因—找题材”这一环节更加熟悉和了解。教师应该多鼓励孩子们到校外进行科学的探索,如在课余时间参观科技馆,参与相关的科技活动,激发孩子对探索科学的兴趣。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将科幻画教学内容联系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形成问答模式,询问生活类知识,让孩子来解答并发现绘画的题材。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关注社会中的某个热点,由孩子们发现问题并加以想象,以科学理论为依据提出解决的办法。如:海啸、火山喷发和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危害到了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教师就可以引导孩子们关注这个问题,找出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并让孩子们进行想象创作。有的孩子根据各种自然灾害设计出了地震探测器、生命探测器等救援类机器。这就是孩子们在探索科学之后,结合科学理论提出的创作思路。
二、创设情境,科学幻想
在以“穿山甲”为原型创作的课堂上,老师先播放影片《唐山大地震》片断,让孩子们观看;接着,一边讲解边用PPT演示汶川大地震时的场景,创设情境让孩子们融入到场景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说出你的发现:到处是废墟、幸存者绝望的眼神,还有很多人被活埋了,救援人员争分夺秒的抢救群众,但有相当一部分受困群众难以确定其位置进行第一时间的救援工作,对人民百姓生命造成严重威胁。老师适时引导: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快速发现幸存者?孩子们提出:如果有机器可以自由穿梭于废墟,发现生还者并把定位发送给救援人员,把维持生命的食物带给遇险的人员,他们就能维持生命并第一时间得到救援。老师适时提出:孩子们,什么动物挖洞的本领强?可以穿梭于山石之间?孩子们马上就会想到了穿山甲。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孩子们从中“找方法—找造型”,也许能在体现与思考中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深入细致地关注孩子们的表现,帮助其记录创作时的闪光点。
因为儿童阶段的孩子还不能完整将自己的灵感记录下来,老师可以帮助他们捕捉,并对这些闪光点进行延伸,进一步启发孩子进行科学的幻想和创作。创新需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需要孩子对科幻画创作有足够的兴趣,才能激发孩子创作的欲望。教师是孩子们的引路人,而兴趣就是孩子们坚持创作的动力。孩子们在构思的过程之中,老师要组织孩子们一起,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如:以“穿山甲”为原型的创作上,老师继续与孩子们深入交流和探讨以下问题:1.穿山甲的外形如何?2.有什么优点?3.需要增加什么功能?4.你准备怎样改造?在师生之间的“激情”碰撞中完成了“找方法—找造型”这一过程。在听取孩子们的回答后,教师要及时给予孩子赞赏和鼓励的同时,还要适时引导孩子依据科学原理展开想像的翅膀,与孩子一起创作幻想,完善创作思路。
教师虽然是课堂的主导者,但是要切记不要“过分”把控课堂,要充分认识到孩子们在课堂的地位,为其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尊重他们,给予孩子们充足空间进行自由幻想。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情境,让孩子们进行探索和幻想,进而创作出自己的科幻画作品。在引导孩子们幻想时,教师不能过多的干涉,需要让孩子们进行无拘无束的想像,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另外,教师要与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友好的,且要不断的对勇敢表达自己的孩子进行鼓励和赞赏,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促进想象力的提高,有利于科幻画的创作。
三、合理运用,快乐创作
孩子们有了成熟的创作思路之后,最重要的是进行创作(即绘画)。老师要跳出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科学合理地引导孩子们完成“找材料—找技巧” 关键的创作过程。在确定绘画的主要造型后,要找到合适的绘画材料,运用恰当的表现技巧,让孩子们快乐地创作科幻画。
首先,教师要在课堂内,从多角度进行教学,营造轻松愉快的创作氛围,有助于孩子们进行思维的发散,提升创新的能力。在“找材料—找技巧”这一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孩子们找到能表现穿山甲特点的材料和合适的表现技巧。如:用易拉罐制作穿山甲坚硬的铠甲、水粉有利于渲染表现地震之后的场景(废墟)、把在纸皮绘画倒塌之后的楼房进行层叠处理,有利于增加楼层的层叠感。其次,在孩子们的创作过程之中,教师不能够过多干预,但要及时为孩子们答疑解难。再次,孩子们需要独立完成作品的创作,这不仅有助于情感的表达,还能让孩子们加深对主题的理解,表达自己的个性。
科幻画是根据现实生活所需,以科学为基础进行幻想与创造而产生出来的绘画作品。在现实生活中,部分科幻画作品描绘的场景,如我校张俊铭同学创作的《绿色新能源——可燃冰的开采》现在已经变成了现实,这就是创作者快乐的源泉。
结语:
爱因斯坦有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科幻画是艺术以及科学的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孩子们的创新意识以及思维能力,帮助孩子们多角度的看问题。教师应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孩子们进行引导,促进孩子们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丽.科幻画在儿童青少年心理科普教育中的应用价值[J].艺术评鉴,2020(04):178-180.
[2]张娜.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简述科学幻想画的创作辅导[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20):65-67.
[3 ]严倩碧.浅谈运用电脑创作儿童科幻画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228.
[4]丁海棠.少儿科幻画创作教学中创造性思维机制探索[J].海峡科学,2012(0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