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娟
(湖北省汉川市金东方外国语学校 湖北 汉川 431600)
摘要:每一个自闭症儿童都是“来自星星的孩子”,教师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和关爱,引导他们融入他们,拥抱社会,本着自身的教育初心,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困境。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 随班就读 策略
一、随班就读自闭症儿童特点
社会交往障碍是自闭症的核心特征之一,即与他人缺乏感情联系,极端孤僻与外界隔离(自闭)。这种征象在婴儿期就表现出缺乏与他人眼与眼的对视,缺少面部表情,对人缺乏兴趣,不会伸开双臂要人抱。有的孩子,甚至拒绝别人的拥抱,或当抱起他时表现僵硬或全身松软。当父母离开或返回时没有依恋的表示。和父母易于分离,跟随陌生人也很少有胆怯不安的反应。对亲人呼唤他们的名字时常无反应,以致使人怀疑他们是否有听力问题。不与周围小朋友交往,更谈不上建立友谊,喜欢独自玩耍。
二、随班就读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策略
多用语言与孩子沟通:多和孩子说话。选择一个正确的有效地刺激方式:多跟孩子说话,并不意味着要喋喋不休,而是要根据孩子现有的语言水平,把握“精确、提高”的原则。“精确”就是要使说出的语言在孩子所能理解的范围内。如果孩子只能听懂2-3 个字的词语,对他说的语句就不要过长。进行“代说”,意思就是把孩子应该说的话替他说出来。以上两点都侧重于自闭症儿童听的机会,因为“听”是“说”的前提,每个人的语言发育都遵循了这一规律。训练自闭症儿童“听”懂,是为了刺激他说出来。但“说话”是一种无法强迫,无法进行“身体辅助”(即无法手把手地教)的行为。 同时,又因为自闭症儿童的机械仿说能力较强,而在判断什么是自己应该说的话这方面却存在缺陷。因此,在辅助自闭症儿童说话时,把孩子该说的话代替他说出来,然后让他重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实现“诱说”,就是引导孩子主动说出他该说的话。训练开始时多使用“代说”的方法,但如果只停留在这一点上,会造成孩子对他人的依赖。因此,要逐步减少代说,先给孩子时间,但是等待时间不要超过 5 秒钟。在孩子仍不能说出的情况下,再替他说出来,但代替的程度要逐渐减弱。
三、随班就读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策略个案实例研究
每个孩子的心里都藏着一份本有的善良和宽容,只是看环境怎么引导。一直以来,我们听到很多孩子家长的特殊需要,为了保住孩子普校里的一张课桌费尽心力,也看到了很多人在努力争取和推动融合教育。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开学初始,对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好奇,每天问不完的十万个为什么。
只有俊俊,总是一个人默默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或是一个人在下课后跑出教室,在教室外的空场地上跑上两个回合,听到上课铃声响了之后便再一次回到自己的座位,开始畅游在自己的小宇宙里,偶尔会笑会发呆,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的任何精彩都好似与他无关,他对自己的世界是火热的,对外面的世界是胆怯冷漠的。等到你突然叫他的名字的时候他才会突然回过神来对你害羞的一笑,小声的回应一下,随后便再一次开始自己的小宇宙之旅。
课后有孩子跑过来问我:老师,为什么俊俊总是一个人玩?为什么他每天都在思考问题?我听了之后解释:“其实,他不是有意这样的,是因为他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宇宙,他的小宇宙里藏着很多有趣的秘密,如果我们跟他成为了朋友,他就会给我们分享那些有趣的秘密,你们想跟他成为朋友吗?”孩子们都异口同声的说想,我又接着告诉孩子们:俊俊因为不会察言观色,现在他非常需要你们的帮助,谁愿意帮助他呢?孩子们都纷纷举手,我也被孩子们的热情和纯真感动了:“我们班的孩子真棒,我们班就是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里有四十个孩子,老师就是你们的妈妈,你们都是我的孩子,既然是一家人,就应该相亲相爱,无论谁有困难大家都要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话还没有说完,就听见了掌声,随后便是全班都响起了掌声,“现在俊俊需要我们的帮助了,我们在帮助俊俊的时候要向帮助我们的家人一样,对他温柔一点,有耐心一点。”孩子们都纷纷点头。
前几天学习了《秋天》,我问孩子们已经会背诵课文的举手,在一群小手中,我看到了俊俊的手高高的举起来了,嘴里还在小声的说:我会背!我对孩子们说大家一起来听听俊俊的声音吧,俊俊开始背诵课文了,尽管不是很流利,但是他完整的背出来了,孩子们又一次情不自禁的自发的对俊俊竖起了大拇指,嘴里感叹到:老师,俊俊好棒呀!他的声音真好听!第一次听到他说这么多的话!随后又是一片响亮的掌声……
孩子的世界里藏着太多的未知因素,也藏着太多的感动,像这样温暖又感动的瞬间在我们班有许多许多,大家慢慢学会了解俊俊的规则,和他成为朋友,我相信未来他们会了解到更多俊俊小宇宙里的故事,也会了解到社会上更多像俊俊一样的星星。与俊俊相处的日子,他会经常能给我们惊喜和欢笑。在与他同班的日子,孩子们也学会了很多东西,比如包容和理解,爱与被爱。
随班就读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开展,在帮助自闭症孩子的同时,也实现了其他孩子的包容心和共情心理的有效提升。这是自闭症孩子和其他的孩子共同的幸运与温暖。
结束语:给予自闭症孩子更多的关爱,带领他们逐步的感受温暖,一点点的融入环境,是每一个教师在教育工作开展进程中,应该坚定的教学理念,爱与关系在教育工作开展进程中的传递,必将引导自闭症孩子走出困境,快乐成长,获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冉,唐汉卫.随班就读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策略个案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7,37(7):82-85. DOI:10.3969/j.issn.2095-0438.2017.07.021.
[2]乔秀梅.绘本在随班就读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现代特殊教育,2018,(11):32-33. DOI:10.3969/j.issn.1004-8014.2018.11.010.
[3]欧阳叶.融合教育环境中自闭症儿童同伴关系现状及其干预建议[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6):102-107. DOI:10.3969/j.issn.1008-8539.2018.06.020.
[4]马斯佳.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特殊教育,2016,(14):34-38. DOI:10.3969/j.issn.1004-8014.2016.1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