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兴杰
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 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为实现水资源合理使用,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是未来的趋势。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对于水利工程正常运行有着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现状,必须明确运行管理过程中不同单位职责,完善并落实工程管理,开拓思路,利用不同渠道筹措水利工程运管资金,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并加强安全应急能力建设,提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效果,保证水利工程安全运行。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有利结合
前言:运营管理主要指对工程的施工进行管理与规划,通过后期管理和规划促进水利工程后期工作完成。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主要是对通过采取特定措施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检查与管理,以此提升施工效率,进而提升水资源质量,以满足社会需求。影响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因素有多种,水利工程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因此相关部门必须提升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促进水资源发挥的方法有多种,对水利工程实施运行管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在对水利工程实施运行管理后,可在满足基本生活用水以及工业用水后,为我国经济创造更大效益,因此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除上述作用外,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使用运行管理还可对水利工程状态进行监督,保证水利工程有效运转,为我国社会用水做出更大的贡献。
1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问题
1.1机构设置存在问题
一般而言,为保证水利工程中运行管理体制的正常实施,水利建设部门会成立对应的工程建设项目部,因此我国机构设置存在明显的重复,且相关部门数量逐渐升高,机构数也快速增加,因此运行效率快速下降,行政成本显著升高。此外,我国水利部门机构设置严重形式化,每个项目都设立了对应的项目部,但各个项目部所用的管理方法也相同,即重复使用原有管理方法,所以加大了工程工作量。且在对职责进行划分时,为制定明确的划分制度,因此机构设置形式化严重,但服务职能不够明显。
1.2工作人员配合不合理
我国对水利事业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所以水利工程数量也严重增多,但是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的人员却偏少。相应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也严重缺乏,所以劳动需求与劳力指出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另外,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的工作人员一般身兼数职,所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顾此失彼,所以会对项目实行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
1.3建设监理工作不完善
虽然我国建立机制在很久之前就已成立,但至今该机制本身仍存在较大缺陷,所以监理工作的本质作用无法真正的发挥出来。首先,与其他相关工作相比,建设监理工作的规范性较差。其次,监理队伍的专业水平不高,技术力量不足。对监理工作人员进行调研,发现部分监理工作人员素质低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未形成工作意识,监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但实际情况是多数监理人员并没有对应证件。最后,监理机构建设还不够健全。项目法人未提升对监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所以监理工作不够完善,监理工作无法落实。
1.4水管单位经费不足
水管单位经费主要来源有财政拨款和水费收取。我国水利工程在安排资金时倾向于项目建设,忽略项目管理,导致针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拨款经费较少。同时我国目前没有制定统一的水价标准,存在水费价格较低,水费收取率低的问题,某些水利工程作为公益性水利设施,除国家财政拨款没有其他收入。目前水利工程经费在支付完水利工程运行、维护与管理费用后,还要支付工作人员的薪资及办公需求,经费严重不足。
1.5应急能力不足
水利工程远离城镇,地理地形复杂,多数水利工程机械设备老式陈旧,监测设施不完善,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等现状都对水利工程应急能力产生了严重影响。我国水利工程相关部门虽然已经出台了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标准和办法,但是不同层次管理人员认识各不相同,许多地方水管单位都没有完美应急计划和紧急措施。
2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优化
2.1完善并落实工程管理
水利建设与其他工程相比更加复杂,因此所需要的资金更多,该资金主要来源与政府,此外政府还负责融资机制的创新。虽然政府是水利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但力量有限,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吸引民间投资,但投资方过多会导致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与技术规范出现矛盾的现象,为有效避免该问题的出现,必须对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进行改革,明确工程管理主体。此外还应制定一系列管理原则,例如“谁出钱、谁获利”等原则,将传统水利发展模式改革,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进而推动现代水利发展。
2.2强化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在实际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应根据一定原则进行,例如“适用为主,质量第一”,对施工管理制定对应的管理机制,以此提升施工质量。为达到上述目的实际水利施工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①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通过监督来强化监理单位的职责,即对混凝土、施工工序等多数环节进行监督,以此提升水利工程质量水平,此外,在监督过程中如果发生质量问题,应责令有关部门及时整改;②施工人员是工程建设的主力军,所以水利工程相关人员应对施工人员进行组织,并进行良好指导。在选择施工人员时,必须保证其满足特定的技术需求,保证其有较强的施工能力。
2.3对监理行为给予有效规范
为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在选择监理公司时必须制定对应的标准,选择出有实力、信誉好的监理公司,来规范监理行为。同时,在选择好监理人员后,部门负责人员应采取一定措施对该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提升监理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以此实现对监理工作的改革。此外,还应制定对应的培训机制,定期对监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实施考核,以此实现对工程项目投资的管理,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2.4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水平
随着科技发展,新技术与预警系统应用日益广泛,水利工程管理技术向自动化和多样化发展。要适当提高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薪资水平,不断引进高学历人才,适当聘用专业管理人员进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推广新技术、新理念的使用,建立一支高效、创新的管理团队,及时高效处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的问题。
2.5多方筹集水利工程管理资金
水管单位应从自身出发,挖掘运行管理中的潜力,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活动,筹措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资金,规范资金使用方式。一方面,要规范水利财政补助使用方式,根据水利工程性质进行资金分配,及时调整和优化补助形式和额度,使财政补助用到实处;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水利工程优势,适当开发旅游业与养殖业,开采河道砂石等方式来拓展运行管理中的资金来源。此外,适当引入社会机构进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实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资金的开源节流。
2.6加强安全应急能力建设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应按照我国相关规定成立应急安全机构,及时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工作,提高管理人员应急能力和技术水平,将紧急情况对产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3结语
由上述分析可知,我国水利虽然已经建设完善的管理体制,但还存在较大缺陷,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并未对其进行完善,因此,为使水利建设项目更加科学规范,必须对现金水利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此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使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赵爱莉.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7(3):195~197.
[2]高芹.刍议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6):135-136.