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6期   作者:舒重阳
[导读]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已经步入新时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加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
        舒重阳
        身份证号码:51152519961025817X 644000
        摘 要: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已经步入新时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加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随着国家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越来越关注,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也越来为深入和全面。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一些教育现势问题,并相应提出了一些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期望能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对策

        一、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意义
        监护人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发展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对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首先我们就应该从家庭教育出发,以家庭教育为突破口,让监护人成为教育的一份子,助力学校教育。学校是儿童接受教育的主阵地, 学校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同时也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途径。2018年,民政部在全国展开了一次农村留守儿童的摸底排查事务。通过排查发现:截至当年8月,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人,并且四川省农村留守儿童规模最大,为76.5万。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庞大群体的产生与家庭—学校—社会是密不可分的。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共同责任,所面临的现状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只有三方联手,才能实现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共同健康成长。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呈现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绝不是学校或家庭因素单方面造成的,在我看来。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因素的结果。所以我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所产生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家庭—学校—社会因素三方面。下面我将结合我所在地区将这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
        1.家庭教育观念陈旧
        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挣钱,长年和父母分离。[1]据民政部统计,96%的农村留守儿童大都由祖父母照顾,4%的农村留守儿童由其他叔伯监护。由于照顾农村留守儿童的大都是年龄较大的家长进行隔代教育,隔代监护人由于文化水平偏低、与隔代子女存在代沟、缺乏正确的沟通方式,教育理念相对也是比较陈旧的,甚至用家暴来教育子女。陈旧专横的家庭教育观点、思维和方法很难顺应当下社会的快速发展。
        2.家庭示范引导作用弱
        对于农村的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所处环境的学习氛围相对城里学生来看是没有那么浓厚的,监护人对于他们的学习只是认为把他们送到学校就行了。近年来即使他们已经意识到学习和知识的重要性,但是他们也无可奈何。对于教育方面是知之甚少。就拿我们当地农村小学来说,家长们干完农活以后的消遣方式就是打麻将,聚在一起聊一些家长里短,或者看电视连续剧。对于孩子的示范引导作用并不是那么强,甚至还会产生消极影响。同时他们缺乏一些教育和学习的意识,这对孩子的发展是会产生消极影响的。   
        (二)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
        [2]对于留守儿童来讲, 教师是除监护人以外与他们相处时间最多的成年人, 教师对于留守儿童成长的影响很大。在调查中发现, 农村教师大都存在以下四个问题。一是受教师编制数量限制, 师资短缺, 一名教师担任三四门课程教学的现象十分常见, 课后还要批改作业, 教学负担重。二是教师年龄偏大, 学历层次不高, 学习进修机会少, 教学思维落后僵化, 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偏低。三是优秀教师流失严重, 教师队伍不稳定,与城市学校相比, 工作环境差、工资收入低, 让许多师范毕业生对农村学校望而却步, 青年教师稀缺。四是专业课程教师缺失, 音乐、美术等课程虽然可以开展, 但多由非专业教师替代。


        2.对留守儿童关注度不足
        由于师资力量的匮乏和专业知识能力的欠缺,学校和教师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还是力不从心。一个班级的留守儿童几乎占了一大半。要关注到每一个留守儿童还是比较困难的。加之班主任和父母的沟通机会比较少,家校之间的联动不是那么通畅,留守儿童也更加敏感,就很容易产生一些对留守儿童不好的影响。
        (三)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教育问题
        1.社区支持网缺位
        [3]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相对比较缓慢, 特别是在偏远农村,儿童接受教育和学习的地方几乎是学校,像城里的培训学校和机构是没有的。村委会对于学校的支持能力也是有限的。由于环境地区的限制,社会性质的机构也是不愿意进驻的。造成了她们只能在学校接受教育,学习方式是比较单一的。
        2.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
        在农村还夹杂着一些“读书没有用”的声音、不良的攀比风气和封建思想以及父辈们对生活的认知偏差,认为只要挣钱就行,知识不是那么重要。以及过早涉足农村阶层生活中的不良风气, 儿童很容易会学到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 在缺乏及时的心理引导、社会关注等情况下,会导致养成不良的生活态度。甚至会引发诸多学习、生活以及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4]习总书记曾说:“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国家的未来需要青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国家的长远发展。怎样构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管理运行机制,使留守儿童真正享受到健康、公平的教育势在必行。
        (一)家庭方面
        1.培养监护人家庭教育观念
        监护人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但是他们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意识还是比较缺乏的。大多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辈这样的隔代监护人抚养。他们的教育理念与当今社会的要求还不是很一致。孩子要学习,监护人同样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
        2. 培养监护人家庭教育观念
        [5]监护人应该不断更新家庭教育理念,遵循儿童健康发展的规律,注重孩子全面发展。在方法上,监护人既不应该认为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就要孩子全部听自己的,要走进孩子内心;也不应该盲目溺爱,放任自流,不要一年回来一次,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他买什么,真正应该给予他们的是父母的爱。同时做到宽严相济,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可以利用慕课等共享资源,在闲暇时间自主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其次,父母要主动与留守儿童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以及老师加强联系,让孩子知道有很多人爱着他,也更加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在家庭和学校的情况,和学校老师一起促进他们的进步。
        (二)学校方面
        1.引进专业教师
        [6]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通过国家政策和福利待遇大力引进优秀年轻教师, 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思维和人才。加强对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培训, 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重视素质教育, 同时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制定出适用于留守儿童学生的学习方法。农村学校应针对学校实际情况, 提高教师的薪酬福利, 丰富教师的业余时间、调整对教师的考核制度, 杜绝以成绩衡量一切的标准, 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 对缺乏责任的教师进行相应惩罚。
[1]刘香岭.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1):155-156.
[2]杨子瑶,景浩.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6):21-23.
[3]罗湖平.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建构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6,23(05):62-67.
[4]刘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困境及对策[J].文学教育(下),2019(11):134-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