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影娇
深圳市宝安区石岩湖学校 广东深圳 518108
摘要:教材对于教师的授课与学生的学习都有直接且重要的影响。灵活的使用教材,充分实现教材的编撰意义成为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本文首先对深圳牛津版小学英语教材特征进行分析,随后根据教材特征得出文本整合实施的必要性,最后从不同单元之间文本整合、不同年级之间文本整合、不同能力培养板块的文本整合、实际生活与教材文本整合四个方面,全面且深入的为基于深圳牛津版英语教材的文本整合实施提出新思路。
关键词:深圳牛津版英语;教材;文本整合
教材是按照预期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按照知识逻辑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顺序进行编写的书籍。教师基于教材进行备课、授课、布置课后练习,学生基于教材进行预习、学习、巩固复习,教材对于各个教学环节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由于授课的实际情况不同且学生基础存在差异等原因,教材并不能完全适合教学,文本整合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通过对小学英语教材的文本整合,实现教材资源优化,使教材更适合学生,更好的服务于教学,进而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
一、深圳牛津版小学英语教材特征分析
寻求适合深圳牛津版小学英语教材的教学方法,首先要对教材进行全面整体的分析。在小学一至二年级中,每册教材分成九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不同的单元,如介绍我的教室、介绍我的身体等,每个单元又由培养不同能力的小板块构成,对话板块可以组织学生用新学的单词句式进行简答的日常对话,培养英语语感;字母板块展示了字母的大小写形式与相应的读音,培养学生书写能力;歌谣板块通过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儿歌或诗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巩固所学内容,优美动听的歌谣还能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深圳牛津版教材兼顾了实用性与知识性,通过常用的简单英语词汇与经典句式为低年级学生英语学习建立良好的基础。三至六年级教材则先整体分成三或四个独立部分,每个部分由内容相近三个子单元构成,如在介绍我们身边的环境部分中,用生活中的色彩与我们所处的位置、日常生活中的声音、日常天气三个子单元进行详细补充介绍。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教材中单词量也与之增加,涉及的语法知识也逐渐复杂,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长远发展。
二、教材文本整合必要性
由于深圳牛津版小学英语教材各单元包含广泛的题材,大量陌生单词,较多的相关语法知识,对于小学生的基础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被教材所牵制,而要成为教材的主人。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合理补充与删减,整合重点内容,将知识的传授逻辑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结合,深入浅出、化繁为简,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过程更为顺利。同时,通过对教材文本的合理整合,使前后单元能相互呼应,达到知识温故知新,重点内容巩固复习的效果。教师灵活的、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能够实现教材整体的融会贯通。此外,还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不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通过教材文本整合实现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课堂的不同要求,使教材服务于学生。
三、深圳牛津版英语教材文本整合实施策略分析
1.不同单元文本整合
由于深圳牛津版英语教材是在每一单元对某一个话题进行深入分析,包括该话题涉及到的单词、使用情境、固定语法搭配等内容,相当于该话题的一个资料合集。教师在学期初应对本学期授课教材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明确各单元教学内容,寻求单元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对性,开展对比教学。例如从My favorite things这个主题为起点,将与该主题相近的:My family and friends,My neighbor、My favorite food的不同单元相结合,不同的文本形成以“我最喜欢的事物”为中心的一个阅读面,并将主题扩展补充,连点成线,线线成面,彼此呼应,使结构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之间的相近性,以学生的视角对学习内容进行近似分类,明确相近知识的相同点和差异点以加深记忆。同理,也可将具有相对性的知识进行分类汇总,会使学生对文章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教材的编写意义也随之得到更加完整的体现。
2.不同年级文本整合
深圳牛津版英语教材的编写存在螺旋性,即同一个内容在不同年级会重复出现,且随着年级的上升,每次出现的侧重点不完全相同且逐渐复杂化、专业化。例如英语教学中极其重要的语音教学,在低年级时进行单个字母的读音与基础音标的发音相关教学,逐渐发展为有规则的元音字母读音教学以及简单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教学,较高年级后则开始有规划的进行元音字母开闭音节的教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把握教材的螺旋性与递进性,授课前做好不同年级同一内容的整理工作,并将学期整体预期目标分割化,将预期目标划分到每个单元中,明确每个单元或每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实现每个单元循序渐进教学,贴近学生的认知角度,保证学生顺利接受新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学期末进行内容相关文本整合,综合回顾所学知识,重点内容突出强调加深记忆,引导学生发现学习内容的递进性,掌握知识的发展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3.不同能力培养板块文本整合
教师应深入对教材的钻研,明确不同教学内容期待的预期成果,从不同的能力培养目标出发,开展不同能力培养板块的有机结合。从而激发学生不同能力的叠加效果,充分提高教学质量,更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节奏。例如在学习“My room”这节课程时,文章涉及的词汇、句型有where is it ?It's behind/next to/in/under/on…。这篇文章将涉及物品摆放的位置,因此,学生需要在掌握词汇、句型的基础之上,了解其用法。在文本整合之前,教师会利用多媒体讲解本节课程的内容,使学生区分in、under、on等词的区别,因此,教学内容仅限于文章中的内容。在教师将英语听力能力培养与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结合后,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在教师讲解结束后,教师利用网络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录音,录音中介绍了房子中ball、bear、kite、clock等摆放的位置,在播放结束后,学生在保证主题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思考增加或删减进行内容复述。书本知识被转移到听力材料中,再从听力播放进入到学生的大脑中,最后经过思维转化从学生口中表达出来,收集到语言素材库中,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一连贯的知识传递途径对知识进行重复训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力能力,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也同时得到了提高。此外,文本整合前的内容枯燥、单调,在文本整合后,内容得以丰富,教学资源变的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文本的吸引力,使学生转变了以往的被动学习状态。
4.实际生活与文本整合
深圳牛津版英语教材的教学主题大多来源于实际生活,而学生是教材的直接使用者,教师在文本整合中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基础,利用深圳牛津版教材内容贴近生活的特点,实现实际生活与教材文本的巧妙整合。由于不同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与成长环境不尽相同,对不同事物的了解程度也自然有所不同。此时的文本整合需要教师寻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与差异点,例如A birthday party的教学中,这篇文章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词汇以及句型有:spring?roll,?soya?milk,?would?rather?(not)?do?sth.现实生活中的生日派对与文章中的生日派对有相应的差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文章中的重点词汇以及句型阐述自己的生日派对与文中生日派对存在的差异,通过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内化知识。
结束语
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编撰意义,找寻知识之间的连贯与差异,通过对教材文本整合的实施,实现教材知识的充分吸收,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柳萍. 基于小学英语教材的文本再构实施策略——以《牛津小学英语》为例[J]. 英语教师, 2017, 17(007):48-50.
[2]胡彦洁. 试谈小学英语教材整合中的文本再构策略[J]. 辽宁教育, 2017(19).
[3]欧阳导.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的文本再构策略分析[J]. 新课程(小学), 2019, 000(00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